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月一送寒衣,亲人泪涟涟,亡人冬难眠,烧的是纸思的是情

 翱翔蓝天, 2017-11-17

十月一送寒衣,亲人泪涟涟,亡人冬难眠,烧的是纸思的是情

故事配图

“十月一,送寒衣”。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中国民间有在这天给故去的亲人“送寒衣”的习俗。人们或去坟地,或傍晚在家门外路边,烧掉用棉布和棉花作的“寒衣”,寄托对天堂亲人的思念。那么,在古代,这风俗始于何时?究竟谁给谁送寒衣呢?民间又是怎样传说的呢?

据说春秋时,齐国有个大夫叫杞梁,和莒国打仗阵亡了,尸体运回来时停在齐国都城外郊区,齐庄公派使者吊之,杞梁妻质问齐庄公道:“我丈夫若是无功于国,何必把他的遗体搬运回来?若是有功于国,就应该把他的遗体停留在故居。先人给他留的有故居,怎可把人停放在郊外?”齐庄公按照杞梁妻说的办了,并前去吊唁,成礼后离去。杞梁无子,其妻无所依靠,于是抚夫尸大哭,哭得齐国都城城墙都倒了好几截。

《孟子》一书记载孟子说:“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圣人能说,可见这杞梁妻哭夫是真的,至于城墙倒了,和哭没有必然联系,只能说是巧合。后来有人把这个事情串编成“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广为流传,使人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十月一送寒衣,亲人泪涟涟,亡人冬难眠,烧的是纸思的是情

故事配图

民间流传的故事说,有一孟姓人家院子种了一架葫芦,葫芦一条蔓爬到了邻居姜家院内,后来这条蔓上结了一个好看的葫芦,两家都争着要这个葫芦,经人调解,葫芦由两家平分,一家一半。谁知葫芦分开时,里面跳出一个眉清目秀的小姑娘,很是惹人喜爱。两家人商量给她起名字,起什么名字呢?孩子是两家的,就叫她孟姜女吧!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孟姜女长大成人,貌若天仙。苏州有个书生叫范喜良,人才出众,去京城游学,路过此地,与孟姜女偶然相遇,两人彼此产生爱慕之情,后经丫环说合,孟姜两家将范喜良招了上门女婿。从此两人恩恩爱爱,日子倒也过得甜蜜。

谁知好景不长,秦始皇修万里长城,到处乱抓民夫,范喜良也被官府征去。命令下来,范喜良只得与爱妻挥泪告别。春去冬来,转眼到了十月一,天气渐冷,孟姜女思念丈夫,想到他此时还穿着单衣,心里十分难过,于是就打定主意,这就去给他送寒衣。

十月一送寒衣,亲人泪涟涟,亡人冬难眠,烧的是纸思的是情

故事配图

孟姜女朝北走啊走啊,不知翻了多少座山,过了多少条河,终于来到了长城工地。一打听,丈夫是前几天才累死的,后来就被打到长城里去了。孟姜女听了,如同晴天一声霹雳,失声痛哭,哭得死去活来。第一天哭,长城上的砖块往下落。第二天哭,长城开始摇晃。第三天哭,天昏地暗,只听“轰隆”一声,八百里长城都倒了,里面露出范喜良的尸体……

后来,这孟姜女为丈夫送寒衣、哭长城的故事传开了,也就从那时起,人们纷纷效仿孟姜女,在十月初一这天,为故去的亲人“送寒衣”,此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本文作者刘世龙)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