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简史》读后感(1)- 天地不仁

 百科知识博览 2017-11-17

《人类简史》读后感(1)- 天地不仁过年带了5,6本书回家,只看完大半本,意料之中。

《人类简史》中的观点是,历史向后看时似乎理所当然,但向前看时,几乎都是意料之外。比如,几十年后的样子,小到手机,大到环境,并无定论。

作者娓娓道来,古今多少事,都会谈笑中,勾画出一副副历史洪流画面,冷漠洪流里有温暖的小画面,温暖的小画面里有永恒的孤寂和无奈。好的历史书并不是冷冰冰的,而且包含作者的嬉笑怒骂与独特见解,司马迁如此,这位作者也是如此。

《人类简史》读后感(1)- 天地不仁

对个体, 几十年是所有。对国家,几百年是非成败转头空。对人类,几千年转眼即过。历史永远是少数人数写,其他都是吃瓜群众,象羊群一样被驱赶。

以前,也就是工业革命前,生活几乎几百年一成不变,过去的才是好的,现在凑合着,未来更差,不需要发明,不需要新技术,不懂的问天寻道或向古人提问即可。 现在,技术,科技,经济支配了生活与工作,一切问题都要靠此解决。

其实,一切都是迷思,书中认为,动物界都有独特沟通方式,但只有人类会GOSSIP,会说闲话,不会仅仅说“一只狮子死了”,还会说“一只狮子和老婆吵架,离家出走,最后被郁闷至极,自杀了...'

人类的独特在于无中生有,比如宗教,比如共产主义,比如文化,比如习惯。种种MYTH,想象雕刻着人类社会,疏而不漏。

束缚人的永远不是物质,而是看不见的那部分。

狩猎社会,居无定所,但对个体,早起采些各种各样的果子,中午打些新鲜肉,晒晒太阳,一个部落唱歌跳舞,很难说不快乐,不逍遥。一个现在中国工人,7点起床,走在污染的马路上,有压抑的工厂里重复做工十几个小时,匆匆赶回家做家务,很难说他是快乐的。

《人类简史》读后感(1)- 天地不仁

一个团队,一个组织,凝聚大家的最终还是虚无的,反过来说,一个组织是成功,最终的决定力量在于看不见的,比如共产党最终打败国民党,靠的绝不是武器。事实上,以弱胜强屡见不鲜,几乎成了主旋律,就是因为强者太看重拥有的,弱者被迫从无中找有。

这样说来,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其所有的意义在于勾画未来,纺织梦想,有别人的脑子里画画。在最困难的时候说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强敌前说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郑和下西洋时, 中国的科技远胜于欧洲等国,但事过境迁,几百年后被其蹂躏,科技、聪明不是原因,而是欧洲人更惯于科学思维,并把科学、资本运作成功的联合起来,最根本的是欧洲人承认自己的无知,要去探索。而中国等古文明不屑于此,满足于我大中国的现在和过去。而这几百年正是日新月异的,以英国为首的各国一时殖民地遍布全球,盛极一时。

承认无知的,突然水击三千里,扶摇直上九万里。不承认无知的,满足于蓬蒿间的飞翔,飞不起来就落在地上,不要挺好?

“小知不及大知 ”,但很难说谁对谁错,只是选择。但改变,来自于无知的。已知的,只能维持眼前的日子。

“小年不及大年”, 要过个大年的,就要看的远些。高见,是区分人的分水岭。身高差别一目了然,但见解让人大相径庭。还是那句话,看不见的才决定人的不同。

说到选择,对历史,不经意的偶然的选择,铸就了今天,千秋功过,无暇评说。即使今天,创造工业鼎盛时期的欧洲各国已辉煌淡去,美国当仁不让,下一个引领风骚的,一定是一个你想不到的。

不知所云,正如历史。

阅读 2赞 投诉

创建于02-06 19:00深圳市 南山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