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涛:土耳其恰塔胡由克遗址考古记

 徒步者的收藏 2016-09-30

  

 

  一、遗址简介


  首先解释一下?atalh?yük这个名字,土耳其语中?atal 意为叉子,h?yük则为土丘,遗址的地形像是一座拥有两个不同高度山头的小山,矮些的山头附属于高些的山头,从而形成了一个叉形。照我的理解,h?yük类似于我们中文考古遗址常见的某某墩或者某某山,就是一个人为堆砌的土台子。在土耳其,以“h?yük”为后缀的遗址还有不少,地貌大都如此。该遗址中文音译有卡塔尔休玉、恰塔霍裕克,或恰塔胡由克等,土耳其国家旅游局官网的则译为加泰土丘。


  中文关于?atalh?yük遗址的文献有几处,科林·伦福儒等主编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实践》一书有专门的条目“解释考古学:?atalh?yük遗址”(第44-45页);陈星灿老师曾撰文《卡塔尔休玉考古的新进展——读伦福儒、巴恩<考古学>的一点感想》;发掘者Ian Hodder本人的演讲稿也刊于《南方文物》。想了解遗址详细情况的读者可去查阅,这里只择要交代下遗址概况。


  1958年,在土耳其工作的英国考古学家梅拉特(JamesMellaart)发现了?atalh?yük遗址,此后于20 世纪60年代组织多次发掘。随之,许多震惊世界的发现展示在世人面前:这是一处沿用了上千年的大型建筑群,先后有8000-10000人在此居住。房子鳞次栉比,但是没有我们通常理解的街道,人们通过梯子进入房子,并且在房顶上活动。房子里面有令人惊叹的壁画,壁画讲述了人们狩猎野生动物的情形,包括狮子、已灭绝的欧洲野牛、牡鹿、秃鹰以及男性阳物和居民狩猎场景。在建筑内部的墙壁上发现有动物头部装饰,野牛尤其常见;也有很多泥塑,其中最著名的是一个双手按着豹子的女性坐像(SeatedWoman of ?atalh?yük)。另外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居民死后就葬在居室内,在灶台和地板下常发现人类遗骨,埋葬前遗体会被放入篮子或卷在草席中,因此骸骨多呈扭曲状。


  在遗址上层,可以明确看出当地居民已发展出了农业技术,并懂得驯养牛羊。遗址发现贮存小麦和大麦的箱子,其他食物包括豌豆、杏仁等。与此同时狩猎仍然是食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在遗址中还发现了陶器、黑曜石工具以及燧石。


  以我参加发掘的F77为例,一个典型的房子是这样的:人们顺着梯子从房顶下去,梯子往往位于建筑物的一边(图2:A),旁边是灶(图2 :B);还有用于储藏食物的空间(图2:C),另外一个小空间里有用来加工食物的小盆。房子里有埋葬死人的平台(图2:D),位于房子的北部。有很多证据表明当时人们在房子里用舂、磨的方法来加工食物,每个房子都加工和储藏自己的食物的地方(图2:E)。有的还发现了制作石器和骨器的场所,也发现了人工制作的用于装饰的小珠子。发掘者推断,尽管房子之间存在某种程度的合作,但是总的来讲他们各自都很独立。(图1、图2)


图1、房屋复原图



图2、第77号房址


  由于卷入一桩文物走私案,梅拉特被迫终止在土耳其的工作,?atalh?yük遗址的发掘也随之停止,留下很多未解之谜。后来他在剑桥大学任教,在上课时讲到了这个震惊世界的重要发现。听课的学生中包括伊恩·霍德(Ian Hodder),他从此记下了这个遗址,并一直想着有朝一日能继续这项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初,他通过外交、文化等很多途径,多番努力,终于说服土耳其政府,争取到了继续发掘的机会。伊恩·霍德非常重视这个难得的机会,他制定了一个长达25年(1993-2018年)、雄心勃勃的综合研究计划。这样,尘封三十年的?atalh?yük遗址得以再次展现于世人面前。

    

  二、发掘与研究模式


  伊恩·霍德重新开始发掘,他希望在前人的基础上做出不同以往的一些工作,最主要实践的思想就是他所倡导的后过程考古学。

  

  他倡导用最新的田野考古技术来探究遗址的结构和建筑的功能,从而回答梅拉特未能解决的主要问题;倡导多学科深入合作的方式,希望真正做到不同学科之间研究的有机结合。他倡导多元的声音,认为不光考古学家、专业学者,其他人包括土著人甚至感兴趣的游客都可以提出各自的见解;他认为解释不是考古学家唯一可以得出结果的,大家都可以去参与。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他的具体实践:


  (一)队伍组成


  在中国,一个常见的考古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一家单位为主来发掘,而伊恩·霍德的这个发掘团队非常复杂,可以称作“多国联合部队”,最多的时候有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一百多个人同时在工作。以2011年为例,参加工作的有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利物浦大学)、美国的(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纽约大学布法罗分校、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波兰、土耳其当地等不同国家、不同学校的队伍。


  除了地区来源广泛,这个考古队的专业分工也非常细致,考古发掘人员当然很多,各个门类的研究人员也很多,包括陶器分析、石器分析、泥塑分析(这类器物在这里很多)、体质人类学、动物考古、植物考古、文物保护、数字三维分析等等。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多学科工作人员不是临时过来取完样就走,而是同考古工作人员一样,驻扎在这里,一面进行前面资料的分析处理,一面关注正在进行的发掘进展。每周都有半天互访时间,各个探方之间互相交流,多学科工作人员则到发掘现场了解情况,发现新情况新资料,也会结合自己专业的特点为发掘工作提出可行的建议,充实和完善自己的研究。


  (二)资料收集


  上面提到的多个发掘队伍,被分到不同的发掘区域开展自己的工作。面对不同的发掘对象,他们的工作方法也许有所不同,但最终收集资料则要按照遗址统一的规划和要求,在工作记录、遗物采集上,有一套比较完备的程序,包括表格、日记、绘图、视频等。收集资料、档案管理、遗物归档有专人验收管理。这就保证了整个遗址虽然工作延续时间很长、参加的单位和人员很多,但是资料不会乱。


  为了保证上述工作的实施,每次新人到来之际,都会有专人带你参观遗址,介绍情况,讲解工作规程,诸如发掘程序、记录方法、采集方法等等。除了正常发掘时间,每天还有专门的室内整理时间。在此期间,大家整理发掘收获,在内部局域网上传发掘日记、照片、各种记录,因为都是内部联网的,一旦发现错漏,大家会相互订正,不足之处在后面的工作中及时补缺。


  在整个遗址,同一个发掘单位里面,不同国家、不同身份、不同研究领域的人员经常会共同工作在现场。以下图为例来具体说明,在这个工作现场,三拨人分别来自不同的行当,自下而上来看,最边上的小姑娘(是个英国高中生,考上了大学的考古专业,来当发掘志愿者)和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在进行发掘记录;中间区域,因为隔墙处发现了一些木头和碳屑,文物保护专家在分析如何进行保护;最上面平台处刚刚发现了墓葬迹象,伯克利大学从事体质人类学工作的专家正在清理人骨。

 

图3、协作考古


  三、资料刊布


  每年的6月到9月,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就聚集到这里,便发掘,便进行资料整理和研究。因为有了前面每天坚持室内整理打下的良好基础,年度报告一般当年发掘完后不超过半年就会完成。年度报告偏档案性,此后每两三年则完成更大部头的系列专题研究报告。


  资料的开放也是这个遗址的一大特点。该研究项目有专门的网站:http://www./,任何人可以去访问,里面有很多栏目,包括最新消息,研究进展,数据库等。年度发掘报告、照片、探方记录均可在线阅览或下载,以便更多的感兴趣的专家或普通大众参与其中,发表见解。



项目网站

 

  除了专业的著作之外,各种媒体的报道也很多。报纸、期刊、电视都能见到这个史前遗址的踪影。参加发掘的研究者除了写专业文章,也会写面向大众的著作。著名的比如领队伊恩·霍德写的科普性著作《豹的传说:揭示加泰土丘的秘密》(Theleopard’stale. Revealing the mysteries of ?atalh?yük),看亚马逊网站上的读者评价,说明也挺受欢迎的。此外推荐大家看下《科学》杂志专栏记者MichaelBalter所写的一本报告文学《女神与公牛》(Goddessand the Bull: Catalhoyuk - an Archaeological Journey to the Dawn ofCivilization),作者到这个遗址蹲点一两年,下了不少功夫,采访了很多考古学家,内容包括发掘情况、发掘者的故事,难能可贵的是他把考古学的理论发展和简史等用一种浅显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本书现在甚至成为一些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参考书。最近还看到遗址的保卫人员也出了一本书《保卫加泰土丘》(ProtectingCatalhoyuk: Memoir of an Archaeological Site Guard),介绍自己和遗址、和考古学家之间的故事,也值得一读。三本书,三个不同身份的作者,讲述各自精彩的故事。


  四、项目运营模式

 

  套用中国的术语,这是一个主动性发掘项目。但是由于其研究队伍的超大体量,以及国际合作这一特性,经费来源也颇具特色。可以说,这处遗址的发掘是自筹经费。前期是申请科研经费为主,比如,伊恩·霍德本人申请自己所在单位的经费(英国剑桥大学和美国美国斯坦福大学)和欧盟的项目资助,其他国家团队也自带经费。后来随之队伍扩张发现根本不够用,同时一百多人在工作,仅吃住和日常维护就需要很大花费,于是有人就建议去找赞助。


  考古不像别的行业,没有产出,要想获得赞助谈何容易。在这方面,领队伊恩·霍德花了不少功夫,想了很多办法,尤其在初期运站阶段,不过终于找到了一些赞助商。如下图,这些赞助商看起来五花八门,例如波音公司,壳牌石油以及土耳其当地的一些银行和保险公司等。经费来源如图所示:有斯坦福大学,剑桥研究所、英国科学院、土耳其研究所、牛顿基金、波音公司、壳牌石油、自来水公司、当地银行、个人捐增等。经费的分配如图5,除了考古发掘和后期整理支出,还有一部分专门用于公共教育、年度基地房子维修、行政人员费用。经费来源多元化,值得我们借鉴。

 


图4



图5

 

  五、公众考古活动


  必须指出的是,好的公众考古活动是建立在科学、扎实的田野考古工作基础之上的,这个遗址就是这方面很好的例证。


  这个项目团队中有专门的人员负责公众考古活动的开展,公众考古活动设计社区互动、儿童教育等多个方面。从年度报告还能看到,工作人员每年都会结合参观人数、类型,活动设计等方面,认真分析,总结不足,为来年制定计划。


    (一)、社区互动


  公众考古工作人员在在公众项目方面很花心思,不仅与学校联系,跟社区、村子也会定期互动。会面向不同群众,组织不同类型的专题讲座。下图是针对附近村子妇女的讲座,讲考古学家挖出来的东西是什么样子,跟现在有什么联系等(图6)。此外,每年都有类似“狂欢节”这样的考古开放日。在这一天,考古基地院子里会招待来自附近村子里的男女老少吃饭,各研究室会向公众开放的各自的实验室,研究人员会指导小朋友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的最早的农作物颗粒(图7),让他们观摩发掘的陶器、石器等。当天会有很多当地群众的传统文艺表演,尤其是小孩们精彩的小话剧。到了最后,考古队员、当地群众则一起唱歌跳舞,热闹异常。



图6、面向社区的讲座


图7、实验室对外开放

 

    (二) .幼儿教育


  每年暑假,都会有来自中学、小学、国内、国外的学生们参观。考古研究基地有个小陈列馆,陈列着很多东西。工作人员会站在探方边上现场讲解发掘的什么东西,还有些为孩子们准备的互动活动,例如:提前做好遗址里发现的鹿等动物的浅浮雕让孩子们来涂色、模拟发掘探方让孩子们进行发掘,最后会发给孩子们一个证书,证书大致内容是:XX同学X年X月X日参加了X活动,下边是当地文化官员和考古领队的签字,孩子们都很喜欢。我想,这样几个小时身处现场、生动有趣的乡土教育,要远胜过课堂上枯燥的讲解,会给孩子们留下难忘的记忆,让他们深切感知自己祖先的光辉。



图8、公共考古教育团队现场讲解

 


图9、培训证书



少儿公众考古活动

 

  六、几点认识:


  结合前面所讲到的,我们可以看到,考古学研究的开展已经不单纯是一项学术工作,公众考古其实已经贯穿到考古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以本文讲到的项目为例,从一开始项目的启动,经费筹措,到多国联合发掘队伍的组成,考古学家都要面对不同的对象,处理不同的关系。即使研究本身,考古学家、来自历史、宗教、生态环境、政治、经济等等各方面的专家,不同团体、媒体、社区群众,都通过不同方式对这个遗址发表自己的见解。考古学不光输出考古新发现、新知识,也不断的吸纳外来的知识与见解,以完善自身的建构。只有如此,我们的考古学才会最终成为大众的考古学,成为人类共享知识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此基础上,我所理解的公众考古学,宽泛的讲,就是研究考古学与非考古学,考古学家与考古学家以外的人群之间的这种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所有的考古工作者本身都在做很多的公众考古工作,目前大量开展的考古科普或者考古大众化则仅仅是一部分。公众考古学要走的路还很长,让我们共同努力。


(本文电子版由作者提供 作者:王涛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   原文刊于《大众考古》2014年第9期 此处省去注释部分,查看全文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