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翻看古籍,有幸看到书中居然有石斛之画像。这着实让小生激动一把。第一次见到古人记载石斛的真面目。 该书名为《本草图经》,由北宋苏颂等人编写,是一部承前启后的药物学巨著,是宋朝最完善最科学的医药书。可惜封建统治阶级对科技发明不予重视,令此巨著在苏颂身后亡帙不传。其内容只能散见于后代诸家本草。其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作了较多的保留和借鉴,但也未能窥其全貌。 书中记载: 【草部上品之上卷第四】 石斛 生六安山谷水旁石上,今荆、湖、川、广州郡及温、台州亦有之,以广南者为佳。多在山谷中。五月生苗,茎似竹节,节节间出碎叶;七月开花,十月结实;其根细长,黄色。七月、八月采茎。以桑灰汤沃之,色如金,阴干用。或云以酒洗,捋蒸,炙成,不用灰汤。其江南生者有二种∶一种似大麦,累累相连,头生一叶,名麦斛;一种大如雀髀,名雀髀斛,惟生石上者胜。亦有生栎木上者,名木斛,不堪用。 该书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并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并首次直观的描绘了两种石斛。 注:(以下乃小生对文中的见解,若有不对之处望指正) 1、可见当时在湖南、湖北、四川、广东、广西、温州、台州等地都有石斛,而且是广西那边的最好。 2、石斛的茎段像是竹节一样,每一节都有叶子,这个描述跟现在的铁皮石斛等石斛相似。 3、江南在宋朝时应指安徽江西一带,当地有两种石斛,一个叫麦斛,这个小生之前猜测是目前的铜皮石斛,还有一个叫名雀髀斛,这个小生觉得可能为鼓槌石斛。 4、长在石头上的石斛是比较好的,生长在栎木上的木斛不能用。这个木斛小生也猜测不出具体是什么,有很多石斛是生长在树木之上。 5、温州石斛小生认为就是目前的铁皮石斛,也就是雁荡山铁皮石斛。春州石斛是何物小生也不知,希望后期翻看古籍能解此疑惑。 今日就此,各位看官,以上全为小生猜测,若有不对之处,望指出,一同探索石斛之真;若有所收获,小生将窃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