分享

静夜思 | 有时候,慢一点,也许会更快

 遇见9ikhza1pkz 2017-11-14


1


我一直是个以有效率而自居的人。

 

以前上学的时候,我可以一边听歌一边写作业,准确率还很高,成绩一直还不错。工作以后,上班时候我会一边写稿一边和同事说话,另一边在qq上听闺蜜诉苦。

 

朋友都说特别羡慕我,有可以一心多用的大脑,我也一度为自己可以同时做很多事,节省时间又有效率而感到高兴。

 

后来我发现,我越是有效率越是有做不完的事儿,待办事项上打勾越多,被新加入的事儿也更多。

 

我的大脑好像从来没有闲下来过,我好像从来没有专注在一件事情上。我越来越容易脾气暴躁,胡思乱想,急,失眠。后来我才发现我一直引以为傲的“效率”,可能是这些的罪魁祸首。

 

真正的效率,从来不是同时做很多事,而是专注。

 

以前曾沾沾自喜地觉得,你看我都没一心一意学习还这么厉害,如果我认真学起来一定了不起了。后来我才知道,那是因为我专注不起来。


我曾想专心地坐在电脑前好好写文章,结果不到半小时就坚持不住,开始到处找吃的或者搜视频看。

 

我最经常的状态是,耳朵上挂着耳机听着歌,手里拿着书,另一只手拿着手机各种刷,偶尔再吃点喝点东西。

 

因为失眠,我曾练习冥想,试图让自己专注安静。但我发现,即便闭上眼睛,我都很难安静下来,感觉坚持了一个世纪,一看表才过了五分钟。

 

我以为自己很有效率,自己的大脑很灵活可以一心多用,其实可能每一样都没有做好。

 

乔布斯说,专注和简单是他的秘诀,一旦做到可以创造奇迹。 


2


《你的生存本能正在杀死你》一书里说,我们太容易沦为现代技术的牺牲品了,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给我们带来了效率和速度,也极大地增加了我们的焦虑,减少了我们的耐心。

 

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经常看到一些篇幅较长的文章就开始不耐烦,希望内容精简一点或者有重点摘要。你会看不进去,不停地往下刷,然后什么都没记住。

 

收藏了很多东西,看了一些文章、一些书的标题,就以为自己效率很高,看完了很多知识,其实真正进入大脑的屈指可数。我们变得越来越不耐烦,能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短。当我们无法立刻获得自己需要的东西时,会很容易烦躁,或者生气。

 

现在,如果我们有什么问题,可以拿起手机搜索,立刻就能得到答案。但稍微年长一些的人们都记得,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信息不那么便捷的时代,为了寻找答案和知识,人们不得不在图书馆劳心费力地翻阅一摞摞的图书和期刊,才能找到自己要的东西。

那时候,我们不着急,心态平和。尽管花费了很多时间,但得到的知识走心又扎实。那时候,我们的效率并不高,但质量很高。

 

这其实就是快节奏的生活,有效率的社会,带给我们深深的焦虑感。 


3


《查令十字街84号》里说:“一旦交流变得太有效率,不再需要翘首引颈,两两相望,某些情谊也将因而迅速贬值,不被察觉。在那些自以为省下来的时空缝隙里,美好的事物大量流失。”

 

现在的我们,如果想和一个人联络,发个微信就可以了,对方如果没有秒回,可能都会让我们失去耐心、变得不爽。

 

可以前不是这样的。我上学那会儿还流行写信,给你的闺蜜或者喜欢的人写一封信,从贴上邮票放进邮筒的那一刻,你的心就开始被一种叫做期待的东西占据,从对方收到信到回复,有时候可能有一两周的时间甚至更长,但正因如此,每次落笔都更深情款款,每字每句的酝酿也都更有情感。

 

在漫长等待的时间里,我们内心有种美好在升腾。那时候一点儿都不焦虑,也没觉得等待是件多么浪费时间的事。而现在,如果对方迟到让我等上十分钟,我就已经暴躁得快要上天了。

 

现在,我们想吃什么好吃的,一脚油门就能到饭店。以前不是,小时候想吃一顿好吃的,要期盼很久;想买一件新衣服,可能提前一个月就开始酝酿欣喜。

 

我们愿意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等待,那个过程中的幻想、期待以及自我陶醉的感觉,其实特别美好。

而现在,信息越发达,速度越快,我们越焦虑。看起来很有效率,其实不过是焦虑心在驱使我们不由自主地做事。

 

五分钟一刷社交软件,你不想错过任何朋友圈的动态;隔一会翻翻微博里的新闻,因为你不想在别人谈论什么的时候自己插不上嘴,不想被这时间爆炸的信息抛弃。但看了那么多,得到了什么,记住了什么?其实可能什么都没有。

 

我们总以为自己一刻不停地跟随着这个世界的脚步,其实却丢了自己的节奏。


因为想比别人利用更多的时间,所以在该睡觉的时候不去睡觉,转而去做一些事,看似争取了大把时间,实际特别没有效率。

 

或者在睡觉前思绪根本平复不下来,一闭上眼睛就要梳理今天做的事儿,还要把明天要干的也想一遍。睡觉还思考,你不失眠才怪。


我是典型的急性子,是很难慢下来的人,我习惯了快和所谓的“效率”。

 

即便在不那么着急的情况下,我还是会下意识地开车很快,所以在堵车的时候,就会变身路怒症患者。

 

很多人和我一起出去,总是说你怎么走路这么快啊,都跟不上啦。其实并不是有什么事儿需要我马上到位,这只是一种习惯。

 

当你习惯了快,就很难慢下来,甚至一慢下来,自己就会崩溃。习惯性地想节约路上的时间,其实我也不知道省出来的时间要干嘛。


习惯性地同时做好几件事,其实哪件事都没有做好。习惯性地把自己安排得很满,想要利用好每一分的时间,其实,抓住了速度却丢了质感。

 

我想,当我们认认真真做一件事,哪怕花了很多时间,哪怕看起来没那么有效率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一定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平和。 


我想要自我反省和改正,与你们共勉。

 

比如,最简单的,在吃饭的时候不玩手机,不看电视视频,就认认真真吃顿饭,看看自己能不能做到。


定期拿出一段时间,把自己从现代技术中解脱出来,不玩手机,不刷社交软件,就去做一些日常简单的事,哪怕只是发呆都可以,培养自己内心安静的能力。


看书的时候不要玩手机,不要随时想要查东西,不要吃吃喝喝兜兜转转,就安静地看一本书。不要着急很快看完,认真体会每个章节每个字眼。读过的书也可以再看一遍,看看和之前有什么不同的感悟。

 

学着放慢速度,不管是吃饭还是讲话,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不管是大事儿还是小事儿,更用心、更认真、更专注。

 

我想,有时候,慢一点,也许会更快。


不再追求所谓的效率,也许就能少点焦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