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嗓子眼里的痰,是半辈子生的气!古人早看透,今人偏不知

 暗香疏影0998 2017-11-16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生活中,我们都曾经历过嗓子眼里有痰的情况。有了痰,咳出来就好了。但这么简单的问题,在有些人身上,却难以办到。

在这些人身上,嗓中之痰,咳不出,咽不下,总是瘀堵在那里,十分难受。对于这种病症,现代医学多谓之慢性咽喉炎、胃肠神经官能症等等。

今天,中国杰出网络养生阅读品牌“精诚名医汇”,就花一些笔墨,和看官好好聊聊此事。

其实,上面的这些症状,说白了,都是“气”出来的。也就是说,你嗓子眼里上不来下不去的痰,其实就是半辈子生的气、上的火。

此话怎讲?

看官,我们都知道,痰这东西,有形的也好,无形的也罢,实际上是身体代谢出现异常的反应。对于这种异常,古人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气郁。气者,乃一身脏腑机能运转的动力,也是气血津液不断运行的支撑。一旦气机不畅,气行失常,出现气滞,津液的疏布、精微的运化就会异常,再加上气滞郁而化火,火炼成痰,这就导致我们的身体痰涎结聚,凝结在咽喉之处,给人的感觉,就是咳不出、咽不下。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问题是,我们身体里的气,为什么会运转失常,甚至出现气滞呢?

从古人的角度来说,这是七情所致。何以知之?君不闻中医里有一句话,叫做“七情过极,皆伤其气”。中医典籍《三因方》里也明确指出:“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也就是说,喜、怒、忧、思、悲、恐、惊作为人的正常情绪,偶尔出现倒无大碍。可是一旦过于强烈,或者持续的时间过长,就容易形成气郁。

从这一点看,就不难理解当下,为什么慢性咽炎患者如此之多。若仔细观察其生活状态,难免会发现有焦虑、紧张、压抑、隐忍、烦躁、易怒、郁闷等不良情绪长期存在。这一点,毋庸置疑。

这个时候怎么办呢?

今天,“精诚名医汇”要向您展示一张古方。它就是源于《三因极一病证方论》里的四七汤。组方如下——

制半夏五钱,姜制厚朴三钱,茯苓四钱,紫苏叶二钱,研粗末,加生姜三片,大枣两枚,水煎服即可。此等用量,参考自《汤头歌诀白话解》一书。

这里面的几味药,非常巧妙地解决了气滞成郁,郁而化痰的问题。

就化痰而言,我们用了半夏和茯苓。其中,半夏性味辛,温,归脾、胃、肺经,功在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它是中药世界里的化痰能手。《药性论》赞曰:“消痰涎,开胃健脾,止呕吐,去胸中痰满,下肺气,主咳结”。

还有那茯苓,性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功在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药心法》赞曰:“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除湿之圣药也”。

这半夏和茯苓,以一个可以燥湿化痰(用干燥的手段化解痰湿),一个可以利水渗湿而祛痰(用渗透水湿的办法化解痰湿),虽然方法不同,但是殊途同归,即将我们的痰湿化解掉。

不过,这只是第一步。方才我们说过,痰从哪来?源于气滞。所以,我们还要行气。行气才能有效化痰。用什么?用厚朴和紫苏叶。厚朴,性味苦、辛,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在燥湿消痰,下气除满。《本草汇言》说得好:“厚朴,宽中化滞,平胃气之药也。凡气滞于中,郁而不散,食积于胃,羁而不行,或湿郁积而不去,湿痰聚而不清,用厚朴之温可以燥湿,辛可以清痰,苦可以下气也”。由此可见,这厚朴善于化行腹中之气滞。

再看紫苏叶。它性味辛,温,入归肺、脾经,功在解表散寒,行气和胃。《本草汇言》赞曰:“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化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和厚朴相比,紫苏更善于行肺气。

于是,厚朴行中焦之气,紫苏叶行上焦之气,两者配合,使得气行而痰郁自散。

当然加上生姜行气、温中止呕,以及大枣的健脾养血之功,使得气血生化之源得以固护,最终扭转局面,恢复健康。

这方子适合什么样的患者呢?说起来,就是咽喉肿有物阻,如有痰咳咽不得,同时胸膈满闷、欲呕、胸肋胀痛,舌苔白腻。这样的人,用它就算对了。现代中医临床,经常用它来治疗食道痉挛、慢性咽喉炎、梅核气、呼吸道炎症、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胃下垂等疾病。

看官,以上,就是古方四七汤为我们带来的启迪。为什么叫四七汤?它以四味药(半夏、厚朴、茯苓、紫苏叶)来治疗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致病,故而叫做四七汤。

以上方剂,列位看官如果要借鉴应用,务必请中医师辩证指导,随症加减,以求万全。阴虚火旺之人、素体气虚之人,不能用。

全文完。不知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