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博考研笔记 | ​公共考古学专题

 有个姑娘lmu338 2017-11-17

文博考研知识点整理小结

根据历年真题归纳所得

我们会不断完善

希望能对同学们的查漏补缺有所帮助

也欢迎大家补充,互帮互助~

今天带来的是公共考古学的相关内容

享用愉快~! o(*≧▽≦)ツ 


概述

公共考古学最初源于 1970 年代美国考古学家对保护考古遗存的承诺,继而在其他英语国家发展起来,它慢慢扩展其范围,涉及到考古学与当下社会关系的诸多方面


定义

主要研究考古与公众之间的关系与沟通、文化遗产保护、古为今用、考古发现对现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作用及影响等诸多方面。


方法

①教育方法:考古学家应试图让尽可能多的人像专业考古学家一样来看待过去和考古学家这个职业

②公众关系方法:要求考古学家应该努力改善考古学在公众中的形象,从而使考古学得到更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支持

③批判方法:关注对过去的特定解释应该服务于谁的利益,目的是要揭示和挑战维持特定考古时间和揭示的社会政治机制,该机制有助于社会权贵对社会被压制者的持续主宰

④多声部方法:考古学家应当邀请和鼓励,使得每个人能够自由地激发自己的热情和对考古学的基本兴趣


过程

公共考古学的实践过程就是调和分歧,实现资源与利益的相互转化和重新分配的过程,核心问题就是将考古资源按照不同维度的特点进行整合,区分出考古资料、历史文化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等研究对象,以满足不同主体对资源的需求。


主要展示形态

考古博物馆、遗址博物馆和考古遗址公园及考古发现类临展的展示等。


公共考古要注意三方面的倾向

首先,针对文史专业的考古活动较多,故应将受众范围扩大;其次,考古活动要避免运动式、突击式倾向,要成为日常式、连续式、自觉式的行动;第三,做公共考古不仅为招生需要,更是提高全民素质所需要的,一切有利于考古传播的方式都可以尝试


现存问题

①目前公共考古的内容相对单调且持续性差

②考古资源配置不合理,存在低效率的“锁定”状态

③考古学家、行政部门和民众等不同利益主体在博弈过程中都按照各自的利益需求,以自身效用最大化作为实践的最终取向,难以达到最终统一

④考古专业人员考虑到公共考古实践中投入产出问题,特别是缺少来自各方的有效支持,对于开展公共考古实践活动也缺乏动力。

⑤公共考古教育环节的缺失,是造成民众缺乏参与考古资源的管理和保护相关信息的储备。


解决措施

①公共考古应覆盖考古学的方方面面,如理论方法与技术、考古人物、遗迹遗物等。只有做到全方位,才能真正的长盛不衰。

②多向公众展示,多给公众参与的机会。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公众对学科的偏见,虽然面对公众但不能降低严谨性和科学性,不能让伪民科来非议学科文化。

③应该以科学化、专业化的精神准确、及时、有趣味、有知识点地向公众汇报和交流考古发现的历史,注意通俗性与专业性并重。

④面对出版业和新媒体,建议专业类期刊、专辑增加投入。

⑤博物馆是考古大众化的重要考古,好的视角,准确的阐释,将考古内容通俗化以及设计、推广的形式是办一个成功展览的必备条件。

⑥相关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

⑦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


意义

文物考古服务于大众的终极目标是服务于整个民族和社会,考古人拥有俯瞰整个历史文明进程的独特视角,掌握解释社会发展轨迹和人类文化流动的话语权。发现和利用考古资源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是满足单纯的公众兴趣,也不限于服务文物保护和经济开发,更是一种文化归属的自我确认和文化传承的责任担当,从而在更高高度和更深层面服务于整个社会,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影响力。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视角下的公共考古

公共考古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冷僻”的考古学家成为被粉丝热捧的文化名人,不是为了仅仅满足“古墓里是否有僵尸”之类的好奇,而是为了让公众了解考古学家用手铲辛苦发掘出的关于我们的祖先、我们的文明的知识,感受只有考古资料才能带来的对我们灿烂文明的真切体验和心灵震撼,激发出公众对文化遗产的自豪、自信和珍爱。这也应该是媒体传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传统媒体以各类文物出版社、期刊等为代表,近些年文物出版社在公共考古的传播与宣传上也做出了一些贡献,如《少儿考古入门》、《长江中游文明之旅》、考古相关音像制品等系列产品的出版。在未来方向上,不仅要加入新内容,还要增加新的传播载体,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传播方式逐渐多样化,数字出版方兴未艾,传统出版向数字化出版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

新媒体方面,以各类微信公众号(比如我们~)、网站(比如我们~)为代表,利用微信平台宣传或普及学科知识,目前尚处在起步阶段,想要借这一平台取得更大的收获,就要注重内容的原创性,文字语言的生动性,文图、语音、视频的相互结合以及美观的排版等多个方面。


公共考古在“一线”

①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敖汉旗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汇处,境内分布着被誉为“华夏第一村”的兴隆洼遗址和“旱作农业发源地”的兴隆沟遗址。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黍和粟碳化颗粒标本经鉴定后证明距今约8000年,被认为是目前人工栽培形态最早的谷物,此外,在敖汉旗境内发掘出的“小河西文化(距今8200年以远)”、“兴隆洼文化(距今约8200-7400年)”、“赵宝沟文化(距今约7200-6400年)”、红山文化(距今约6700-5000年)、“小河沿文化(距今约5000-4500年)”遗址地,都发现了与旱作农业相关的生产工具,有锄形器、铲形器、刀、磨盘、磨棒、斧形器等,见证了敖汉旗的农业起源和农业发展历程。作为典型的旱作农业区,敖汉旗杂粮生产是其优势产业,盛产谷子、糜黍、荞麦、高粱、杂豆等绿色杂粮,其中谷子是第一大杂粮作物。该地杂粮绝大部分种植在山地或沙地,自然条件较好,极少使用化肥农药,保证了杂粮生产的天然特性。

敖汉旗世界小米起源地这一考古发现为当地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经济效益,2012年9月敖汉旱作农业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正式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当地小米售价远高于普通小米,农民收益显著提高,由此可见考古学对当代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这是考古工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新增长点的又一例证。


②海龙囤公共考古实例

海龙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老城西北约28公里的龙岩山巅,又称海龙囤、龙岩囤、龙岩屯,是一处宋明时期的“土司”城堡遗址。其公共考古实践被誉为“公众考古的典范”从最初的编制方案,到学术讲座、现场体验、媒体互动宣传以及书籍出版。海龙囤的考古发掘开展了形式多样、历时长久的公众专古活动,并将非专业人士的普及性宣传与专业人士的提高性宣传(考古手记)完美结合,形成优势互补、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海龙囤考古的一大成功之处在于更全面地理解“公众”,从而在公众考古方面作了更深入、立体的拓展。行政部门方面,近年来永顺老司城、遵义海龙囤、咸丰唐崖土司城址的大量考古工作与“申遗”的刺激密不可分,因此得到了政府的有力支持,“土司考古”作为考古学新分支的崛起,便与这一背景息息相关。就民众而言,考古工作者将推广的范围延伸到了志愿者、当地村民、大中小学生、艺术家等群体,尤其是针对青少年的普及工作,有助于思想火种的再生发。由于海龙囤遗址与平播之战息息相关,故借助《明朝那些事儿》等畅销书所带来的明史热在全国范围内作更广泛的宣传。

除了受众的立体性,考古工作者的具体宣传手段也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如孙华、李飞等学者面向公众作了一系列义务讲演,再如《中国文化报》、《中国文物报》、《光明日报》等全国性的报刊以及贵州当地的媒体,对海龙囤的发掘工作进行了持续的报道与推介。公众也通过随笔、诗歌、绘画、摄影等不同形式进行反馈,不少人不辞艰辛寻访遗址。


思考

近年来大热的海昏侯墓也是成功的公共考古实例,同学们不妨可以关注或者总结一下,海昏侯墓是如何进行公共考古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