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两个多世纪以来文人笔下的苏州长啥样?

 糖是甜 2017-11-16

城市是靠记忆存在的

苏州同样也是

每一个关于苏州的文字

都深深打上了苏州文化和生活的烙印



大梨子不常打温情牌

这次是个例外

那么多文字与段落的记载

从250年前的曹雪芹到近现代作家

都让大梨子感受到了苏州记忆的温暖



曹雪芹

当日地陷东南,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有城曰阊门者,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这阊门外有个十里街,街内有个仁清巷,巷内有个古庙……'——《红楼梦》


《红楼梦》开篇第一回里,出现的第一个凡尘地点是苏州阊门,明清时期这一带曾经是全苏州最繁盛的商业街区,当时这里各种店铺多达数万家,各行各业应有尽有,各省会馆纷列期间,好不热闹。

但后来随着城墙的拆除,往日的繁华也不再,早已物是人非了,但后来进行了一定的修复,没有完全恢复旧观,但也可以供人抚今思昔了。



陆文夫

眼睛一睁,他的头脑里便跳出一个念头:‘快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这句话需要作一点讲解,否则的话只有苏州人,或者是只有苏州的中老年人才懂,其余的人很难理解其中的诱惑力。”——《美食家》


在寻常的苏式生活里,早晨当然是要去吃一碗面条的。

吃面条要赶早,趁下面条水还是很清爽而不浑腻的时候,生面条里的碱气更多地被溶到那下面条的汤里去了,那一碗面才有嚼头,这就是好这一碗面的人努力要赶早去面包馆赶头汤面的原因。

即便是一碗阳春面,因为面条吸收了肉骨头熬出来的鲜汤,仅仅是吃面,也足以感受到那浓厚的味道了。


王蒙

为外乡小儿熟知的江苏四大名旦香雪海冰箱,春花吸尘器,孔雀电视机,长城电风扇全都来自苏州。”——《苏州赋》


上世纪80年代,长城电扇、香雪海电冰箱、孔雀电视机、春花吸尘器在国内家用电器行业异军突起、风靡全国,苏州人自豪地称之为“四大名旦”。

长城电扇,电扇长城”等经典广告传遍大江南北。“当时不但要凭票购买,甚至还得彻夜排队;一台电视机一千多元,购买的票居然也被炒到了一千多,可谓炙手可热呀!”那个年代能有个其中一两样的,都很了不起。


但是在90年代后期,它们就慢慢被淘汰了,苏州还有句顺口溜叫“孔雀飞了,香雪海散了,春花谢了,长城倒了”


苏童

“小三宝在吃的问题上执迷不悟,早晨他往市中心去,对老妇人说他去大公园打太极拳,其实打太极拳是个幌子,小三宝天天去老字号黄天源吃早点,有一次让一个邻居撞见了,看见小三宝面前放着一碗鸡丝馄饨、一只炒肉团子,还有一块白糖玫瑰方糕,小三宝当时不免有些慌张……”——《吃客》


大公园是苏城历史最悠久的公园,是苏州第一座现代公园,位于老城区中央的“五卅路-公园路-民治路”民国城建区,大门上至今保留着民国时代的题字。不光是以前时候苏州人民喜欢去打太极拳,一直到现在还是这样,跳舞,太极,各类娱乐活动,热闹非凡。


说到糕团,不得不讲到黄天源,苏州人吃糕是一种文化,黄天源就是随着这种文化一起成长的。糕团一般当天售完,新鲜度比较高,糖度适中,不会太腻,也没有太多添加剂,满满的猪油香。


郁达夫

遂园是一个中国式的庭园,有假山有池水有亭阁,有小桥也有几枝树木。不过各处的坍败的形迹和水上开残的荷花荷叶,同暗淡的天气合作一起…………啊!遂园吓遂园,我爱你这一种颓唐的情调! ”——《苏州烟雨记》


苏州“遂园”就是“慕家花园” 又称“荫庐”很多人不了解。在十六中和儿童医院旁边。


与那些玲珑、精致的私家小园林相比,“遂园”的气势是难得的豁达、大度。由湖石夹杂黄石叠砌的假山,有柔有刚,和谐相间,山内洞壑贯通。园内最大的亮点就是保存完好、风格迥异的琴舫。


余秋雨

如今的曲园,辟有一间茶室。巷子太深,门庭大小,茶客不多。…………茶客上了年纪,皆操吴依软语,似有所争执,又继以笑声。几个年轻的茶客厅着吃力,呷一口茶,清清嗓子,开始高声谈论陆文夫的作品。 ”——《白发苏州》


曲园也就是俞樾故居。曲园地形狭长,象把曲尺。俞樾在《曲园记》中说:“其形曲,故名曲园”。曲园里有茶室,在门口买茶票可免费入园,不然要买门票。这里喝茶的环境很不错,比较清静,适合过滤世上的哀愁


周作人

“这里我特别感觉有趣味的,乃是吴苑茶社所见的情形。茶食精洁,布置简易,没有洋派气味,固已很好,而吃茶的人那么多,有的像是祖母老太太,带领家人妇子,围着方桌,悠悠的享用,看了很有意思。“——《苏州的回忆》


吴苑茶馆是五十年代的姑苏城最负盛名的茶馆。它前门在市中心观前太监弄后面一直到宫巷的第一天门。


难以想象来自苏城各处的茶客在此品茗谈天,茶馆为茶客代买点心面点,那样的场面至少有点空前绝后的味道,供应千余壸的茶水,是何等的规模和气派


叶圣陶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墙壁白色。有些室内墙壁下半截铺水磨方砖,淡灰色和白色对衬。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这些颜色与草木的绿色配合,引起人们安静闲适的感觉。花开时节,更显得各种花明艳照眼。——《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自不必说,没有北方园林的大气和恢弘,更多的是一种小家碧玉的美。无需太多装饰,清一色的黑白底色。待到春天的红,夏天的绿,秋天的黄,冬天的白跟它们形成对比,也就显得更加楚楚动人了。


车前子

苏州人吧,春天想吃‘雪菜炒冬笋’这道菜,清明要吃‘青团子’,夏天就想‘萝卜干炒毛豆子’……故乡,就是一定要有一个祖母,烧得一手好菜。别的地方吃不到的东西,一定要回去吃。不要搞什么乡愁啊西溪啊乌镇的概念,我一想到苏州,就是祖母给我炒的‘雪菜烧豆腐’。故乡,就是你的口感。”


雪菜冬笋肉丝是苏州人冬季最受欢迎的一道家常菜,立冬刚过,这道菜的主要配料冬笋雪里蕻在苏州也抢鲜上市了。

经过腌制的雪里蕻苏州人称为“雪菜”,和冬笋可以搭配成时令佳肴“雪冬”。苏州人有“小雪腌菜,大雪腌肉”的习俗,尽管立冬刚过,离小雪还有十多天,老苏州们已经开始到南环桥市场采购新鲜雪里蕻了。


物质匮乏的年代,夏天主打菜就是萝卜干炒毛豆子,就着一碗粥也能吃得很香。一直到现在,这道菜依旧是很多苏州人家不可或缺的夏日菜品。


雪小禅

那些斑驳的老墙,逼仄的小巷,还有静止了一般的小河,都让我不自觉地沉下去、颓下去,我爱这种感觉。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有人说,没有虎丘,苏州依然是苏州,没有小巷,苏州就难是苏州了。

小巷很少有笔直得能望到尽头的,不然显得呆板,不符合苏州的审美,因此总是略带弧度。

九如巷,诗巷,幽兰巷,书院弄,西美巷,杀猪弄,大石头巷,前埂子巷,后埂子巷……南面有了南浩街,北边对着北浩街;东美巷、西美巷分列东西;小柳枝巷紧接着大柳枝巷……光是名字也就足够琢磨一番了。

…………


其实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记载,小编一篇文章也说不完,只希望这种老式苏州的回忆能被更多人提起。



【你可能还想看】


关注公众号后,在对话框里~

回复1:原创解说词  

回复2:经典视频  

回复3:游记  

回复4:小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