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奥运难民代表团——民主自由与平等人权永存心间!

 黑猩猩表哥 2017-11-17


今年的奥运会,已让“里约大冒险”沦为一场被戏谑的笑柄。

开幕前,爆出政府高级官员从场馆建设中贪污资金,Zika病毒依然流窜让人惶惶不安。

比赛中,跳水池的污染暴露出巴西组委会的渎职,奥运村里遭遇小偷更让其安保管理屡遭诟病。

而针对中国代表团的种种黑幕和蓄意打压,更让每个中国人愤慨不平。

我国的优秀运动员们依然在山重水复的障碍中,以势如破竹的姿态,以横扫千军的实力,摘下一枚又一枚奖牌,狠狠打了躲藏于黑暗中的小人们,一掌又一掌响亮耳光!

▼▼▼

尽管这届奥运会,是如此的藏污纳垢,却不能遮掩淤泥中散发出唯一的,也是最独特的光芒——首次成立了难民代表团。

这十名成员组成的难民代表团,一位原籍埃塞俄比亚,两位原籍叙利亚,两位原籍刚果共和国,五位原籍南苏丹。


幸福的国家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国家却各有各的不同。

战争绵延,炮火轰鸣是普遍常态;内部根源却是贫穷、资源的饱和与匮乏、部落争斗和卷入强国之间政治博弈等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当这十人代表团走进马拉卡纳体育场时,联合国秘书长“扑克脸”潘基文露出满面笑容。

千万个不同肤色和发色的观众,一贯将视线聚焦在本国运动员身上之时,也在那一瞬间,向这支特殊的队伍投注了热切的目光,奉献了汹涌的欢呼。

我如听到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时一般泪目。

我深信,他们并非有选择地成为难民,只是不得已而为之。

谁也无立场去指责,无资格去批判!

这些难民运动员在逆境中的坚韧不屈,艰难地发起对自身的挑战,已足以让我们敬仰。

依然有不和谐的声音响起。


▼▼▼

这似乎在强调“遭强奸的姑娘是自己穿衣不整”的强盗逻辑,还进行道德绑架,把自己国家也架上了审判台。

这类人在自己安宁和平的环境下,去指责他人离开危险,保全自己,像是得了一种凉薄入骨的“道德病”。

高高在上的呼吁:“你们为何不能学学我们中国人,我们中国没有难民!我们中国人不会抛弃祖国!”

可我们国家,一样经历过数次战争和灾害,老百姓们一样水深火热地煎熬过。他们扒火车,制竹筏,靠徒步也要离开家乡,因为他们要活下去!

只是中国的土地足够宽广,总有个地方是和平的,可以让他们安安心心地等候重见天日的时机。

而这些小国难民,当家园被无尽的硝烟覆盖,当孱弱的孩子流离失所,当垂暮的老人掩面哭泣。

当子弹穿透了客厅的玻璃,当邻居在面前脑浆四溅。当身而为人,却连最基本的生存亦无法保障时,逃离地狱,寻求庇护是唯一出路。

你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战火中的妇女儿童才更需要关怀。可那些在难民营中,含辛茹苦将孩子拉扯成人的母亲,难道不比死守土地,被叛军羞辱奸杀的妇女更有尊严?

我可以想象说这话的人,当他亲身经历这些恐怖和痛苦时,当他被枪炮包围时,甚至不会有躲藏的勇气。

生命权是人权基本权利,每个人都有让自身不受伤害和杀害的权利,或得到保护以免遭伤害和杀害的权利。

欧洲的难民潮的确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但这十个走进奥运会场的难民运动员,一定值得赞美。

▼▼▼

今年18岁的游戏运动员——尤丝拉·马尔迪尼,原籍叙利亚。

乘小船逃往希腊时,因引擎突然故障,水淹进了船里。她和姐姐毫不犹豫跳进海里,两个少女纤弱的臂膀拉着小船,在暗潮四起的地中海游了三个多小时,让一船人获救。


36岁的马拉松运动员——约纳斯·金德,原籍埃塞俄比亚。

已经36岁的他一边在卢森堡开出租车谋生,一边坚持自己训练,最初甚至买不起一双像样的跑鞋。


24岁的男子柔道运动员布布勒·米森、28岁的女子柔道运动员约兰德·布卡萨·马碧卡——原籍都是刚果民主共和国,在儿童救助站长大。

2013年来巴西参加柔道世锦赛时,教练逃走并带走了他们的所有财物和证件,他们流落街头成为难民,在贫民窟艰难生存,后被公益组织资助才重新开始训练。纽兰德说:“柔道从来没有给我带来过金钱,但它给予我一颗坚强的心”


▼▼▼

他们每个人站在奥林匹克的赛场上,都背负了不为人知的血泪辛酸。

身后没有被追捧的光环和优越的待遇,甚至没有专业的系统训练条件。

即使获得奖牌,也是升奥林匹克会旗,奏奥林匹克会歌。自逃离祖国那一刻起,他们便成为没有国籍的边缘人,失去了代表国家出征的资格。

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说:“他们没有家、没有队伍、没有旗帜、没有国歌。我们会在奥运村给他们一个和其他运动员一样的家,这将是一个向全世界难民传递希望的讯息,让全世界都意识到难民问题。这也是一个向全世界人民发出的唤醒人性的声音,难民和我们普通人一样,都是社会的缩影……”

每个运动员的加入都要经过严格挑选。

1,联合国将通过联合国难民身份认证的运动员名单交与国际奥委会审核。

2,国际奥委会根据难民运动员是否达到奥运会参赛标准的竞技水平进行遴选。

3,再次对难民运动员的原国籍和个人状况进行复核。

4,确定成团。每位运动员可获得200万美元训练与参赛资金。

尽管资料只有短短四句话,背后的曲折想来却是罄竹难书,绝非某些键盘侠们所恶意揣测般,是利用特殊身份走捷径。

▼▼▼

去年十月,成立奥运难民代表团之事在联合国大会上第一次被提出来,今年六月,队伍才正式组成。

没有一个站在奥林匹克赛场上的运动员,不是依靠自己竭尽全力的拼搏,和永不服输的斗志才获得参与竞技的入场券,他们都值得喝彩和尊重。

我们的祖国已强大到让他国畏惧,不得不使出拙劣手段,企图阻止我们一如即往的扬眉吐气,却无法得逞,我们依然一路高歌。

身为中国人,我们是幸福的,但这些难民是悲哀的。

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同为地球人,有时却连最起码的尊严都被迫放弃。


到处避难,遭受强权政治、恐怖侵袭、霸权主义和资源强行的垄断,民不聊生,衣不蔽体,宛如置身炼狱。

我们同情,是出于人性的本能;我们赞美这些难民运动员,是对普世自由、平等人权的认同和向往。

▼▼▼

人权包括:平等权、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平等权是人权第一权利。与每个人的种族、宗教、性别、国度都无关。

《奥林匹克主义的原则》条款中有这样一段话:“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这段话被定义为现代奥林匹克精神。

奥运难民代表团的首次出现,为奥运精神的核心做了最好的注解。

尽管里约奥运会期间,炮火仍旧在叙利亚残酷地纷飞,世界和平的理想依然无法实现。


尽管这届奥运会的个别裁判,甚至某些项目裁判团都有被资本操纵和政治绑架的嫌疑。

尽管,这是一届被各国群众贻笑大方、公认漏洞百出的奥运会。

但抛开这些肮脏浮藻,依然有人性和人权的光辉在向世界彰显。

即使微不足道,却点燃你我心底永不熄灭的火苗!

我们终其一生,誓为普世的民主自由和平等人权而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