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庄王熊旅:春秋大舞台的最佳男主角,其他四霸黯然失色(下)输入标题

 老牛茶馆 2022-04-15


楚庄王熊旅:春秋大舞台的最佳男主角,其他四霸黯然失色(下)

樊姬影视形象。来源网络

樊姬莞尔一笑,拿自己打了个比方,不经意间奠定了她的历史地位——千古贤后典范。

这在以中原文化为正统的古代实属不易。不过,中原文人还是耍了点小滑头:楚王的夫人们都没冠丈夫的谥号。樊姬是,邓曼是,就连两个儿子都是楚王的息妫——竟然自始至终还冠着息候的国名。具体原因见本号的《楚庄王夫人樊姬》一文。

但樊姬确实优秀,楚庄王也相较其他四位霸主,犹如星月之别,光芒根本遮挡不住。所以,才有了这种奇怪的现象。

“春秋五霸”有几个版本,但无论哪种版本,楚庄王都是最炫的存在。

那就让我们对入围“五霸”的诸侯,做个简单的盘点。

齐桓公,甩手掌柜,贪恋酒色,但有一定的胸襟,才有管仲的“约法三章”。“桓管五杰”造就齐国强盛,才有齐桓公霸有地位。所谓成人达己,和衷共济,遂成大业。管仲死后,终禁不住诱惑,未遵其遗嘱,以致佞臣当道,五子争立,互相残杀,国内大乱。

晋文公,安逸享乐、资质平平,素无大志。要不是舅舅狐偃等一班强臣裹挟,恐怕会老死在齐国的温柔乡。即将归晋为君,遂弃旧日物品于黄河,介之推洞察其本性,在其封赏群臣之际躲进绵山(后改介山)。果然,晋文公忘记介之推“割肉奉君”之恩,后经人提醒,才知其早已不在身边。为全自己仁义之名,不惜放火烧山,介之推宁死不出,与老母惨死火中,遂有“寒食节”。卫国内乱,请晋文公主持公道,谁知他却指使医生暗中毒杀卫成公,等等诸事,实非霸主所为。

秦穆公,宽厚有余,霸气不足,开端“秦晋之好”,却三番五次上晋国的当。为什么呢?因其有一颗染指中原的心。有所图,才会被人利用。他能不拘一格用人才,也能不听百里奚、蹇叔谏言,差点害死三位名将,断送国运。他统一西部,促进民族融合,死时却用“三良”殉葬,开了历史倒车。

宋襄公,志大才疏,外表仁义,内心残忍,典型的实力配不上野心。因有齐桓公托付,平齐国内乱,助齐孝公继位,受到中原诸侯的称赞,遂生称霸之心。然实力不允许,借楚成王之威会盟诸侯。狐假虎威之后,他真把自己当成了老虎,于是灾难就来了。先是杀迟到的曾国国君,后又欺负四邻,遭到楚成王吊打,忿忿而死。

至于吴王夫差则是好大喜功,美人误国;越王勾践则忍常人之所不能忍,后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算得上一时豪杰。

而楚庄王熊旅呢,少年老成,胸怀天下,既能问鼎中原,也能止为武,更常怀慈悲之心,闻敌惨况,潸然泪下。做事留有余事,从不逼人作城下之盟;绝缨大会,推己及人,遭宋挑衅,剑及履及。他闻过即改,从善如流,蹊田夺牛,遂有千古佳话。美如夏姬在前,却能坐怀不乱;狡如解扬救宋,还能放其归晋。樊姬、孙叔敖、优孟、养由基,群星闪耀,名垂千古。若其生在战国,一统天下,也未为可知。

楚庄王的具体事例,我们继续讲述。

平定斗越椒之乱后,楚庄王一日与令尹虞邱子探讨治国良策,不觉又至次日凌晨。回宫后,夫人樊姬问何故晚归。楚庄王如实相告,不禁又夸起虞邱子来。

哪知,樊姬不以为然地说,未必吧?我侍候大王,尚且知道去各国寻求贤良的美女献给大王。而虞邱子为令尹这么多年,没听说他为大王推荐过一个贤人。以楚国之大,难道没有一个有才能的人吗?

楚庄王一时语塞,无言以对。虞邱子听说以后,也羞愧满面,随即遍访国中贤能。于是,孙叔敖脱颖而出。

孙叔敖任令尹后,整顿吏治、兴修水利、繁荣商业、改进军制等,极大地提升了楚国的综合国力,为北上中原争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元前599年(楚庄王十五年),陈国发生动乱。“春秋四大美人”之一夏姬的儿子夏征舒(也是陈国公族),因不满国君和其母私通多年,国人尽知,羞愤之下,杀死陈灵公。楚庄王认为不合法,乘机攻占陈国,杀死夏征舒,灭陈改县。

楚大夫申叔时却认为不妥,他以“牛踩了人家的田地,就被人家夺去牛”(蹊田夺牛)为例,认为杀掉夏征舒,稳定陈国,是出于正义之举。灭陈改县,便是乘人之危,贪其富庶,就不能让天下人信服。楚庄王从善如流,复立陈灵公之子为君。

此举一时传为美谈。邻近小国,纷纷附楚。

数十年后,孔子读史到此,掩卷感慨,“贤哉楚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不只陈国,楚庄王对待郑国也是如此。

楚庄王熊旅:春秋大舞台的最佳男主角,其他四霸黯然失色(下)

春秋地图。来源网络

郑国地处中原核心地带,虽为天子屏障,但四战之地,无险可守。东有齐国,北有晋国,西有秦国,南有楚国,无论哪国争霸中原,郑国便首当其冲,深受其苦。

当下,晋楚争霸,郑国弱小,或朝晋暮楚,或朝楚暮晋,谁强服谁,身不由已。

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十七年)春,楚军以郑朝晋为由,攻打郑国3个月。其间,郑国都城的一面城墙垮塌,楚庄王没有乘机攻进城内,而是撤军三十里,希望郑国能主动臣服。

郑襄公却误判形势,以为晋军来援,修缮城墙后仍然固守。楚庄王迫于无奈,只得攻陷郑都。郑襄公为家国宗庙计,不顾自身尊严,光着上身,牵着羊向楚庄王谢罪,并言辞谦卑,承认自己德薄,任由楚庄王发落。

楚庄王被其诚恳的态度所打动,他认为,郑襄公能够如此谦卑,肯定也能治理好国家,爱护好人民。便拒绝大臣们灭国设县的建议,允许其臣服。

晋闻楚攻郑,出兵也较犹豫,终因霸主颜面,3个月后才派出援军。行至黄河时,主帅荀林父闻郑国投降,便想回军。但副将先谷认为楚军不堪一击,立功心切,遂坚决反对,并擅自率军过河。没办法,荀林父恐先失利,也只好跟进。

楚军攻郑3月有余,已成疲惫之师。楚庄王和令尹孙叔敖认为此时与晋军大战,于己不利。但大夫伍参却认为晋军将帅不和,不能形成强大的战斗力。自古以来,骄兵必败,况且没有君逃臣的先例。如果不战,对楚国声誉的影响很大,故力主迎战。

楚庄王听之有理,便率军北上,进驻于邲(今河南荥阳东北)。为进一步骄敌,楚庄王还派出使者,言辞谦和,解释攻打郑国的原因,表达出与晋军议和的愿望。

骄兵之计果见成效。晋军将帅之间分化更加激烈,主帅荀林父主和,先谷等人主战,双方相持不下。先为先轸之子,赵旃为赵穿之子,赵同、赵括是赵盾之子,魏锜是魏犨之子,皆为名臣之后,也都嫌自己职务过低。于是,他们把气撒在荀林父身上。

魏锜、赵旃更是放肆,先后私至楚营挑衅。楚庄王抓住机会,亲自将赵旃暴揍一顿。赵旃抱头鼠窜,楚庄王紧追不舍。

晋军得知赵旃私下冲击楚营后,连忙派人前来接应。孙叔敖以为晋军大举进攻,唯恐楚庄王有失,大喊,宁可我近敌,莫让敌近我!大旗一挥,楚军如离弦之箭,直奔晋军。

前来接应的小股晋军无力招架,楚军乘势攻入晋军大营。毫无准备的晋军顿时乱作一团。

将帅无能,累死三军。荀林父手忙脚乱,不知所措,为保全部队,慌忙下令:先渡河者有赏。命令一出,晋军彻底大乱。三军夺舟争渡,船翻溺死者不计其数。晋军将领见状只好下令,船满再有攀船舷的士兵,用刀砍断其手指。一时间,晋军哀号声此起彼伏。

不过,残酷的战争中,也有温情的一面。按春秋礼法,两国交战,要遵循礼法。如,师出有名(春秋已形同虚设);不擒二毛(指头发花白的长者),不杀受伤的士兵。最有意思的是,对方逃出50步以外,就不得追杀。历史典故“五十步笑百步”,就是来源于此。

于是,战场上便出现了一幕幕有趣的场景:晋军在前面慢吞吞地跑,楚军在后面懒洋洋地追;晋军战车慌不择路,陷在了泥坑里,楚军一看,连忙上前帮着把战车推出泥坑。然后,晋军再接着跑,楚军接着再追。

晋军战车笨重,装备多,跑不快,楚军便上前把战车上的军旗以及横木等卸掉。车轻了,跑起来就快。同时,还调侃晋军太笨,连逃跑也不会。晋军看着帮忙的楚军,嘴上也不甘示弱,反唇相讥,你们经常打败仗,逃跑的经验肯定比我们丰富啊。

楚庄王熊旅:春秋大舞台的最佳男主角,其他四霸黯然失色(下)

荆州古城公安门

这话还真不假。整个春秋战国时期,晋楚争霸以来,大小交锋11次,晋军9胜2负。而这仅有的两场胜利,都是在楚庄王时期。

之战(也称两棠之战),以楚军完胜告终。打扫战场时,楚将潘党建议楚庄王派人堆积晋军尸体,建造“京观”(立木表书其功),让楚国子孙勿忘今日之功。

楚庄王断然否决。他说,从字的结构来看,止戈为武,也就是说,战争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和平,让百姓安居乐业,而不是炫耀武力。昔日,周武王伐纣有七德,而对照自己则无一德,又有何功告示子孙呢?

于是,命令楚军掩埋了晋军尸体,在黄河边祭祀先祖神灵后,便率军回国了。

公元前595年(楚庄王十九年),为了师出有名,楚庄王让当年鞭挞宋昭公侍从的申舟(即申无畏)出使齐国,指示他在经过宋国时不向其借道。

申舟知道楚庄王意在挑衅,但不敢违命,便向其子申犀交代后事。果不其然,申舟途经宋国时,由于没有“护照”傍身,被怀恨已久的宋国当作奸细抓捕。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后惨死宋人刀下。

早知今日结局,申舟当初还会那样嚣张么?同样,宋人逞一时之快,不计后果,又为宋国百姓带来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难道又值得么?

消息传回郢都,楚庄王大怒,爬起身来(坐榻)就往宫外跑,侍从赶到前院才把鞋子送上,赶到寝宫门外才把佩剑送上(成语“剑及履及”),到了街市之中,马车才赶上。他立即召集三军,直奔宋国。遂筑下长围(土墙),准备攻城。

宋国上下惊慌失措,连忙派人向晋国求救。晋国不敢出兵,但又不好明说,便派大夫解扬谎称晋军将至,让其固守待援。其用意是让宋国和楚国打一场消耗战,最好让楚国损伤元气,无力再与晋国争霸。

此谓鹬蚌相争,可让晋国坐收渔翁之利。可见再好的盟友也靠不住,无论在任何时代,解决问题终需靠自己。

解扬经过郑国时被俘获,送至楚军。楚庄王对他进行了统战工作,让其对宋军说实话。解扬表面上答应,但到了阵前,仍谎称晋军马上就到,千万不要投降。

楚庄王有点生气,本想杀掉他,但又爱惜他为人忠信的品质,便将他释放回国。

宋国很听“大哥”的话,拼死守城。转眼之间,战争已达9个月。城内早已弹尽粮绝,百姓哀号之声,终日不绝。楚军也仅剩3日之粮。双方已是强弩之末,接下来,便是比拼意志力的时候。

楚庄王见久攻不下,恐再这样拖下去,会影响楚国各业生产,遂生撤军之意。但申犀不肯,伏地不起,哀求楚庄王为其父报仇。

正在楚庄王两难之际,大夫申叔时再次挺身而出,献上一条妙计,让士兵们在阵地上修筑营房,并在四周耕田播种,做出准备安家的样子。

果不其然,宋国君臣顿时崩溃。当夜,宋大夫华元趁夜冒死潜入楚令尹子反营帐,告诉他宋国都城内“易子而食,折骨而炊”的惨象。原自为人质,换两国和平。

楚庄王知道城内惨象后,不胜悲戚,当即退兵30里,允许宋国请和。

楚国围宋,长达9个月,天下震惊,而晋国始终不敢露面。以强大的综合国力,围而不破,逼宋从楚,是我国战争史上的罕见战例,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关于打仗,有句名言叫做“结硬寨,打呆仗”,其灵感或许就来源于此。

至此,中原各国皆向楚称臣。楚庄王终成中原霸主,威震四方,让楚国进入全盛时期。

公元前591年(楚庄王二十三年)7月,正值壮年的楚庄王在郢都病逝,葬于城北纪山。而关于他的故事,至今仍在荆楚大地上广为流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