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步中国星空(二十)

 昵称30816128 2017-11-16

每年5月下旬黄昏后,太微垣高高地挂在南方天空,最便于观察。而到了冬季,太微垣就会沉入北方地平线下,就不便观看了。


《步天歌》,所唱的太微垣是从端门开始的,太微垣的端门是正门,也称南门。左右“执法”就守护在端门两侧。可是南门这两颗星只有不到3等的亮度,在繁星中并不显眼,直接找它们有些难度,我们不妨还是从北斗七星开始去识别太微垣吧。

 

◎ 先找南门

由北斗七星不仅可以找到北极星,还可以找到全天的许多亮星。因此,北斗七星是寻找星座的向导。这里以春季星空为例加以说明。延长斗口的第四和第三的两颗星(天权和天玑)的连线,约10倍的距离,可以找到1等亮星匠【轩辕十四】。顺着斗柄的几颗星曲线延伸出去,可以画成一条大弧线,能找到橙色1等亮星【大角】,将弧线再向南延伸相同的距离,止于另一颗亮星匠角宿一习。


把【轩辕十四】和【角宿一】连接起来,在连线中点位置上的那颗星就是匠右执法。其实,【轩辕十四】、【角宿一】和【右执法】都在黄道附近,它们的连线就是黄道。


从【右执法】沿着黄道,向东看去,不远处有一颗与【右执法】亮度相似的星,就是【左执法】。有了左右执法,就找到太微垣的南门了。

◎ 太微垣寻星图


从【北斗】出发,通过【轩辕十四】和【角宿一】,就可以找到太微垣南门的【右执法】星。


◎ 定位百官

在太微垣南门内的东侧,【左执法】的上方,可以看到【谒者】,它是一颗5等亮度的星。这个职位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是国君、卿大夫的侍从官,负责接待和引见宾客,朝会时也负责警卫。【谒者】所处的位置正是百官进见天帝的必经之路。


【谒者】与【左垣】之间有【三公】3星,【三公】的上方是【九卿】3星, 【三公】和【九卿】都是呈三角形排列,【九卿】的上方是横向排列的【五诸侯】,它们都是在太微垣内辅佐天帝的大臣,  【三公】是国家负责军政事务的最高官员;【九卿】是中央各个行政部门的统称,秦汉之前九卿的职权较重,魏晋之后逐渐削弱;【五诸侯】是泛指诸侯国的国君,在朝廷上辅佐天帝。


在南门之内,位于西边的是【内屏】4星,它是为了维护帝王的尊严,将百官与天帝隔开的一扇屏障,在【内屏】以北就是天帝所在的内廷。

    

◎ 核心五帝座

在【内屏】北面的是太微垣的核心人物——问政天下的天帝,他问政时就坐在【五帝座】。这个【五帝座】,与紫微垣中的【五帝内座】一样,并不是5个天帝的意思,而是指天帝在不同季节坐的5个不同位置。既然紫微垣类似紫禁城,因此在那大内皇宫里的“五帝座”,当然就要加一个“内”字,称为【五帝内座】,以与此区别。我国宋代曾把中间的那颗星叫做“黄帝座”,其余4颗围绕它分列四方。

 

◎ 春季大三角

【五帝座】中心的大星,在春季夜空中较为明亮,后人称为【五帝座一】,它是一颗2等亮度的星,它与东边天空中一南一北最亮的两颗星——【大角】和【角宿一】,构成了一个大大的三角形,这就是著名的“春季大三角”。【五帝座一】就是这个大三角最西边的那个顶点。


◎ 核心【天上的黄赤坐标系

【五帝座】的形状十分特殊,以【五帝座一】为中心,另外四颗星构成了一个斜向交叉的十字。从星图上可以看出,十字的一条边与赤道平行,而另一条与黄道平行,因此构成五帝座的两条线的夹角就是黄赤交角,这非常耐人寻味。

    

◎ 朝廷上的文武百官

【五帝座】的上方有几颗亮星,从左至右依次是【幸臣】、【太子】和【从官】。【太子】是储君,【幸臣】是受天帝宠幸的大臣,【从官】则是天帝的侍从官。他们都是与天帝关系密切的人物,因此列在【五帝座】的北面。


【从官】再向右看,有一颗亮星,是【虎贲】。从【五帝座一】出发,沿着【幸臣】所在的方向向东北方看去,不远处那颗3等亮星是【郎将】。【虎贲】和【郎将】都是负责警卫的武官,其中【虎贲】是宫中卫戍部队的将领,负责帝王的出入安全;【郎将】则是郎中将的简称,负责宫禁宿围,是随行护驾的高级武官。


【郎位】15星,在【郎将】和【幸臣】之间,是帝王的侍从官,负责护卫陪从,等待差遣。北边不远处的【常陈】7星,则代表了宫中的禁卫军。

 

◎ 银河回家

【郎位】是散成一团的15颗星,粗看它们像金字塔的三角形,但是仔细观察,我们却很难把它们连成文图上画的那种标准的三角形状。


【郎位】在天空中的特殊地位,在于它的附近是银河系的北极点方向。这就意味着当春季的傍晚,【郎位】星官升到头顶的时候,你在天上几乎看不到银河。因为,此时银河正好环地线一周,人们很难观察到它,就好像突然不见了似的。我国民间谚语唱到:  “正月初八,天河回家”,正是这个意思。

                                   声明

本文所有文字和图片的版权归属于《漫步中国星空》作者,本文仅限本读书群学习交流之用,任何人不得用于商业、传播等用途。欢迎购买正版图书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