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详情

 渐近故乡时 2017-11-17

基本资料

患者,男性,37岁

主因“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术后6年,发热5天”入院


现病史

6年前主动脉瓣二叶畸形及重度反流置换机械瓣,术后伤口液化坏死,外院治疗1月余,每年查UCG,坚持服华法林,监测INR1.5-2.5;

5天前受凉持续高热,伴乏力,有畏寒、寒战,Tmax40℃;

4天前右手中指突发肿痛;

3天前外院住院,血Rt示N%升高、PLT明显下降;PCT明显升高,心肌标志物(-)予抗生素治疗,【WBC 6.0-3.5G/L,N% 90.2-75.9%,PLT 54-18G/L;PCT:2.64ng/ml;cTnI(-)】;


既往史

高血压病10余年:既往最高150/110mmHg,我院除外继发性高血压,规律应用氨氯地平5mg,平素血压控制在120/80mmHg左右,近5天停用;

吸烟史10余年:平均每天5-10支左右,近3年戒烟;

近一月可疑感冒病史,否认近期拔牙及口腔科就诊病史,否认冶游史及药物滥用史;


入院查体

神智清,精神弱,T 39℃,R 26次/分,HR 92次/分,Bp 90-100/60-70mmHg;

右手中指掌面第一指间关节处见黑色点状坏死灶;

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肺部呼吸音清;

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可闻及机械瓣音、3/6级收缩期杂音,可及舒张期杂音;


入院与院前血常规+感染指标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4.12G/L,NE 74.5%↑, HGB 138.0 g/l,PLT 24.0G/L↓

肝肾功电解质:ALT 49U/L,AST 53U/L,CREA 92.7μmol/L,K 3.80mmol/L

血气分析:pH7.474,PCO2 31.1mmHg,PO2 101.8mmHg,SO2 98.3%

BNP:110.00pg/ml

心肌标志物:TNI 0.05ng/ml,MMB 0.5ng/ml

CRP:291.79mg/L↑

PCT:1.62ng/ml↑


心电图

入院心电图-第一份


入院心电图--房室分离?


回顾换瓣术前后ECG

2011换瓣术前

2011换瓣术后RBBB


入院前ECG

入院前两天

入院前一天:I°AVB+LBBB


入院ECG

入院当天:房室分离+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心电图变化

入院病情特征

急性高热,中毒症状

新发进展心脏传导系统受累

血小板明显减少

庐山真面目?


诊断思路(主要矛盾)





进一步方案

补充病史:否认近期口腔科就诊史,否认咽痛、关节痛、皮疹、口腔溃疡史,否认疫区旅游、接触史

补充查体:口腔粘膜未见溃疡,未见指甲下片状出血,未见典型Janeway损害,全身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及波动感

进一步检测:病毒学指标、血沉、ASO、血涂片ANA+dsDNA、类风湿因子、便培养、肥达反应

反复行UCG,明确人工心脏瓣膜情况

多次、不同部位,抽取血培养:应用抗生素前抽取;高热、畏寒、寒战时抽取;规范操作,避免污染

开始经验性使用抗生素治疗:万古霉素+亚胺培南

监测血常规(PLT)、CRP、PCT,关注BNP、心功能、心标:血小板过低(2万左右)减少华法林用量,监测PT+A


结果回报

ANA(-)、dsDNA(-)、抗JO-1(-)

柯萨奇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巨细胞病毒均(-)

肥达反应(-)

血涂片: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比例升高、易见巨大血小板

便常规+OB:正常

便培养:(-)


血常规及炎性指标


心肌标志物及BNP


ECG变化

入院当天:房室分离+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入院二天:I°AVB+偶有LBBB


UCG

入院三天UCG情况


.

UCG示赘生物

.

UCG示瓣周漏


血培养+药敏

▲发热3天(外院)

▲发热4天(外院)

▲发热5天(我院)


目前诊断

感染性心内膜炎

   人工心脏瓣膜相关(PVE)

   瓣周漏形成

病原菌

   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治疗调整

抗生素调整:亚胺培南+万古霉素--万古霉素+依替米星(6周)

支持治疗:营养心肌;免疫球蛋白;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血常规及炎性指标反应情况


抗生素调整与体温变化


肝肾功情况(抗生素副反应)


心脏传导系统变化

▲入院第3天: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VB);最长停搏时间3.58s;静脉泵入异丙肾

▲入院第5天: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VB);最长停搏时间6.28s;静脉泵入异丙肾


抗感染有效但AVB加重

原因:累及瓣环周围(解剖因素);主动脉瓣周形成局部脓腔1


治疗措施

临时起搏器植入?--加重感染扩散风险 1

药物保守?--传导系统受累进一步加重CVB,药物无法起效

参考其他两个病例:

--2011年Park MY等报道发热6天入院,住院第4天(发病第10天)出现CVB,临时起搏器植入术后立即手术

--2016年Hasebe H等报道发热5天出现CVB,未行临时起搏器植入,治疗第55天手术(主动脉瓣狭窄IE)


不装临时起搏器行不行?

/ 更新如下 /


.

(▲病例介绍下)

第6天AVB及心脏停搏持续进展

反复出现持续长间歇;同时出现晕厥;静脉泵入异丙肾无效;予临时起搏器植入


监测床旁UCG情况


思考-手术时机选择

早期手术:持续加重AVB,并出现长间歇伴晕厥;赘生物及瓣周漏--有加重趋势

晚期手术:充分抗感染;明确病原微生物,感染治疗有效


指南推荐-PVE合并CVB手术时机

ACC/AHA2014年心脏瓣膜病指南及2017年更新推荐早期外科治疗(在充足的抗感染治疗前)适用于:IE合并心脏传导阻滞、主动脉或瓣周脓肿及感染持续进展患者(I B);金葡菌、真菌性或其他耐药菌导致的左心IE(I B)


发病15天手术

术中见人工瓣膜赘生物及主动脉瓣周受累


术后情况

术后标本:细菌学培养(-)


术后UCG

主动脉瓣人工机械瓣置换术后;机械瓣功能正常;未见瓣周漏;双房增大


术后ECG:持续CVB

术后1周仍为CVB,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转当地医院继续治疗


术后随访

术后持续使用万古霉素至6周

监测无肝肾功能异常

至今未再出现发热、血小板下降

3日前于当地医院出院返家


病例总结

临床思维锤炼

抓主要矛盾、一元论解释

感染性心内膜炎,尤其主动脉瓣受累时,可累及心脏传导系统,为本病少见表现

PVE合并房室传导阻滞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早期手术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