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诗词新旧韵之争

 梦醒小径边 2017-11-15
 
文/诗本然
——科班出生当然以旧韵为正统,会写两句的资深诗词爱好者也是用旧韵为荣,这样才显得雅、显得有水平。更有甚者,衍生出诗词技术派,还有不少以此自诩为专家、大咖。此辈拿到一首诗词,首先看用的是新韵还是旧韵,对于新韵则嘴巴一撇,下意识流露鄙夷之色,然后再审查格律,其后才开始评赏……。
——对于诗词的规矩一类,我向来认为“大体须有,定体则无”。新旧韵之争,我以为:当然是应该倡导新韵,因为这是诗词本身的功用所决定。
——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归根揭底还是为了沟通交流。这也是一切语言文字的最基本的功能。诗词也概莫能外,剩下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在当代,诗词用什么韵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小学生都能回答,当然是用新韵。
——其实,我们回过头看看,古代为什么要出韵书,目的是什么?由于我国语系、方言众多,出韵书的目的是为了统一发音标准,说到底是为了便于沟通交流。
——为会什么唐宋明清各有“官韵”?为什么历史上没有一本韵书用到底,而是在不断的修订。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因为语言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发展的,语音会发生变化。而诗歌被称之为韵文,韵自然是其本质特点,今人用今韵,更能彰显诗词的音韵之美。古代能修订当朝的韵书,为什么当代就不行?还讲不讲道理。
——为什么有人要坚守旧韵?问题也不复杂,坚持旧韵者主要是两类人:
——一类是泥古不化、固执守旧的书呆子;一类是胸无点墨、故作高深的伪专家。
——另外,文化需要传承,传承为了发展。从传承优秀文化来看,诗在民间,人人心中都有诗。要做的就是如何让更多的人的诗心被激活、方便人们创作和使用。普通话经过几十年普及推广,无疑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声韵所在。诗词要在传承中发展,不要高搁于象牙塔上,成为一小撮人自吟自赏的所谓“雅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用新韵(注意这里的新韵,不是指中华诗词学会2005年出的《中华新韵》, 该韵书中“九文en,十一庚eng” 不通押,个人认为是败笔)是世代的需要、是传承和发展的需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