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影响评价及保护措施

 GXF360 2017-11-18

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影响评价及保护措施

张 静,张大达,丁晓龙

(广州草木蕃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000)

摘 要:以潮汕环线高速公路项目一期工程穿越广东揭东桑浦山-双坑省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在道路选线论证、项目区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分析的基础上,对项目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与评价,提出了建设方案优化、生态环境保护及生态监测与管理等一系列保护与恢复措施,以期为广东省乃至全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生态环境影响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广东省;高速公路;自然保护区;潮汕环线

1 保护区及项目区概况

1.1 保护区概况

广东揭东桑浦山-双坑省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揭阳市境内,总面积6 809.1 hm2,包括桑浦山和双坑两大片区,两片之间距离约30 km,主要保护对象是水源涵养林、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桑浦山片位于空港区东南部,总面积4 015.2 hm2。双坑片位于揭东区北部,总面积2 793.9 hm2

1.2 项目概况

潮汕环线高速公路(含潮汕连接线)一期工程(以下简称:“项目区”)位于汕头市金平区、潮阳区、潮南区,及揭阳市空港区境内,项目路线全长50.9 km,由潮汕环线(主线)和连接线组成。研究首先对三条线路进行选线分析,论证线路A1从保护区北侧绕行、线路A2从保护区南侧绕行及K线。经过分析,K线路里程最短,走向最顺直,A1线较K线长21.2 km,A2线较K线长4.4 km,A1、A2线总体走向均绕行严重,合理性差,因此K线为最终的选线位置。经分析,因此,项目区涉及保护区路段为K线所示,里程600 m。

2 生态影响预测与评价

2.1 生态系统影响分析

工程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施工期,隧道建设过程中临时占地的影响。隧道穿越区涉及的生态系统主要为灌草丛生态系统。相对保护区而言,隧道穿越区影响的生态系统类型较少,且涉及面积较小,因此不会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2.2 植被及植物多样性影响分析

一期工程以全隧道形式穿越保护区,穿越路段长600 m,隧道口不在保护区范围内。不破坏地表植物植被,隧道埋深对上层植被影响较小;一期工程建设引发环境因子改变,但通过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可将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且是暂时的,随施工结束而得以消除。

2.3 动物多样性影响分析

在评价区域内调查到的陆生野生脊椎动物种类为43种,占保护区陆生野生脊椎动物总数(117种)的36.8%。对调查到的保护物种而言,穿越位置不是其中心分布区,调查过程中未发现其繁殖地,而且在此分布的数量极低,未超过种数数量的1.0%,受项目影响造成波动的幅度较小。

2.4 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影响预测

(1)水源涵养林。保护区桑浦山片区的水源涵养林主要为分布在南陇水库、伯公陵水库、小寮水库等周边的阔叶林。评价区域分布的水源涵养林就保护区而言数量较少;拟建隧道路线上方植被主要为灌草丛,水源涵养林并未处于隧道穿越区内;施工期间产生的噪声、大气污染、水污染及固体废弃物等环境因子改变会对水源涵养林造成一定的影响,但通过设置声屏障、种植绿化带等措施,可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且施工期间环境因子改变所产生的影响是暂时的,随着施工结束得以消除。

(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评价区域不是褐翅鸦鹃和蛇雕的中心分布区,区内无繁殖地,在此分布的数量较少,且其具有较强的移动能力。因此项目建设引起种群数量波动的幅度较小,高速公路的施工和运营不会对这些物种产生严重影响,更不会引起这些物种的消失。

2.5 工程对保护区管理的影响

(1)对现有管护设施的影响。保护区内设有管理处-管理站保护管理体系,其中,桑浦山片设有一个管理处、两个管理站、三个哨卡。拟建隧道穿越保护区路段没有相关管护站点。拟建隧道在施工期和运营期给保护区管理带来不少管理隐患,如人为活动和火灾隐患的增加,为了适应新的人为活动监控和防火监测需要,并加强管护点的统筹管理,需在隧道穿越区域新设一个管护点,并布置摄像头,实施全天候24 h无线视频监控,实现“人防”向“技防”的突破。

(2)对当前管理制度的影响。在隧道穿越保护区路段未设立明显的标准化的界桩,隧道修建后,建议设立界碑、标桩、标牌,阐述工程信息,表达保护信息,起到提示警告的作用。

(3)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隧道建设对保护区的管理造成影响,保护区管理机构需要加强日常巡护和宣传教育方面的管理力度,同时开展生态监测。保护区管理机构与公路建设单位应签订正式生态补偿协议,并把补偿资金用于保护区管理、生态保护与恢复。保护区管理机构需要参与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及报批等。

3 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

3.1 建设方案优化措施

在项目方案实施阶段,需遵循以下原则:工程设计中,拟定以全隧方案通过保护区实验区;隧道开挖过程中,沿线设置地下水环境监测点位;禁止在保护区内设立生活区、石料堆放区、取弃土(渣)场等临时工程;易洒落散装物料在移动程中须采取防风遮盖措施,施工单位需对沿线施工便道和进出堆场的道路经常洒水;严禁将沥青、油料、化学品等建材堆放在水体附近,产生的污水需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尽量采用低噪音机械,施工期间安装隔音屏障进行降噪;施工期应尽量避开4~6月动物的繁殖期,限制车辆运行时速,以免惊扰动物;施工阶段须边施工边复绿;进行野生动植物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意识。

3.2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水泥、砂、石灰等易洒落散装物料的运输及使用需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经常对沿线施工便道和进出堆场的道路洒水;施工爆破时,加强保护措施减少扬尘对空气环境的影响;选择物理降尘法,以免化学降尘中化学物品对保护区环境产生影响;对空气污染要加强监测。

运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隧道口及公路两侧,尤其是敏感点附近多种植乔、灌木,严格执行车辆排放检验制度。在隧道口设置蓄水池,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清理疏导,在大雾、大雨等恶劣天气,禁止载有危险品或污染性化学品的车辆来往,同时对隧道内采取吸声处理。

3.3 植物植被及动物保护措施

植物植被保护措施。在项目施工期,需合理规划节约用地,严格控制洞口开挖作业面,避免超挖,避免隧道出渣顺坡而下破坏周围植被,加强施工人员的野生植物保护宣传和执法管理。在隧道口设置高效的防火林带和生物防护林带,设计为乔木、灌木、草本多层次的群落结构。

动物保护措施。在项目施工期,应尽量避开4~6月动物的繁殖期,若不可避免,如有发现动物的繁殖地必须及时采取保护措施,施工运输车辆应尽量低速行驶,禁止鸣笛,尽量避免22∶00~次日6∶00时施工,坚决不用超过国家标准的机械;机械施工时要采取加防震垫、隔音罩等措施,做好爆破方式、数量和时间的计划,尽量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影响。在项目运营期,临近保护区路段应适当控制车辆速度与鸣笛,设置防护网、边沟等,针对隧道口设置的防护林有较大孔隙的地方编织铁丝网,防止隧道周围保护区的动物穿进公路,在隧洞口上方栽培一些地带性带刺植物,形成生物阻隔带,阻隔带沿隧洞口呈“u”形设计,在隧道穿越区建立野生动物监测、保护的站点,同时积极宣传野生动物知识,提高人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3.4 生态监测与管理措施

施工期定期调查生态资源、环境、地下水位变动情况,分析项目对评价区域生态资源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运营期的生态环境监测,主要包括定位监测、物种监测、生态环境因子监测、运营期污染因子的监测4项。建议在项目所在位置专门建立一个保护监测点,为科学保护和管理提供可靠的依据。

3.5 生态恢复与补偿措施

生态恢复。制定生态恢复技术方案,在施工期和运营期进行分期动态监测,在项目临近保护区路段的路基两侧设置防火林带和生态防护林带,在隧道穿越区建立动植物监测体系及生态因子监测点。

生态补偿。根据征地有关规定计算补偿经费,包括防火林带经费、生态防护林带经费、监测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费、监测管理费四项。

4 结 语

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如下:一期工程以全隧道形式穿越广东揭东桑浦山-双坑省级自然保护区桑浦山片东南侧实验区,穿越路段长600 m,隧道口不在保护区范围内:北隧道口距保护区边界21 m,南隧道口距保护区边界178 m。项目建设不破坏保护区地表植物植被,不阻隔野生动物交流通道,不会对保护区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为确保将保护区生态功能质量受项目影响的程度降至最低,必须要对项目进行科学的组织和严格的管理,加强文明施工,工程建成后,应及时对公路段周边进行复绿还林工作;项目在施工和运营期间必需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并配合保护区做好相应的生态管护工作,规范施工人员在保护区内的活动;施工期和运营后产生的污水要做好导流、预处理、处理和排放,以降低风险的产生。相关部门还应当加大白色垃圾的清除与管理。

参考文献:

[1] 宋伟香. 高速公路建设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及对策[J].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5(6):58-61.

[2] 陈玲玲, 屈作新. 我国森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J]. 江苏农业科学, 2016,44(1):483-486.

[3] 刘洪, 鲁琛琛. 包茂高速公路对太安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J].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2012,(2).

收稿日期:2017-02-11

中图分类号:U418.9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3383(2017)07-0193-0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