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一曲《望江南》,从唐宋词曲中款款走出,琴笛合奏,轻歌曼舞,恍惚中,水于琴弦间漾起了涟漪,柳在笛声里化为飞鸿。江南丝竹,画舫听雨,草长莺飞,弱柳丛兰,让多少人魂牵梦萦。江南雨、江南月、江南岸、江南蝶、江南梦,总让多情的人染上思绪。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或许此一生,你只能于彼岸深深凝望。幻想着我是一个怎样的江南女子。于槛外恣意地绽放,然,终是与你无关,怎样的一种伤怀和牵念……我明了,心中许你的太多。然,皆在喉间跳跃,终,夭折于内衷,只不能言说罢。你可知:如若你流泪,润湿的是我的眼;如若你伤悲,苦痛的是我的心。人生多错迕,与君永相望……山高流水长,烟水两不忘……此曲你可曾听过?听了心可静? 当时只应掉头转,转得头来路遥远。何似仁王高阁上,倚栏闲唱望江南。琴音断,魂魄被弦牵。意似流云随水去,神如香雾与风缠。心被一筝穿,天籁寂,梦境到江南。三叶兰舟飘荡荡,几丝柳絮竖纤纤。 音乐赏析: 古曲《望江南》充满了浓郁的江南丝竹的风格。乐曲一开始是古筝的琶音、轮奏和模进,让人的的思绪不由自主的随着那泛着晨光行云流水般的琴声而看到了梦中的江南。幽幽的洞箫,更是全曲让人荡气回肠的地方,闻之仿佛置身草长莺飞,烟雨迷离的江南水乡,不由得为之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乐曲以潮水搬的琶音开篇,是钱塘的春潮么?抑或是平湖的秋波?分明听见了流水的声音,急切而清越,正如起伏的旋律,难以名状。洞箫随着流水的余音,以其浑厚的音域展示了一种向往的情感。苏东坡在《赤壁赋》中曾写洞箫之声为“如怨如慕”,然江南美景如诗如画,何怨之有? 在民族乐器中,若要单独演绎〈望江南》一曲,任何乐器都显得单调,正如在一片鲜红的花丛中看不见一片绿叶,未免使人遗憾。古筝在高八度的音域中,勾出一个个清脆的音符,以衬托的形式使乐曲显得十分和谐,颤音和泛音的使用是心的激动么?莫非是平静的心湖里飘落一片绿叶,泛起了涟绮? 在中国传统的古乐中,与西方的交响乐层次不同,她或许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成段落式,如《春江花月夜》中,依照主题分成了:江楼钟鼓、月上东山……等段落,又或者采用了回旋式演绎,就如《望江南》。她没有继续延伸旋律而是用古筝演绎同一曲式。古筝在江南丝竹中占了重要的位置,她音色悠美,对山水的演绎更是其他乐器难以比较的。 《望江南》一曲中,古筝的各种演奏技巧表现得十分出色,颤音的技法使整个乐曲动人心扉,象怀念江南的激动,也象江南美景未能尽收眼底的轻微的幽怨,泛音悠长空远,意味无穷。轮指更是诉说着江南一幅幅画卷和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把乐曲推向高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