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管子茶馆114:道在屎尿

 博览众长123 2017-11-18

原创
 老徐 


学术是枯叶,思想如尘土,哲学是风,诗是雨,酿成茶,慢慢品,才能品出天地人间的味道。


《管子》就是一座中国古老的茶馆,里面坐着一位老者,是从2700年前穿越而来,现在他正在邀请人类历史上那些最伟大的思想者来喝茶聊天,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无是非


庄子和老子同属道家。在世界观方面,他们都以“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本源,他发展了老子的消极部分,由客观唯心主义变为主观唯心主义。


《庄子·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莫知其始,莫知其终。”


《庄子.知北游篇》有一个故事:东郭子问庄子:“所谓道在哪里?”庄子答:“无所不在。”问:“讲具体点行吗?”答:“在虫蚁。”问:“怎么在这样低下之处?”答:“在稗草。”问:“怎么更低下了?”答:“在砖瓦。”问:“怎么低下到这个地步?”答:“在屎尿。”东郭子没法问下去了。庄子说;“你没有问到‘道’的实质嘛。管市场的官问屠夫踩猪的哪个部位最易知肥瘦,回答是‘每下愈况’。猪脚难肥,这里肥了可知猪是肥的。你问‘道’在那里,它无所不在。”


庄子所说的“道”和老子有不同的地方。老子所说的“道”是客体的,世界的本质是虚无的“道”,由道产生万物,万物仍然是有秩序、规律的。从这点来说老子的哲学倾向于客观唯心主义。庄子则认为一切客观存在不过是梦幻,“道”即“我”,“我”即“道”,世界成为“我”的主观产物。《庄子·齐物沦》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而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物化”的意思是说物我界限消解,万物融化为一。这种“我”即“道”,就是庄子的主观唯心主义。


在庄子看来,只有道是绝对的,其他事物都是相对的。《庄子·秋水》借北海若回答河伯的话说:“以道理之,何贵何贱?”“万物一齐,孰短孰长?道无终始,物有生死,不恃其成,一虚一盈,不位乎其形。”“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以差观之,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知天地之为稊米也,知毫末之为丘山也,则差数睹矣。以功观之,因其所有而有之,则万物莫不有,因其所无而无之,则万物莫不无;知东西之相反而不可以相无,则功分定矣。以趣观之,因其所然而然之,则万物莫不然,因其所非而非之,则万物莫不非”。


《庄子·齐物论》又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于而彭祖为夭”。


事物既然都是绝对的相对,庄子认为就无所谓是非,只好“不谴是非”,而听其“两行”。他抹杀了一切事物的界限,就变成了认识论上的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


濠粱之辩是庄子典型的故事。庄子才华卓越,他唯一有名有姓的朋友是惠施。有一次,庄子和惠施在桥上游玩。庄子说:“小鱼悠闲地游出来,这是鱼的快乐啊!”惠施反诘道:“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庄子:“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晓得鱼的快乐。”惠施辩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以此类推,你也不是鱼,那么,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很明显的了。”庄子说:“请把话题从头说起吧。你说: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云云,这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是快乐的而故意问我。我现在告诉你,我是在河上面知道的。”


由于基本观点的差异,庄周与惠施经常互相辩驳。他总是站在自己的哲学立场上对惠施提出批评,而他最大的用意,则在于借批评对方来抒发己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