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仪器分析(第2版)魏培海 ,曹国庆,第三章 习题答案

 山大之路 2017-11-18

第三章 习题答案

1. (4) 2. (1) 3. (4) 4. (1) 5. (1) 6. (3) 7. (3) 8. (1) 9. (2) 10. (4) 11. (3)

12. 自然宽度 多普勒变宽 压力变宽

13. 锐线 原子 背景 连续 原子

14. 干燥 灰化 原子化 净化

15. 答:当有一能量等于∆E e 的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含有基态原子的蒸汽时,基态原子就吸收该辐射的能量而跃迁到激发态,引起入射光强度的变化产生原子吸收光谱。

16. 答: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这时发射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即峰值吸收系数Kn 在此轮廓内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轮廓内。这样,求出一定的峰值吸收系数即可测出一定的原子浓度。

17. 答:(1)加入消电离剂(即比Ca 电离电位低的金属盐类例如KCl)

(2)加入释放剂 Sr 或La 等;加入保护剂如EDTA 、8-羟基喹啉等。

18. 答:因为火焰原子化器有下列缺点:(1)火焰原子化器雾化效率低(10%左右);(2)雾化的气溶胶被大量载气稀释;(3)基态原子蒸气在光程中滞留时间短。

石墨炉原子化器有下列优点:(1)不存在雾化与稀释问题;(2)基态原子蒸气在石墨炉中的滞留时间长,相对浓度大(原子化时停气)。

19. 答:锐线光源是发射线半宽度远小于吸收线半宽度的光源,如空心阴极灯。在使用锐线光源时,光源发射线半宽度很小,并且发射线与吸收线的中心频率一致。这时发射线的轮廓可看作一个很窄的矩形,即峰值吸收系数Kn 在此轮廓内不随频率而改变,吸收只限于发射线轮廓内。这样,求出一定的峰值吸收系数即可测出一定的原子浓度。

20. 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和一定的火焰宽度条件下,当采用锐线光源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待测元素浓度成正比关系,这就是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的依据。

常用两种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1)标准曲线法:该方法简便、快速,但仅适用于组成简单的试样。

(2)标准加入法:本方法适用于试样的确切组分未知的情况。不适合于曲线斜率过小的情况。

hc 6.63⨯10-34⨯3.00⨯108⨯109

==616nm 21. 解:λ=-19E 2.017⨯1.602⨯10

22. 解:未加标准液时 A x =0. 22

加标准液时 A x +s

由计算公式 C x =-11m l ⨯5. 00u g ⋅m L =0. 37=1. 00u g ⋅m -1L C s = 5. 0ml 0A x ⨯C s 0. 2⨯21. 0==1. 4ug 7mL / A x +s -A x 0. 37-0. 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