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生课堂发言心理障碍的对策研究

 邹国忠123 2017-11-17

学生课堂发言心理障碍的对策研究

  笔者在笔者与同事交流,发现这种现象不单单存在于数学课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是普遍性存在的问题。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样的规律,举手发言的学生总是集中在一小部分同学之中,对于如何调动其他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教学经验出发,对学生课堂发言的心理障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一、课堂发言的重要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问答是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环节。通过质疑,让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引导学生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并通过回答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通过教师的点评调动学生的学生兴趣和学习信心。

  二、问题的提出

  为什么很多学生在课堂互动环节不积极发言?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教师教学风格、教学方式的适应性都是影响因素。除此之外,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原因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笔者重点从学生自身的心理障碍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羞涩心理、自卑心理、从众心理、依赖心理。

 通过学生访谈,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存在羞涩心理。这部分学生包括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也包括学习成绩差的同学,更集中于学生成绩中等的学生人群,特别是女同学。在这种羞涩心理的作用下,学生担心回答错了在师生面前出丑,担心回答对了同学议论其爱出风头。每个学生内心都有表现的欲望,都有成功的欲望。但是,一些学生因为自己的自卑心理,往往缺乏自信、在课堂发言上消极。这种自卑可能来自学习成绩、可能来自教师的过批评、可能来自家庭生活、可能来自周围同学的轻视嘲笑。这种自卑心理容易发生在学生稍差的同学人群中,尤其是农村家庭学生、留守家庭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在传统中庸之道思想的影响下,很多学生在课堂举手发言时会看周围同学的举动,愿意和大家采取一样的行为,也就是从众心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随大流。这部分学生缺乏勇气,不利于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成长。从众心理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中等、中上等学生人群中。学生在学习上的依赖心理比较普遍,他们在课堂上对知识的学习和思考依赖于老师的讲授和主动提问,依赖于倾听其他学生的提问和发言。这部分同学,在性格上趋于消极、等待,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对策建议

  通过笔者实践经验探索、对相关资料的查阅归纳,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课堂发言的心理障碍,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教师要为人师表,要在语言、道德、行为和知识上让学生信服、尊敬、崇拜,这样学生才能够喜欢教师,进而喜欢教师所教的课程,进而喜欢参与到教师所设计的课堂教学环节。这是教师人格魅力、吸引力的重要体现。 在课堂提问环节,对学生的发言回答进行及时的点评是教学活动中的必要环节。合理的点评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在教师的点评中,千万不要讽刺挖苦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自尊心较强,过批评可能会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点评时,要因人而异,对于羞涩、自卑、从众、依赖心理的学生要以鼓励为主,以批评指导为辅。现在的老师很少有家访、有找学生座谈的。笔者认为,针对一些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有必要进行一些家访,与家长交流沟通,让家长配合学校改进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学校也应该设置心理咨询师,除了面对学生心理问题提供咨询服务之外,还可以通过主动和问题学生沟通交流的方式,帮助这部分学生克服课堂发言心理障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使用探讨、议论、商量的语言来组织教学,并设置可满足不同学习层次学生参与的思考问题,留以足够的学生思考时间和反应时间,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发言。在提问时,还可以通过眼神、表情和肢体动作来鼓励一些同学主动举手发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例如:一个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交流,因而产生了较强的羞涩心理,在课堂上不积极发言。那么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经常主动提问,课外多安排其进行一些发言,帮助其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表扬肯定逐渐锻炼其勇气,长期积累可以帮助学生慢慢克服心理障碍。再如,一个学生从众心理较强,可以通过交流帮助其正确的认识自己,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自我改变计划,从而养成上课积极思考、善于发言的习惯。对于因为学习成绩不好造成的自卑心理,教师可以重点关注,提问从简单的问题开始,点评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逐渐恢复课堂发言的信心和兴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