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即将消失的沙漠:用胶水黏合,成功向沙漠要回良田几十万亩

 昵称30604781 2017-11-18

沙漠的环境恶劣,如果不管理,任由其发展,它将不断恶化,将会对人类生存构成严重威胁。想要有足够的土地和水源,就只能绿化沙漠。中国在绿化沙漠这事上一直都在坚持,多年的坚持也有了成果。

乌兰布和沙漠坐落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境内,是我国著名的八大沙漠之一。南北最长170公里,东西最宽110公里,总面积约1万平方公里。

乌兰布和沙漠属中温带典型的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年平均降水量102.9毫米,最大年降水量150.3毫米,最小年水降水量公33.3毫米,年均气温7.8℃,绝对最高气温39℃,绝对最低气温-29.6℃,年均蒸发量2258.8毫米。

据乌海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近40年来,由于自然气候变暖和人为破坏的双重原因,乌兰布和沙漠东进南移的扩展速度非常惊人。据有关资料记载,上世纪60年代初,乌兰布和沙漠东部边缘距乌海尚有近30公里。而此后不到40年,乌达区已经有近1/3的土地被乌兰布和沙漠吞没。

沙漠的形成主要是因为缺水,而且沙子还不能保水保养料,即使下了一场大雨,水分还是很快就会蒸发,这导致了植物极难存活的原因。

解放后,这里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治理,在蹬口县二十里柳子至杭锦后旗太阳庙一线,营造一条宽300-400米,长175公里的防风固沙林带,林带两侧5公里为封沙育草区,控制了沙漠东移。

为了更好的绿化沙漠,研究团队一直在努力,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2013年易志坚团队研究出了一种植物性纤维黏合材料,通俗来讲就是研究出了一种植物“脱水”,和沙子加水搅拌后可以让沙子像土壤一样,可以进行自我修复。

使用了“胶水”的沙土水分下渗缓慢,基本具备了种植作物的条件。易志坚团队甚至还大胆的在沙漠里辟出3000亩试验田,来种植水稻,丰收证明了他们的成功,成了世界沙漠治理史上的奇迹。试验地里种植的格桑花还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吸引不少自驾游的游客。

如今国人已成功战胜大自然,把沙漠变成良田,乌兰布和沙漠内除种树种草外,还开辟出20余万亩耕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甜莱、葵花籽及各种瓜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