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孩子“讲道理”,永远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cfmqh 2017-11-16

“讲道理”是很多家长喜欢的一种教育方式,一直以来被正面推崇。但人们也往往发现讲道理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没用,越喜欢讲道理的家长,他的孩子往往越不听话。

1

有位家长说她7岁的女儿特别逆反,不让做什么就偏去做,她经常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道理,孩子却不听,惹得家长常发脾气。她知道打骂孩子不对,但不知该怎么办。

家长用失望的口气加一句:“我那孩子,天生就不如别的孩子懂事,我其实挺尊重她的,不知给她讲了多少道理,可她好像一句也不听。”

这位家长没有想到,应该在于她一直以来只注意了自己如何说得“有道理”,没去想自己做得多么没道理。

2

人类有一个共性就是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孩子更是喜欢听故事,如果父母具备了讲故事的本领,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很幸福。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国家的革命精神就是用一系列的故事传承的,比如雷锋的故事、刘胡兰的故事、黄继光的故事、董存瑞的故事、王二小的故事……所以家长要学会讲故事。

当我发现儿子存在一些问题时,我会找一些小故事讲给他听。比如,为了让儿子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我给儿子讲了一个《蝎子与青蛙》的故事。

这个故事,儿子听了一遍就会讲了,当他想放纵的时候,他都会用“我绝不做管不住自己的蝎子”来提醒自己。

故事中有道理,故事是道理的载体,讲故事比讲道理更容易让孩子接受

3

思想家卢梭说过:三种对孩子不但无益反而有害的教育方法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

这句重要的提醒已存世百年,可这三种办法恰是很多家长最习惯、运用最纯熟的模式。

还有一位家长,说他4岁的孩子有两个毛病,一是不听话,一是爱哭。问我怎么办。我让他举出最近的一个不听话的例子。

他说孩子这几天总是在晚上临睡觉前要下楼玩,无论家长怎么给他讲外面天黑了,小朋友都回家了,明天再玩之类的话,孩子都不听,就是哭着要下楼。我说,你说的两个毛病其实是一个,可以一起解决。

从今天开始,一切事情尽量听孩子的。如果他临睡前想下楼,你就辛苦点,抱他下楼,他想在楼下待多长时间,就待多长时间,在其他事情上也采取类似的做法。

“讲道理”是下策,发脾气是下下策,发脾气加虚伪是下下下策。

总之,教条不重要,教养才重要。卢梭说过:事事讲一番道理,是心胸狭窄的人的一种癖好。

有气魄的人是有另外一种语言的,他通过这种语言,能说服人心,作出行动。想让孩子懂道理,家长就要口头少讲道理,行为符合道理,这样孩子才能明白道理。这就是教育的道理。

关注--亲子苑

与您一起分享不一样的育儿教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