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源染色体

 昵称49574635 2017-11-17

概述

减数分裂由 紧密连接的两次分裂构成。通常 减数分裂I分离的是同源 染色体,所以称为异型分裂(heterotypic division)或减数分裂(reductional division)。减数分裂II分离的是姊妹染色体,类似于有丝分裂,所以称为同型分裂(homotypic division)或 均等分裂(equational division)。和有丝分裂一样为了描述方便将减数分裂分为几个期和亚期。

分裂间期

有丝分裂细胞在进入 减数分裂之前要经过一个较长的间期,称 前减数 分裂间期(premeiotic interphase)或前减数分裂期(premeiosis)。

前减数分裂期也可分为G1期、S期和G2期,在G1期和S期把麝香百合的花粉每细胞在 体外培养,则发现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将G2晚期的细胞在体外培养则向减数分裂进行,说明G2期是有丝分裂向减数分裂转化的关键时期。

和有丝分裂不同的是,DNA不仅在S期合成,而且也在前期合成一小部分。D. E. Wimber和W. Prensky(1963)认为合线期-粗线期合成大约2%的DNA。Y. Hotta等人(1966)在百合属(Lilium)和延龄草属(Trillium)中发现,粗线期合成大约0.3%的DNA。称为合线期DNA(zyg-DNA)或粗线期DNA(P-DNA)。这些DNA的合成可能与联会复合体的形成有关。

分裂期

一、 减数分裂I

1.前期I

减数分裂的特殊过程主要发生在前期I,通常人为划分为5个时期:① 细线期(leptotene)、②合线期(zygotene)、③ 粗线期(pachytene)、④ 双线期(diplotene)、⑤ 终变期(diakinesis)。必须注意的是这5个阶段本身是连续的,它们之间并没有截然的界限。

1)细线期:

染色体呈细线状,具有念珠状的 染色粒。持续时间最长,占减数分裂周期的40%。细线期虽然染色体已经复制,但光镜下分辨不出两条染色单体。由于染色体细线交织在一起,偏向核的一方,所以又称为凝线期(synizesis),在有些物种中表现为染色体细线一端在核膜的一侧集中,另一端放射状伸出,形似花束,称为花束期(bouquet stage)。

2)合线期:持续时间较长,占 减数分裂周期的20%。亦称 偶线期,是 同源染色体配对的时期,这种配对称为 联会(synapsis)。这一时期同源 染色体间形成 联会复合体(synaptonemal complex,SC)。在光镜下可以看到两条结合在一起的染色体,称为二价体(bivalent)。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经过复制,含四个 染色单体,所以又称为四分体(tetrad)。

3) 粗线期:持续时间长达数天,此时染色体变短,结合紧密,在光镜下只在局部可以区分同源染色体,这一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换的时期。在果蝇粗线期SC上具有与SC宽度相近的电子致密球状小体,称为重组节,与DNA的重组有关。

4) 双线期: 联会的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开始分离,但在交叉点(chiasma)上还保持着联系。双线期染色体进一步缩短,在电镜下已看不到 联会复合体。

交叉的数目和位置在每个 二价体上并非是固定的,而随着时间推移,向端部移动,这种移动现象称为端化(terminalization),端化过程一直进行到中期。

植物细胞双线期一般较短,但在许多动物中双线期停留的时间非常长,人的卵母细胞在五个月胎儿中已达双线期,而一直到排卵都停在双线期,排卵年龄大约在12-50岁之间。成熟的卵细胞直到受精后,才迅速完成两次分裂,形成单倍体的卵核。

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以及无脊椎动物的昆虫中, 双线期的二价体解螺旋而形成灯刷染色体,这一时期是卵黄积累的时期。

5) 终变期: 二价体显著变短,并向核周边移动,在核内均匀散开。所以是观察 染色体的良好时期。

由于 交叉端化过程的进一步发展,故交叉数目减少,通常只有一至二个交叉。终变期二价体的形状表现出多样性,如V形、O形等。

核仁此时开始消失,核被膜崩解,但有的植物,如玉米,在终变期核仁仍然很显著。

2.中期I

核仁消失,核被膜崩解,标志进入中期I,中期I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排列在 赤道面上。每个二价体有4个着丝粒、姊妹染色单体的着丝粒定向于纺锤体的同一极,故称联合定向(co-orientation)。

3.后期I

二价体中的两条同源 染色体分开,分别向两极移动。由于相互分离的是同源染色体,所以 染色体数目减半。但每个子细胞的DNA含量仍为2C。同源染色体随机分向 两极,使母本和父本染色体重所组合,产生基因组的变异。如人类染色体是23对, 染色体组合的方式有223个(不包括交换),因此除 同卵孪生外,几乎不可能得到遗传上等同的后代。

4.末期I

染色体到达两极后, 解旋为细丝状、核膜重建、 核仁形成,同时进行胞质分裂。

5.减数分裂间期

在 减数分裂I和II之间的 间期很短,不进行DNA的合成,有些生物没有间期,而由末期I直接转为前期II。

二、减数分裂II

可分为前、中、后、末四个四期,与 有丝分裂相似。

通过减数分裂一个精母细胞形成4个精子。

而一个卵母细胞形成一个卵子及2-3个极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