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官巨贪:贫困乡镇走出“千万富翁”

 铁血老枪 2017-11-15

于集乡,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辖区只有1.8万人口,3.95万亩耕地,人均纯收入还不到万元,在全区、全市都属于经济落后的乡镇。

可就在这样一个面积狭小、发展落后的贫困乡镇,却豢养出一名千万巨贪。该乡原乡长、党委书记刘传银利用职务之便,在10年时间内侵吞公款823万余元,另有1082万余元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2017年3月12日,刘传银因犯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十六年,并处罚金200万元。刘传银当庭服判。消息传来,群众拍手称快。

小官巨贪:贫困乡镇走出“千万富翁”

小镇巨贪“养成记”

刘传银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过文教职工、县政府办公室秘书、乡政府副镇长、副书记等职务,还曾因工作出色受过奖励。2005年至2015年3月间,先后被提拔担任陵城区(时为陵县)于集乡乡长、党委书记。

然而,顺风顺水的仕途并没有让刘传银感恩与满意,随着权力的增大,他开始思考怎么才能用权换成钱。

1999年初春,他在碱店乡任副书记,分管文教工作。期间收到过一位名叫刘强的报到材料,但人却始终没有报到,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当时刘传银就留了心思。等他调任于集乡乡长后,便为自己的侄子伪造了一张身份证,冒名顶替了刘强的身份,再利用手中的权力,将这个假刘强的人事关系落在了于集乡的文教上。

虽然文教这一官职不大,但从2005年到2015年,10年下来,刘传银单是假借刘强的名义套取的工资,就多达15万余元。

有了第一次的顺利得手,接下来的疯狂就更加肆无忌惮了。

2010年,刘传银升任于集乡党委书记。于集乡毗邻马颊河,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水平却比较落后。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上级政府不时为当地企业下拨部分扶持款项,这自然又成了刘传银眼中的“肥肉”。

他伙同他人或是直接从上级拨款中截留,给企业一部分,自己留下一部分;或是将扶持款打给企业,再从企业要回来。

自刘传银任职以来,上级政府下拨了数笔扶持企业的资金,大部分的钱都被他以各种名目揣进了自己的腰包。

当然,不仅仅是企业的扶持资金,还有各种补偿款、一事一议款项、借他人承包工程虚列开支、伪造工程等等,凡是可以想到的由头刘传银都用上了,为的就是将公款占为己有。

在10 多年的时间里,这个只有专科文化程度的正科级“芝麻官”,伙同他人,以扶持企业资金、编造虚假工程支出等各种名目,非法侵吞公款823万余元,同时,扣除其合法收入后,仍然有1082万余元不能说明合法来源。

最得力的助手

按当时的情况看,作为乡镇一把手的刘传银,即便想贪污公款,操作起来也是不容易的。于是,刘传银自然想到了时任乡财政所所长的李世英。一方有决策权,一方具体去操作,两人沆瀣一气,共同作案,直到案发。

据办案检察官介绍,刘传银平时独断专行,身边哪怕有反对的声音,他也从不放在心上。有些伪造的合同、报告,副职们提出了反对意见,认为不符合常理和规定,不予签字,刘传银就会生气地强迫副职必须签字。因为这些文件是他套取公款一个重要的手段,只有借助这些,他才能假立名目,在财务上把钱套出来。

可是,国家拨款,企业没有收到,这中间不会有人起疑吗?据悉,刘传银等人有时会让企业开假收据,有时会从企业拿盖了章的空收据自己填写内容,甚至很多时候企业的章都不是真的。

就这样,在于集乡这个地方,刘传银凭借自己手中的权力威逼利诱,几乎榨干了这个本就不算富裕的乡镇。

据刘传银交代,这些钱他是想留给女儿的,想给她一个好的物质环境。但直到案发,他这些钱大部分并没有给女儿,也没有挥霍掉,而是存在银行里。

这些年,刘传银最大的一笔开支就是在德州市一处中高档小区买了一套房子,并进行了精装:180多平方米,耀眼的水晶吊灯、大理石地板、雕花的电视机墙……装修的豪华程度堪比五星级酒店。但这间搭上了党纪、国法和他自己良心的房子,刘传银却一天也没有住过。

2016年10月12日,德州市中级法院经公开审理后宣判:被告人刘传银犯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万元;犯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决定执行有期徒刑十六年,并处罚金200万元。刘传银服判,表示不上诉。(文/卢金增 孙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