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残碑砚

 liangdatushu 2017-11-15

残碑砚有两种:一种是残碑为砚;另一种是砚刻残碑。

下面是翰典艺术馆馆长周兄、制砚名家王耀先生和右文堂共同打造的一方残碑砚:
(砚尚未最终完成,砚侧将再刻图文)

残碑为砚

残碑为砚

残碑为砚

残碑为砚

下面是胡中泰老师所制残碑砚:

残碑为砚

下面是启之王先生所藏两方古残碑砚:一则残碑为砚,二则砚刻残碑。

残碑为砚

残碑为砚

残碑为砚

残碑为砚


邱鉴波先生收藏了一方古残碑砚,撰文记述并发表于《清远日报》。文中叙述了张树基先生的发表文章,现摘录于下:
  据1996年第一期《中国文房四宝》张树基的文章《墨妙亭诗碑与断碑砚》介绍,北宋熙宁四年,孙莘老为吴兴刺史,第二年在府第北侧建了一座墨妙亭,专门收藏他收集的汉、唐碑石,其中有汉代《三费碑》,南朝智永集王羲之《圣教序》,唐颜真卿《项王蔬食文》等。同年十月,苏轼往湖州,应孙莘老请求,为其写《墨妙亭记》和《墨妙亭》长歌一首。这首《孙莘老求书墨妙亭》七古长诗168字,诗书俱佳,孙即刻碑上石,成为亭内一通珍碑,也成了“郡宝”。到了元代,墨妙亭诸碑遭劫,“汉唐诸诗刻无有存者”,“惟存东陂诗一石”。后此石亦在劫难逃,历经天灾兵祸,“断缺不全”。到了明代,残碑已毁,仅馀两块残片。一块在正德中被因贬谪龙场驿丞的明代哲学家、教育家“阳明先生”王守仁所得,琢为砚,存12字。另一块在天启初为明代大儒黄道周所得,亦琢为砚,存17字。这两方断碑砚后来辗转流传,迭经多位著名文人题咏,成为砚史上的一段轶闻雅事。


于砚友处曾见一实用带石盖松花砚,砚盖上刻有“殉”等字,原应为碑。不知是以原有碑分刻制砚,还是刻碑专门制砚。

残碑为砚

残碑为砚

残碑为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