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敦儒简介

 老刘tdrhg 2017-11-16


    朱敦儒(1081—1159),字希真,号岩壑,河南洛阳人,人称岩壑老人、洛阳遗民、伊川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等。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

    朱敦儒家境优越,其父朱渤为北宋绍圣年间谏官。生于官宦之家的朱敦儒,对于北宋官场腐败的黑幕自有深刻的认识,遂无意于功名。以清高自许,颇有西晋名士风度。皇帝多次招他做官,都被他推辞不就。一直生活在山水、醇酒、诗歌与美人之间。那时他已有“词俊”之誉。直到靖康之乱前,他从未做过官。《宋史》称其“志行高洁,虽为布衣,而有朝野之望”。     
靖康之乱,中原先后沦丧,朱敦儒离洛阳携家外逃,先至商丘,接着又流离于淮阴、扬州,后渡江至建康,再辗转经江西而至二广,最后逃到南雄州(现在的广东南雄)。在这一段南渡流离生活中,无情的现实击碎了朱敦儒的山林清梦,让他亲身体验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现实生活的血泪教训,让朱敦儒作了新的生活选择,宋高宗登基不久,也想学明君们广纳贤才,所以下诏征集民间才德之士。有人向高宗推荐朱敦儒,说他文武全才,高宗便下诏召他,朱敦儒再次推辞不去。到了高宗绍兴二年(1132),又有人推荐朱敦儒,这次高宗直接下诏,让他去做右迪功郎。有朋友劝他,皇帝目前招揽人才,是想要中兴大宋,许多名士都已经接受了圣旨,并名动天下。你一肚子的才华,难道真的要在山水之间终老?听了这话,朱敦儒大梦初醒,进京去面见高宗。高宗非常欣赏,立刻赐他进士出身,授官为秘书省正字。不久后就兼任了兵部郎官,又升为两浙东路提点刑狱公事。

朱敦儒虽然天性散漫单纯,骨子里却深藏着热血与抱负。他想成为英雄,但却缺乏在官场上周旋、做事的能力,历史更没有为他提供展示的舞台。他因发表主战言论,并与主战派李光等人一道,受到右谏议大夫汪勃的弹劾,于绍兴十六年(1146)遭罢官。李光是指斥秦桧“怀奸误国”的名臣,这说明在朱墩懦在南渡初期的政治立场与主和派明显不同。不久,他便回到浙江嘉禾,继续自己的隐逸生活。

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1155),宰相秦桧将朱敦儒的儿子授为删定官(八品,主要工作是编纂各种行政命令),之后,让朱敦儒做了鸿胪少卿(二品,主要管外交)。秦桧明明知道朱敦儒是主战派,为何要笼络?也许是想用朱敦儒这样的文人来粉饰太平,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儿子秦熺想要跟朱敦儒学诗。这次,因为爱子而畏桧,朱敦儒屈从了。命运最为吊诡的一幕在此刻出现。20天后,秦桧因病死去。秦熺想要继任为宰相,被宋高宗拒绝。朱敦儒再度致仕还乡。这短短的20天,成为朱敦儒一生最大的污点。有人专门赋诗讥刺他:“少室山人久挂冠,不知何事到长安。如今纵插梅花醉,未必王侯着眼看。”认为他晚节不保,白璧有瑕,甚至早年的清高,也令人生疑。

被命运一记重拳之后,朱敦儒进入了更深的隐逸。他渐渐将人生看得轻淡如梦。在一阕《西江月》里他说,“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幸遇三杯酒美,况逢一朵花新。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在人生的终年,朱敦儒浪迹山野,再度成为山水郎。与当年那位洛城少年重合在一起。他在自己营造的境界里长眠,“云间鸿雁草间虫,共我一般做梦”。(《西江月》)


二、“洛中八俊”之“词俊”


朱敦儒所著诗文有《岩壑老人诗文》及《猎较集》,均佚。传世词集有《樵歌》(一名《太平樵唱》)三卷,存词约250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了《朱敦儒集》,收入了《樵歌》的全部作品,并录诗9首。《至元嘉禾志》记:“(敦儒)本中原人,以以词章擅名,天资旷远,有神仙风致。高宗南渡初寓此,尝为《樵歌》。”《樵歌》的结集,大约在朱敦儒归隐嘉禾以后。《樵歌》三卷转较少南渡以前作品,这一点似乎也可佐证。

朱敦儒为南宋词人存词之冠,当时有“词俊”之称,与“诗俊”陈与义等并称为“洛中八俊”。

周必大对朱敦儒评价很高,称其诗词“独步一世”(《二老堂诗话》语)。刘克庄在《后村诗话》续集中称“此老笔力,有谪仙风骨”。可惜朱敦儒的诗歌结集没有流传下来,今天能够看到的,仅仅是从各种诗话及古人的引文中存留的几首。仍可感受到朱敦儒诗歌有其独特的风格,有的诗作富含社会意义。

朱敦儒的词,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洛阳时期、南渡和入仕时期、归隐嘉禾时期。

前期词或写金闺脂粉,儿女柔情;或写疏梅淡月,林泉诗酒。词风浓艳丽巧,清雅飘逸,较少积极的社会内容。其《鹧鸪天》词云“曾为梅花醉不归,佳人挽袖由乞新词。轻红遍写鸳鸯带,浓碧争斟翡翠卮”,便是这种豪华、浪漫生活的写照。他的稟性是追求自由独立的人格精神。他拒应朝廷之召进京做官,并写下著名的《鹧鸪天·西都作》以明心迹:“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曾批给雨支风券,累上留云借月章。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玉楼金阙慵火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其轻狂和傲骨,在词句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期词占了《樵歌》的大部分篇幅,或写对国土沦丧的痛心疾首,忆念家乡亲故的哀痛欲绝,或写匡复故国的雄心壮志,报国无门的郁愤惆怅。富含积极深刻的社会内容。词风激昂慷慨,清丽沉郁。南渡和入仕时期,是朱敦儒词创作的黄金时期。如写于南渡难民潮中的《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沉痛凄怆,非常感人。虽只是一首小词,但它气魄大,寄慨深,凝聚着当时广大爱国者的的心声。又如《水龙吟》:“放船千里凌波去,略为吴山留顾。云屯水府,  涛随神女,九江东注。北客翩然,壮心偏感,年华将暮。念伊嵩旧隐,巢由故友,南柯梦,遽如许! 回首妖氛未扫,问人间英雄何处!奇谋报国,可怜无用,尘昏白羽。铁锁横江,锦帆冲浪,孙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泪流如雨。”此词当作于金兵南下,词人初离洛阳时。上片由飘然江南触发故国沉沦之悲。下片从三国时东吴亡于西晋的史实,引到“妖氛末扫”,发出对金入侵略和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的强烈愤慨,又以“奇谋报国”的诸葛亮自比。最后以“泪流如雨”的画面作结,极见词人悲愤之深广与无力回天的无奈。

后期词人遁世养性,寄情山水,又大量表现隐逸的主题,词风闲适旷放,又隐含着哀伤孤寂的感情色调,与前期的清狂飘逸又不尽相同。如《感皇恩》:“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宋人汪莘称:“余于词,所喜爱者三人焉:盖自东坡而一变,其豪妙之气,隐隐然流出言外,天然绝世,不假振作。二变而为朱希真,多尘外之想,虽杂以微尘,而其清气自不可没。三变而为辛稼轩,乃写其胸中事,尤好称渊明。此词之三变也。”(《方壶诗余自叙》)朱敦儒的词,从语言特色到艺术风格,都有独到之处,作为宋词由苏轼到辛弃疾过渡的这个阶段,朱敦儒不失为词坛大家。

在两宋词史上,能比较完整地表现出自我一生行藏出处、心态情感变化的,除朱敦儒之外,就只有后来的辛弃疾。朱敦儒发挥了词体抒情言志的功能,不仅用词来抒发自我的人生感受,而且以词表现社会现实,诗词的功能初步合一,从而给后来的辛派词人以更直接的启迪和影响。辛弃疾《念奴娇》词就明确说是“效朱希真体”,陆游年青时曾受知于朱敦儒,为人与作词都受朱敦儒的熏陶,他的名作《卜算子·咏梅》即与朱敦儒的《卜算子》(古涧一枝梅)风神相似。


三、字如其诗,纵横挥洒


朱敦儒是南、北宋之交,工诗词善书画的名士。他的书法以小楷、行书最受称誉。行书结字姿态多横斜颠倒,充满意趣,纵横挥洒,自成一家。有人说这是向五代杨凝式学的,也有人推举他善于表现锺繇法度。

朱熹对他的小楷推崇备至,说:“书学莫盛于唐,然人各以其所长自见,而汉魏楷法遂废。入本朝来,名胜相传,亦不过以唐人为法。至于黄、米而敲倾侧媚,狂怪怒张之势极矣!近岁朱鸿胪、喻工部(樗)者出,乃能超然远览,追迹元常于千载之上,斯已奇矣。岩壑老人小楷《道德经》二篇,精妙醇古,近世楷法如陈碧虚(景元)之《相鹤》、黄长睿之《黄庭》皆所不及。唯湍石喻公之《典引》诸书为可方驾耳。”(《晦庵题跋》卷一《跋朱喻二公法帖》)

可惜我们今天无缘看到朱敦儒的小楷《道德经》。他的传世书作仅有三件:

其一,小楷刻帖《挽太夫人挽诗一首》。庐陵曾氏旧藏,曾宏父辑刻于《凤墅帖》卷一八《南渡名贤诗帖)。无纪年,但据帖后曾氏跋记可知,诗书为挽曾宏父外曾祖母宋令人而作,时间当在南渡之初朱敦儒客寓庐陵(江西吉安)曾氏宅期间。

其二,行书墨迹《定武兰亭跋》。在“独孤僧本”(俗称“火烧本”)《定武兰亭》后,故已残。绍兴十四年甲子(1144)应吴说(傅朋)之请,为吴氏所得佳拓本而作。现藏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法书至尊·中日古代书法珍品特集(上)·墨迹卷》有影印。

其三,行草书墨迹《尘劳帖》。 项元汴旧藏物,《式古堂书画汇考·书考》卷一四、《大观录》卷七、《墨缘汇观·法书》卷下等著录。后人清内府,为《宋人法书》第三册作品之一,著录于《石渠宝笈续编·乾清宫》,并辑刻于《三希堂法帖》第一七册。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故宫历代法书全集》第一三册有影印。无纪年,约两浙东路提点刑狱任上所书。这是一件写得比黄、米更为狂怪的手札。也许这更能显现他自己胸襟的本来面目。

此手札,用笔轻灵,结构大开大张,有黄庭坚的遗韵。其字如其诗,应说是有清气。此帖结字的横扁之势尚能反映出曾学锺繇的遗意,而其跌宕放逸,已完全落入杨凝式《神仙起居法》的格辙中了。朱熹欣赏的是他的醇正,但其走向另一极端的狂怪毕竟留给别人的印象要深刻得多。袁文云:“朱希真好作怪字,往往人多笑之。其小词有云:‘轻红写遍鸳鸯带,浓绿争倾翡翠卮。’其怪字似不宜写在鸳鸯带上,则争倾翡翠卮恐未必然也。一日,偶于江阴侯守坐上及之,坐客无不大笑。”(袁文《瓮牖闲评》卷五)

《尘劳帖》释文:“敦儒再拜。别後尘劳。都不果寓书。亦寂不蒙寄声。第勤尚想。比日想诸况安适。向者李西台书。久尘文府。乞付示。久不见此书。日夜梦想。告密封付此兵回也。必不以煎迫为罪。媿悚。媿悚。偶作书。多不能缕。何日得相从於黄岗怀玉间。临书神驰。敦儒再拜。”凡十一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九十八字。此通尺牍因首句有“别后尘劳”,故称《尘劳帖》。由文中“告密封付此兵回也”句来看,这封尺牍书写的时间,大约是在他任“两浙东路提点刑狱”的时候。通幅以行体书写,而纵横挥洒之气势大有草书意味,这也是在宋人尺牍中常见的现象。这封信札的字结体宽扁,左右敧侧,字形忽大忽小,呈现拙朴的趣味。

南宋文坛盟主周必大论朱敦儒:“工诗及乐府,婉丽清畅,今观其字如其诗,其诗如其人,后世不待识面,当知为伊洛盛流矣”。 其晚年之作,似乎愈来愈多“狂怪”的趣向。或许与其晚年的心境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