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城里——烟台的城市发源地,抹不掉六百多年的老烟台“味道”

 玉人 2017-11-17

所城里位于烟台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街——南大街东段的南侧,是老烟台的标志之一提起所城,居住在烟台的人几乎都知道,这里是烟台城市最早的雏形,它记录着老烟台的发展与变迁。

所城建于明代,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为海防设奇山所,驻防军东通宁海卫,西由福中前所,以达登州卫,设墩台狼烟,俗呼之为烟台。烟台之得名,由此而始所建城池后俗称所城

所城街巷除东西大街稍宽,其余都很窄,最窄的地方能“夹死驴”,然而这里却是烟台街巷的源头,烟台的大马路、小胡同都是从这里延伸出来的。

寻找老烟台的记忆——欣悦2.jpg

(照片作者:欣悦)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设立“奇山守御千户所”,建文二年(公元1401年)所城建设竣工,奇山所成为山东北部沿海登州卫和威海卫之间最重要的海防守御门户之一,据明嘉靖《宁海州志》上卷,奇山所设正副千户、百户、吏目一人、镇抚一人、京操军春班二百一十七人,秋班二百八十一人,城内奇山仓设大使一人,攒典一人;城守军余一百一十三人,屯田军余六十六人、屯田六十七顷五十亩、屯粮八百一十石,演武场在所城西一里,墩堡七,分别为清泉现顶黄务西牟木作埠东熨斗(即烟台山烽火烟台)。据明代《筹海图编》“山东兵防官考”,还有捕倭军七十五人。根据张、刘二姓家谱可知,其守军大多来自北京

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年卫所裁撤,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设奇山社,奇山所城逐渐成为等千户、军户后裔的居住性聚落。随着人口的繁衍,至乾隆初年奇山所城内有过一次大规模的民房和宗祠庙宇建设活动所城东西南北城门外渐次成村,共有十三个之多,称为“十三村”。

鸟瞰所城里——刺儿头.jpg

《鸟瞰所成里》作者:刺儿头

清末烟台海上贸易的发展和近代城市开埠的影响,城墙上及城墙内外已遍布房屋成为城市居住街区,所城张、安、刘等家族主要以经商和出租经营房产为业

鸟瞰所城里——刺儿头2.jpg

《鸟瞰所成里》作者:刺儿头

1949年后城墙、城门楼、牌坊及部分庙宇祠堂等公共建筑渐次拆除,院落内部搭建渐多,上世纪90年代后人口增多外来人口的入住,奇山所城内的民居有一定程度的改造拆除和重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