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柏拉图的身后事:以《西方哲学简史》与《西方哲学史》为例

 东庐酒客 2017-11-17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在古代、中古和近代的一切哲学家中最影响的,在他们两个人中间,柏拉图对后世的影响更大。”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认同前半句话,而对后半句话,持有怀疑态度。我就在这里给出我的回答吧:一,亚里士多德师从柏拉图,是从其师的教诲中产生自己的思想的,和柏拉图的学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基督教的神学和哲学至少在十三世纪,基督教的学说都是柏拉图式的,而亚里士多德的学说应该是在圣奥古斯丁之后开始复活的,尤其是在文艺复兴之后产生了巨大影响,从这一点来看,二者起着的影响是时空的不同,无法比较两者影响力的大小,此外,亚里士多德的影响更着重于科学方面;三、柏拉图所处的年代更早,因此柏拉图具有一定的先天优势,当然这并是抹杀柏拉图的哲学成就,也不是偏向号称“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的”亚里士多德。或许,一句话可以彰显柏拉图在西方人心底的地位吧:柏拉图之后的哲学受其影响是空前的,不是支持柏拉图,就是反对柏拉图。通过阅读,我对这位空前的哲学家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让我浅谈一下柏拉图的身后事吧!
要理解柏拉图的学说,必须对他生活过时代,以及他的生平出身早有一定的了解。柏拉图出生于公元前498年,也就是波罗奔尼撒战争的最初的年代,这时雅典的民主制已经开始走向衰颓,这对柏拉图的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柏拉图出身于一个优裕的贵族家庭,他的社会地位无疑对他的思想形成也施加了重要的影响。当然,苏格拉底被审判时,他也在场,并被苏格拉底委托为他的保人之一。苏格拉底被鸩死是柏拉图人生的转折点,他把这一切归咎于没落的民主制,也是他“哲学王”思想形成的契机。柏拉图之后,广泛的游历,获得了自身思想的来源。柏拉图的哲学中东西莫过于这些:一、他的乌托邦,即“哲学王”思想;二、他的理念论,这是极其重要的,这是要解决迄今仍未解决的共相问题的开山尝试;三、他的宇宙起源论,类似于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主张;四、把知识看成是回忆而不是知觉的那种知识观。
柏拉图的乌托邦包括一理想国的组织,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或者统治者必须具有哲学素养,这也就解答了为何柏拉图会在叙拉古宣扬他的学说并着手培育他心目中的哲学王(小迪奥尼修斯)。我们都知道柏拉图关于国家阶层划分,在这里不加赘述。柏拉图关于卫国者如何实现立法者的主张的观点有许多有趣的观点。下面引述一些观点:一、教育分为音乐和体育两部分。(音乐指文艺女神的领域里的一切事物,而体育则是有关身体的训练与适应的一切事物。)可能施行的目的和和背景不同,但是这种教育观和今天智育与体育并重的教育观有一定程度上的相似。二、“青年人到达一定年龄之前,是不许看到丑恶与罪恶的,但是到了适当的时候必须让他们去见识种种诱惑,让他们看到恐怖的形象使他们不至于恐怖,也看看坏的享乐使之不至于诱惑他们的意志。”可能这种观点缺乏一定的标准和一定的行为机制,但是这种天真的观点我却有几分认同。我记得我小时候和同学有一次关于“开卷有益”还是“开卷无益”的辩论,我的观点是开卷有益,因为我想一本书哪怕是再差也会有一些思想或学说是值得汲取的,关键是人本身如何去采撷。但是,后来想想这一观点是需要划定一定的范围的,比如孩子们在一定时候是非判断能力是缺失的,他们很难获得所谓有益的东西。三、“卫国者必须有一切的权力,惟有当别的阶级里面有人比某些卫国者和你有智慧时就会产生正义。”因此柏拉图提出公民的升级和降级,这种乌托邦的观点可贵的是,允许阶级之间的流动,以此保持整个社会的活力。联想一下古中国科举制度,为士农工商等级分明的古中国带来的活力,似乎这两者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为何一个会成为乌托邦,另一种得到实现结出硕果?值得深思,此处不表。或许,民主制衰颓以及寡头政治的崛起以及外敌入侵让一系列的政治实验都失败了吧。提一下,柏拉图的国家学说深受斯巴达国家制度的影响,或许柏拉图的主张有些已经得到实践。
柏拉图的理念论深受巴门尼德学派和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及奥尔弗斯教派思想的影响。“巴门尼德的逻辑与毕达哥拉斯和奥尔教派的出世思想就产生了一种既可以满足理智又可以满足宗教情操的学说,结果便是一种非常有力的结合,以各种形态影响了黑格尔为止的许多大哲学家,包括黑格尔本人在内。”柏拉图引出了关于共相的学说,这是难能可贵的。“柏拉图的理念论学说包含着许多明显的错误,但是尽管有着这些错误,他却标志着哲学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进步,因为它是强调工共相这一问题的最早的理论,此后,共相问题便以各种形式一直流传到今天。”这是罗素的评价,我想也是中肯的。“赞扬柏拉图——但不是理解柏拉图——总归是正确的。这是伟大人物们的共同命运。但我的目标刚好相反,我致力于理解他,对于他却缺少敬意。”我赞同罗素的观点,或许,我们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采取这样的态度,因为“任何假说不论是是多么荒谬,但是假如他能使发现者以一种新的方式去思考事物的话,但是它幸运地已经尽了这种责任之后,它就很容易成为继续向前的一种障碍了。”
对于,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我不想去妄加评论了,因为我的水平可能是非常不够的。柏拉图的宇宙生存论,来自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世界由数和形组成,我对数学有天然的恐惧感,也怕得出错误的结论。推荐,阅读罗素西方哲学史p90——p94。
柏拉图的不朽论在《斐多篇》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柏拉图继承他的老师关于灵魂不朽的观点:万物都具有对立面,万物都是他们的对立面产生的。“既然生和死是对立面,所以生和死的每一个必将产生另一个。由此可知,死者的灵魂是在某个地方存在着的,并且会按适当的顺序再回到地上来。就如同圣保罗所说:种子若不死去就不能新生。”另一个证明灵魂不灭的观点是:一切知识都是回忆,所以灵魂必定是在生前就存在的。说实话,我不理解这句话,好像柏拉图认为灵魂高于本质,于是产生了柏拉图的苦行主义。“哲学家不是应该完全禁绝日常的快乐,只是说哲学家不应该成为他的奴隶”,“当心灵沉潜与其自身之中而不为声色苦乐所扰挠的时候,当她摒弃肉体而向往着真有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柏拉图,认为肉体具有双重的罪恶,它既是一种歪曲的媒介,使我们好像是一层镜子那样的看的模糊不清,同时它又是人欲的根源,扰得我们不能追求知识并看不到真理。所以柏拉图将理智世界与感觉世界划分出来,排斥了以科学的观察与实验作为获得知识的方法。但柏拉图所提出的方法,只可能追求两种精神的活动,即数学和神秘主义的洞见。柏拉图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配称为知识的东西是从感官得来的。这是明显的与科学精神相违背的,不利于科学的发展。详情参见西方哲学史(罗素)p94—p1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