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病

 GXF360 2017-11-15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全身病

□史秀红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是全身性动脉粥样硬化在肢体局部表现,随着年龄增加,发病逐渐增多,45岁以上男性多见,60岁以上患者更为多见。根据中国调查报告,60岁以上人群中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达79.9%,男女之比为8∶1,四肢动脉均可发病,但以下肢多见,常侵犯股浅动脉,其次是腹主动脉下1/3处,包括腹主动脉分叉处和髂总动脉及动脉近端。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因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血管外科刘一东主任说,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病,病因与高血压、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高龄等有关,表现在心脏血管就是冠心病,表现在脑部就是脑血管病,表现在下肢就是下肢动脉闭塞症。所以,这些疾病治疗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需要强调全身的综合治疗。

下肢动脉硬化征兆——间歇性跛行

相当一部分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行走一段路稍后会出现一侧或双侧小腿肚疼痛,以致一段路程中要停下来休息数次。这种症状经常被认为是年老腿脚不方便,其实这就是下肢动脉硬化征兆,医学上称之为间歇性跛行。

专家提醒:发现间歇性跛行症状后不能不当事,应尽早到医院检查并进行有效干预,经过诊治很多人有可能好转。

下肢动脉硬化演变过程

1.轻微症状期 发病早期,多数患者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如患肢怕冷,行走易疲劳等。因症状轻微,门诊较少遇见。这个时期,血液中的脂质成分沉积在通往下肢的动脉内膜下,或内膜下的平滑肌细胞增殖,导致内膜向管腔内突起,造成管腔狭窄,通往下肢的血流减少。

2.间歇性跛行期 随着病变的进展,血管管腔越来越狭窄,当血流供应不能满足肢体运动对氧和营养的需求时,就会出现相应症状。最初表现为肢体发凉、发麻,行走时下肢肌肉对氧的需求增加,病变动脉无法满足肌肉组织更多的血液灌注要求,肌肉的酸性代谢产物使小腿产生酸痛感觉,患者被迫停下休息一段时间后再继续行走。当活动停止,代谢废物被血流带走、清除,疼痛感消失,这种情况反复出现。

当动脉主干发生狭窄或闭塞时,远侧动脉局部低血压,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导致侧支小动脉扩张,通过微血管扩张代偿维持营养血流。

酸痛部位随动脉阻塞部位不同而不同:髂总动脉阻塞,以臀部肌肉酸痛为主;髂外动脉阻塞,以大腿肌肉酸痛为主;股动脉阻塞,则以小腿肌肉酸痛为主。病变发展使间跛距离越来越短,休息时间则越来越长,腹主动脉下段阻塞的男性患者常有阳痿。

3.静息痛期 病变进一步进展,当侧支代偿也不足以维持肢体需求时,血供最差的趾端部分出现昼夜不停的疼痛,称为静息痛。疼痛部位一般在患肢前半足或趾端,夜间及平卧时容易发生。患者夜间疼痛时,下地站立常能缓解疼痛,可能与站立时动脉压增高有关。此期患肢常有营养性改变,表现为皮肤呈蜡纸样,指甲生长缓慢且变形增厚,患足潮红但上抬时又呈苍白色,小腿肌肉萎缩。静息痛是患肢趋于坏疽的前兆,应尽快治疗。

4.溃疡和坏死期 当患肢皮肤血液灌注连最基本的新陈代谢都无法满足时,轻微损伤组织无法修复,坏死区域不断增大,最终导致肢体坏疽、坏死。因此期组织抗感染能力差,感染常加速组织坏死,这个阶段患者有可能面临截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