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庄王在位二十三年的二十四次战争:其中为郑国打了十二次战争

 金色年华554 2017-11-16

公元前613年,楚庄王元年,楚国发生内乱,《左传文公十四年》:“楚庄王立,子孔、潘崇将袭群舒,使公子燮与子仪守而伐舒蓼。二子作乱,城郢而使贼杀子孔,不克而还。八月,二子以楚子出,将如商密。庐戢梨及叔麋诱之,遂杀斗克及公子燮。初,斗克囚于秦,秦有殽之败,而使归求成,成而不得志。公子燮求令尹而不得。故二子作乱。”楚庄王即位后,楚国令尹世家若敖氏掌权。子孔,楚国令尹,若敖氏后裔,芈姓,成氏,名嘉,字子孔,子玉之子,子文之侄,成大心之弟。子仪与斗克为同一人,芈姓,斗氏,名克,字子仪,若敖氏后裔,楚之申公斗班之子,楚大司马。这是一场若敖氏为争夺令尹之位而发生的内乱,面对这样的强族,楚庄王无力控制楚国政坛,几为傀儡,所以才有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典故。

楚庄王在位二十三年的二十四次战争:其中为郑国打了十二次战争

楚国内乱的同时,楚国的敌人,也是当时的霸主晋国,举行了新城(今河南商丘县西南)会盟。鲁文公、宋昭公、陈灵公、卫成公、郑穆公、许男、曹文公、晋国赵盾一起在新城会盟,这是由于以前跟随楚国的国家都臣服于晋国,同时谋划攻打邾国。晋国的赵盾率领诸侯联军的八百辆战车,把质于晋国的邾国公子捷菑送回邾国当国君。

楚庄王在位二十三年的二十四次战争:其中为郑国打了十二次战争

公元前612年,楚庄王依然过着不理朝政的生活,而晋国继续征讨服于楚、不服于晋的国家。晋将郤缺率晋国上军、下军伐蔡,因为蔡国上一年没有参加晋国主持的新城之盟,打败蔡国后,与蔡结盟而还。这时,老牌强国齐国也没有参加新城之盟,并派兵攻打晋国的盟友鲁国,鲁国派季文子告急于晋。冬十一月,晋国为鲁伐齐,又在扈(今河南原阳县西)地举行了会盟,但齐国派人贿赂晋灵公,所以晋国没有为鲁国进攻齐国,鲁国对此非常不满,从此不盟于晋国。

第一战:楚灭庸,服群蛮

公元前611年,楚国发生大饥荒,再加上楚庄王不理朝政已远近闻名,所以一直臣服于楚国的庸国率楚西南的群蛮攻楚、麋国率楚中北部的百濮攻楚。在一般人看来,这是灾难,但楚庄王把这看成了外服强敌开疆扩土、内夺若敖氏之权的千载难逢的良机。因为他不理朝政这几年,是若敖氏在管理着这个国家,若敖氏并没有治理好楚国,还给楚国带来了莫大的灾难,所以楚庄王抓住这个机会,夺了若敖氏令尹之职,虞丘子代斗般成为令尹。在攻打庸国和百濮的战争中,楚庄王用的是另一班人马,他亲自指挥,将楚军分为两队:子越从石溪出兵;子贝从仞地出兵,并联络秦国、巴国及蛮族部落合攻敌人。楚国大胜,并占了大片土地,包括现在的湘西、陕南、渝北。伍参、孙叔敖、屈巫、子重等一批治国之能臣,代若敖氏,成为楚国政坛之核心。

公元前610年春,宋国发生内乱,宋文公弑其兄宋昭公而立,为此,晋荀林父、卫孔达、陈公孙宁、郑石楚伐宋。宋文公用财物贿赂晋国,荀林父因此退兵,承认了宋文公的君位。之后,晋灵公蒐于黄父,再次会盟诸侯于扈,鲁文公没有参加会盟,因为前612年,齐国进攻鲁国,晋国受了齐国的贿赂,而没有为鲁攻齐。这种跨国腐败侵蚀着晋国的霸业。在这次会盟中,晋灵公拒绝郑穆公参会,因为他听说郑国对晋国有了贰心,暗通楚国。为此郑国与晋国互换人质,“晋巩朔行成于郑,赵穿、公婿池为质焉;冬十月,郑大子夷、石楚为质于晋”,郑、晋再次结盟。

楚庄王在位二十三年的二十四次战争:其中为郑国打了十二次战争

从郑国“贰于楚”这件事来看,表明当时晋国的间谍(当时是有间谍的)已探知郑国在和楚国进行外交沟通,而郑国这样做是因为楚国于上一年打败了庸国,势力大增,郑国处在晋楚争霸的交界,在权衡利弊。

第二到五战:攻陈(第一次)、宋(第一次),两次救郑,北林之战胜晋军

公元前608年,郑穆公终于公开与楚国结盟,而他与楚结盟的原因就是晋国接受宋国和齐国的贿赂,他认为这样的霸主“不足与”,也就是不值得依靠。表明从公元前611年起,楚国的实力在上升,而晋国的国力是处于相对下降之中,尤其是接受盟国的贿赂,处事不公。郑盟于楚的同时,陈灵公受盟于晋,这是因为“陈共公之卒,楚人不礼焉”。这一年秋,楚军进攻晋的盟国陈、宋。晋赵盾率师救陈、宋,并进攻楚的盟国郑。楚蒍贾救郑,与晋军战于北林,楚军胜,俘晋将解扬,晋军败撤。

同年,晋国为了避免秦楚两面进攻晋国,想与秦国和好,但又不想低三下四求和,想通过战争逼秦求和,“赵穿侵崇,秦弗与成”,晋国没有达到与秦和的目的。之后,晋军再次伐郑,以报北林战败之耻,但又没有打过楚军。

第六战:第三次救郑

公元前607年春,郑国在楚国的授意下进攻宋国,郑军与宋军战于大棘,宋师战败,郑军俘宋主将华元,获甲车四百六十乘,俘二百五十人,馘百人。秦军为报上年晋军攻崇之仇,出兵攻晋,围晋焦邑。晋赵盾率师救焦,之后率诸侯之师攻打郑国,以报大棘宋国战败之仇。楚国派斗椒率军救郑, 在郑国等待晋军。赵盾不敢与楚军开战,找借口撤军回国。同一年,晋国内乱爆发,赵盾之弟杀了晋君晋灵公,赵盾又扶立了晋成公,继续把持朝政。

楚庄王在位二十三年的二十四次战争:其中为郑国打了十二次战争

第七、八战:伐陆浑之戎、列兵周都、问鼎中原,回师伐郑(第一次)

公元前606年,新即位的晋成公亲率大军伐郑,郑国迫于晋国军威,与晋结盟。而此时,楚国是顾不上援救郑国的,因为庄王亲率大军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东北一带),打败陆浑戎之后,楚庄王去了周都洛阳,并在那里进行了阅兵。周定王派王孙满慰劳楚庄王。楚庄王问九鼎之轻重,表明其取周而代之的野心,确实此时若楚国能消灭晋国,就有可能统一中国。但此时只能说晋楚实力相当,谁也灭不了谁。楚庄王从周都回来之后,即出兵攻郑,因为郑国与晋国结盟。此次伐郑,并没有实质性的成果,郑国只是表了个服从楚国的态度,依然持两面倒的态度。而楚国若敖氏正在酝酿一次大的叛乱,所以楚庄王也没有对郑国发动大的进攻。

第九、十战:平定若敖氏叛乱,第二次伐郑

公元前605年,楚庄王派人给郑灵公送了一只大乌龟,这只大乌龟引发了郑国的内乱,郑灵公被杀,郑襄公立。与此同时,楚国若敖氏发动了叛乱:“狼子野心”的子越做了令尹,不满楚庄王安排蒍贾为大司马牵制自己,杀了蒍贾并准备进攻楚庄王。楚庄王用三代国王的子孙作为人质,子越不接受。楚庄王在漳澨用兵。秋季,七月初九日,楚庄王和若敖氏在皋浒作战。子越椒用箭射楚庄王,力量强而箭镞锋利,箭飞过车辕,穿过鼓架,射在铜钲上。又射一箭,飞过车辕,透过车盖。士兵害怕,开始退却。楚庄王派人在军队里到处喊着说:“我们的先君文王攻克息国,得到三枝箭,子越椒偷去两枝,已经全用完了。”于是楚王下令击鼓进军,就消灭了若敖氏。冬天,楚王出兵攻打郑国。

第十一、十二战:第三次伐郑,服陈(第二次)

公元前604年春,楚庄王再次伐郑国和陈国,陈国抵挡不住,与楚国结盟。晋将荀林父率军救郑,伐陈。

第十三战:第四次伐郑

公元前603年春,晋国继续讨伐与楚结盟的陈国。秋天,晋国东北部的赤狄讨伐晋国,包围了怀、邢丘。晋成公想出兵攻打赤狄,荀林父认为时机没到,晋国没有出兵。楚国继续攻打郑国,郑国与楚国讲和。

公元前602年春,赤狄攻打晋国,收了向阴之地的庄稼而还。郑国继续与晋国结盟,在黑壤举行了结盟仪式。

第十四、十五战:灭舒蓼,结盟吴、越,第三次伐陈

公元前601年春,白狄与晋国结盟,并与晋国联合伐秦。晋国抓住了秦国的一个间谍,把他杀死在绛市,六天后,这个秦国间谍又复活了。楚国东方之群舒之国又叛楚国,楚国出兵攻打舒、蓼,并灭了二国,楚国疆域扩至滑、汭。楚国与吴、越结盟而还。陈国与晋国再次讲和,楚国再次出兵伐陈,陈国又与楚国讲和。

第十六战:第五次伐郑,柳棼之战败于晋

公元前600年春,晋国大会诸侯于扈,讨伐不从晋国的国家。陈国没有参加会盟。晋国荀林父以诸侯之师伐陈。但晋成公死在了扈地,荀林父收兵回国。在大敌当前之下,陈国君臣却不知亡国之危,陈灵公与大臣孔宁、仪行父通奸于夏姬,三人还穿上夏姬的内衣在朝堂上戏耍。忠臣泄冶劝阻陈灵公的恶行,陈灵公表面答应悔改,之后却把泄治的话告诉了孔宁和仪行父,这两个奸臣杀了泄治。同年,楚庄王在厉地与郑国和陈国举行盟会,郑国国君逃走,于是楚国再次伐郑。晋将郤缺救郑,晋、郑联军在柳棼打败楚军。

楚庄王在位二十三年的二十四次战争:其中为郑国打了十二次战争

第十七战:第六次伐郑,颖北之战败于晋

公元前599年春,郑国又与楚国讲和,晋国又率诸侯之军伐郑,郑国又与晋国讲和。楚庄王再次出兵伐郑,晋上军将士会率军救郑,在颖北打败楚庄王的军队。

第十八、十九、二十战:第七次伐郑,郑服于楚,楚攻宋(第二次)、灭陈(第四次)

公元前598,楚庄王再次出兵伐郑,一直打到栎地。郑国又与楚国讲和。夏天,楚、郑、陈三国盟于辰陵。服郑、楚之后,楚庄王又将打击目标对准了宋国,他派左尹子重攻宋,令尹孙叔敖在沂地筑城,三十天即完成了工程。

晋国正卿郤成子与众狄讲和,与晋国会于欑函,众狄服于晋国。冬天,陈国发生内乱,夏姬之子夏征舒受不了陈灵公与两位奸臣的侮辱,杀死了陈灵公,楚庄王以平定陈国内乱为借口,灭了陈国,以陈为县。楚大夫申叔时劝谏楚庄王复了陈国。

而郑国表面上与楚结盟,实则仍是两面派,与晋国也保持着友好关系。

第二十一、二十二战:第八次伐郑,邲之战大胜晋国

公元前597年春,楚庄王再次攻打郑国,郑国占卜坚守吉,于是一面向晋国求援,一面坚决于楚国开战,打了十七天,楚军攻下郑都,郑国再次与楚国结盟。

夏六月,晋军出兵救郑。晋荀林父将中军,先縠佐之;士会将上军,郤克佐之;赵朔将下军,栾书佐之;赵括、赵婴齐为中军大夫;巩朔、韩穿为上军大夫;荀首、赵同为下军大夫;韩厥为司马。楚国也是大军出动,双方在邲地进行了一场大战,这是晋楚连年小战以来的第一次真正决战,晋军大败,楚庄王霸业确立。究其原因,是晋国在城濮之战后的近四十年里并没有扩大土地,而楚国在楚庄王即位十七年里,灭庸国、舒、蓼,据《韩非子》记载:灭国二十六,开地三千里。这二十六国史书没有详细记载,应该是三部分:庸国为首的群蛮、麋国为首的百濮、舒蓼为首的群舒之国。其中以庸国为首的群蛮被楚国所占之区域为最大,灭群蛮之后,楚国马上对北方展开猛烈攻势,并列兵周都,问鼎中原,这是其国力大增的证据。之后才灭的群舒之国,楚国直接与吴、越二国接壤。而晋国不只没有扩土,反而受其东北方赤狄的数次进攻,处于被动挨打局面,后方不稳,虽有西北方白狄为首的众狄部落归服,但也只是结盟关系。所以在邲之战后数年,晋国君臣认识到了这一点,集中兵力灭了赤狄诸国,晋国无了后顾之忧,同时扩地千里,国力大增,又有了与楚争霸的资本。

邲之战后,不是郑国臣服了楚国,许国也臣服了楚国,二国国君至楚结盟。楚国进攻不臣服于楚国的萧国,宋国还是继续盟于晋,救援萧国。之后,晋国、宋国、卫国、曹国盟于清丘,晋国的同盟国减少,这次会盟,是要讨伐盟于楚的小 国。于是宋国又为晋国出头,攻打臣服于楚的陈国。而卫国虽盟于晋,但有倾向楚的迹象,出兵救陈。

第二十三战:第三次伐宋

公元前596年春,齐国见晋国霸业衰落,也开始另立山头,出兵伐莒国,原因是莒国恃晋而不事齐。楚国出兵攻打宋国,因为上一年楚国攻萧,宋国援救萧国。同年秋,赤狄再次伐晋,而晋国杀了大臣先谷,因为先谷勾结赤狄攻打晋国。之后,晋国派出使者责问卫国,因为卫国上一年帮助陈国打宋国。

第二十四战:第四次伐宋

公元前595年春,卫执政孔达在晋国的指责下自杀。晋国原谅了卫国。夏天,晋景公率兵伐郑,在郑国之地阅兵而回,这是向诸侯表明晋国兵威尤在。吓得郑国国君去楚国商量对策。楚国派使者去齐国与齐联合对晋。使者路过宋国,为宋国所杀,楚庄王大怒,九月出兵伐宋。鲁国见楚国大军伐宋,怕宋亡之后危及自己,准备与楚结盟。

公元前594年春,楚国使臣公孙归父在宋国与楚庄王会见,因为当时楚庄王正在大军伐宋。宋国顽强抵抗楚军几个月,晋国表面答应援救,但实际上不准备出兵救宋,宋国到了“易子而食,析骸以爨”地步,最后向楚国求和。五月,宋与楚结盟,宋国执政华元至楚国为人质。从上年九月至本年五月,楚攻打宋国九个月,宋国为晋国拼死血战,而晋国并未出兵救援。

楚国猛攻宋国的同时,晋国猛攻赤狄。六月癸卯,晋荀林父败赤狄于曲梁。辛亥,灭潞。七月,秦桓公伐晋,次于辅氏。晋将魏颗败秦师于辅氏。抓获秦国大力士杜回。晋景公这次攻打赤狄收获是巨大的,所以大赏功臣,把一千户狄人奴隶赏给了荀林父,把瓜衍县赏给了士会。

公元前593年春,晋国继续进攻赤狄,晋士会帅师灭赤狄甲氏及留吁、铎辰。

公元前592年春,晋景公让中军佐郤克去齐国通知齐顷公参加晋国召集的盟会,但此时齐国认为晋国已不是霸主,新的霸主是楚庄王,并且楚国已与齐国结盟,所以齐顷公有意侮辱晋国使臣郤克。齐顷公的母亲嘲笑郤克是个跛子,郤克大怒,发誓要报此仇,于是有了之后的鞌之战。这一年晋国举行的卷楚会盟,不要齐国。同时将齐国派来的三位大臣晏弱、蔡朝、南郭偃抓了起来。晋国正卿士会主动告老,晋景公让中军佐郤克为执政,景公之意图已经很明显了,这是要与齐开战,只是时机未到。

公元前591年春,晋景公与卫太子臧联合伐齐,至于阳谷。齐顷公与晋景公盟于缯,并以公子强为质于晋。这一年,一代霸主楚庄王卒。面对再次强大起来的晋国,楚国霸业已受到重大挑战。

楚庄王在位二十三年的二十四次战争:其中为郑国打了十二次战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