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省农业厅 甘薯生产技术规程(2009)

 崔光军的图书馆 2017-11-16

  一、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种,如鲜食及加工用优良甘薯品种北京553、鲁薯8号、济薯18号、济薯22号、济薯21号、济薯5号、烟紫薯1号等。

  二、栽培季节

  在山东省,4月下旬到5月上旬进行栽插的为春薯,5月中旬以后栽插的为夏薯。

  三、育苗

  1、苗床准备。①育苗地选择与育苗设施:根据季节、气候条件的不同选用塑料大棚、温床等育苗设施,并对育苗设施进行紫外辐射或高温消毒处理。育苗地应选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土质不过粘过砂,无病菌,靠近水源,管理方便和不易遭受意外损失的地方。②床土配制:施足基肥,一般每立方米床土加腐熟有机肥5公斤,尿素25克,过磷酸钙60克,硫酸钾40克,混合均匀。

  2、种薯选择和消毒。选择健壮无病、具有本品种特征的种薯,薯块大小均匀一致。选好种薯后,用51~54℃的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符合绿色食品要求的药品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等浸种消毒。

  3、苗床排种。①排种时间:温床育苗法一般掌握在栽苗适期前30天左右排种;冷床育苗法,一般当土温达到14℃以上时即可排种。山东省可在春分前后上炕排种。②排种量:种薯大或出苗稀的品种,排种可密一些。种薯小或出苗多的品种,可适当稀排。排种密度一般可掌握在每立方米25公斤左右。③排种方法:温床育苗法,苗床排种前先把床温加热到30~35℃,采用斜排法,头压尾的1/3,大小薯分开排,做到上齐下不齐。

  4、苗床管理。①温度:春季育苗发芽阶段28~35℃,长苗阶段25~30℃,炼苗阶段15~26℃。②光照:幼苗刚出土时,应适当遮荫,苗发绿后适当增加光照晒苗;炼苗期薯苗充分见光,以使薯苗生长健壮,适应大田生长环境。③水肥管理:排种后浇透水,在出苗过程中要视墒情适当浇水。采苗2~3茬后,每平方米用尿素100克撒施追肥后,用苕帚扫落沾在苗上的肥料,并立即浇水。

  5、壮苗标准。苗龄30天左右,茎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苗长20~25厘米,春苗每百株重500克以上,没有气生根,具有本品种特征,无病害,浆汁多。

  四、大田栽插

  1、栽插前准备。①整地施基肥:起垄前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优质土杂肥3000~4000公斤,施用化肥量折合纯氮3~5公斤、五氧化二磷5~6公斤、氧化钾8~10公斤。所用肥料要符合NY/T394 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要求。②足墒起垄:垄高20~30厘米,垄距70~80厘米,垄面平细,垄沟深窄。垄向最好是南北走向。

  2、栽插时间。春薯,地温稳定在15℃以上栽插,在山东省一般是4月下旬到5月上旬;夏薯,在5月下旬以后栽插。

  3、栽插密度。①根据地力水平:一般丘陵旱薄地每亩栽插3500~4200株,平原旱地每亩栽插3500~4000株,水肥地每亩栽插2800~3200株较为适宜。②根据栽插时间:春薯每亩栽插2800~3500株,夏薯每亩栽插3500~4200株。③根据品种特点:短蔓品种宜密,每亩栽插4000~4500株较好;长蔓品种宜稀,每亩栽插3000~3500株为宜。

  五、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栽插后浇足水,封严窝,最后用符合NY/T393规定的除草剂喷施处理,防止杂草生长。甘薯生长期间一般不浇水,若久旱不雨,可适当轻浇。若遇涝积水,应及时排除。当甘薯长势弱时,栽后1个月内每亩追施尿素量不超过7.5公斤,追施氮肥宜早不宜迟,中期高温多雨不宜追肥。当甘薯进入块根迅速膨大期后,为防止茎叶早衰,可用0.5%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叶面喷肥,每亩用量30~40公斤,喷肥时间以傍晚为宜。

  2、中耕除草。封垄前及时中耕除草。

  六、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虫害。根腐病、茎线虫病、黑斑病、病毒病;斜纹夜蛾、甘薯天蛾、以及小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

  2、农业防治。针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实行严格轮作制度,与非旋花作物轮作3年以上;培育适龄壮苗,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提高品种的抗逆性;清洁田园,建立无病种子田。

  3、物理防治。温汤浸种防治线虫病;人工捕杀旋花天蛾幼虫,灯光、糖蜜诱杀成虫;摘除斜纹夜蛾卵块,糖醋液诱杀成虫。

  4、生物防治。采用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和生物源农药如齐墩螨素等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土壤使用轮枝菌等生物农药防治线虫病。

  5、化学防治。①黑斑病:一是种薯处理,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种3~5分钟,一次配药可以连续浸种10~15次。二是药剂浸苗处理,用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浸根6~10厘米,时间为2~3分钟。②根腐病:药剂防治方法同黑斑病。③病毒病:在发病初期,喷施10%病毒王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菌清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3增抗剂100倍液、20%病毒宁水溶性粉剂500倍液或15%病毒克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隔7~10天喷施1次,连用3次。④茎线虫病:每亩用1~2公斤1.8%阿维菌素神农丹颗粒剂穴施,进行土壤消毒;用50%辛硫磷乳油200倍液浸根6~10厘米、20分钟,进行薯苗药剂消毒。⑤斜纹夜蛾:用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剂1000倍液喷施。⑥甘薯天蛾:在幼虫1~2龄期用30%克虫神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或BT乳剂600倍喷施。⑦小地老虎:栽种时用30%辛硫磷微胶囊5倍液浸苗基部5分钟或用3000倍液浇根,在二龄期喷施90%敌百虫粉剂800~1000倍液,或用50%辛硫磷乳剂0.3公斤兑水2公斤,拌干细土20公斤,均匀撒于薯苗周围,三龄后用碎的鲜草拌90%敌百虫800倍液,每亩25~40公斤,于傍晚撒在薯垄上进行毒杀。⑧蝼蛄:在起垄前每亩用40%乐果乳油0.5公斤加水5公斤拌毒饵50公斤,傍晚将毒饵均匀撒于垄上诱杀。⑨蛴螬:栽种时用25%的辛硫磷颗粒剂每亩穴施或撒施2~3公斤。⑩金针虫:用50%辛硫磷乳油0.2~0.3公斤,拌细土15~20公斤,起垄时撒入埂心或栽种时施入穴中防治。

  七、收获贮藏

  根据不同用途适时收获,山东省一般在10月中旬开始,霜降前完成收获。在收获过程中做到轻刨、轻装、轻运、轻卸,防止破伤。

  贮藏前,贮藏窖要清扫消毒,用点燃硫磺熏蒸或喷洒多菌灵方法杀灭病菌。要严格剔除带病、破伤、受水浸、受冻害的薯块,用50%甲基托布津300~500倍液浸沾10分钟后贮藏。贮藏量一般占窖空间的2/3。在薯堆中间放入通气笼,以利通气。窖温保持在10~15℃,湿度保持在85~90%,确保安全贮藏。

  本技术规程摘编于DB37/T 1559-2010  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