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8-6霍腊米耶

 太阳当空照917 2017-11-16
霍腊米耶,是与逊尼派相对立的、具有摩尼一马兹达克式教义理论的信众的集体称谓。公元8-10世纪,在霍腊 米耶的口号之下,伊朗发生了农、牧民暴动。“霍腊米耶” 源自波斯文词“kburram”,意为“快乐的”、“幸福 的”、“善的”;波斯文“khiirmmdln”意为“快乐幸福的信仰”。
尼查姆·穆勒克(公元1018-1092),在逊尼派看来,霍腊米耶对逊尼派教义是怀有敌意的。尼查姆·穆勒克认为该宗派是伊斯兰教敌人,因为他们不仅批驳沙里亚,甚 而谴责社会伦理道德,主张一切被禁止的都应解禁开放,以 至可侵占别人财产,染指他人妻女。他们崇奉艾布·穆斯利姆(公元718 -755)、马赫迪、菲罗兹,后者系艾布·穆斯 利姆之女法蒂玛之子。所有这一切都加剧了对伊斯兰教的破坏。从穆拓哈尔·穆嘎达西所述霍腊米耶教义可看出,霍 腊米耶主义与前伊斯兰时期琐罗亚斯德教义中的“异端邪说”有继承性联系。
霍腊米耶思想意识基础是二元论,是作为主要宇宙实体的光明与光明的暗淡部分黑暗相斗争。霍腊米耶一什叶极端 宗派信徒还信奉“灵魂转世”和神灵化身为先知与杰出人物 等外来思想。他们提倡符合教规的生活方式,主张纯洁宗教仪礼,并以伦理道德二元论与社会道德相结合,即等待先知的复临应与消灭周围世界中的罪恶相结合在一起。他们的社 会纲领主张人人平等,免除赋税徭役,财产平均分配。霍腊米耶理论上反对以武装斗争方式消除邪恶,但在遭受攻击时 进行自卫反击则例外。事实上,公元8-10世纪,他们一直 坚持开展反阿拉伯人和反封建的运动。公元755年,在伊朗 东北部爆发了琐罗亚斯德教徒孙伯德领导的大规模起义,导 致阿拔斯人与反伍麦叶王朝运动领袖艾布·穆斯利姆分裂。 由于霍腊米耶信仰“灵魂转世”,便创制了一则神话:艾布· 穆斯利姆托生为鸽子飞至一座山堡上,在那里同马兹达克、 马赫迪在一起,三者一齐等待光明时刻的到来,以便共同在 地上建立正义王国。神话中马赫迪与马兹达克的名字吸引了 霍腊米耶一什叶信徒和马兹达克教派信徒。
8世纪下半叶至9世纪,霍腊米耶一什叶派教徒一起在 阿塞拜疆与伊朗中部发动了人民起义。霍腊米耶的许多宗派 或以起义者的衣着、或以起义领袖名字命名,如“穆贺米剌派”意为“红衣派”,“艾斯比德贾麦奇耶派” 意为 “白衣派”,艾布穆斯利米耶派孙伯迪耶派、法蒂米耶、库达奇耶,等等。
公元10世纪,霍腊米耶遭受哈里发军队的致命打击, 其堡垒要塞大部分为什叶派所占有。公元10-12世纪的文献尚提及霍腊米耶宗教社团,散落在伊朗与中亚各地乡村。 自15世纪以后,霍腊米耶便从历史文献中消失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