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仰融简介&奇瑞又双叒叕被传收购

 LJ大道行思 2017-11-19

奇瑞又传出被收购的消息了!这次传闻是汽车界的传奇人物仰融要出手,正道集团或以120亿收购奇瑞汽车87.5%股份。

昨日,有媒体报道称,有业内人士爆料正道集团或将出资120亿元收购奇瑞汽车87.5%的股份,具体细节尚未可知。

这次连金额、占比都这么清楚,但是并不靠谱,非但奇瑞作为国企被整体收购的可能性并不大,而且奇瑞的估值显然没有这么低,奇瑞汽车之上还有奇瑞控股集团,2016年,奇瑞控股集团就实现营业收入超过千亿,正道要买下奇瑞近9成的股份,120亿后面还要加个0。

多次被传收购的奇瑞

这是奇瑞第三次传出被收购或出售的消息,第一次传闻奇瑞将整体打包卖给一家民企,第二次是近期传奇瑞将进行拆分,一分为四,五粮液、宝能、百度、兴业银行、格力董明珠都有参与进来,这次则是高调回归汽车市场的仰融和他创立的正道集团。

第一次收购传闻遭到奇瑞官方的辟谣,第二次的拆分出售消息,实际上可能是奇瑞未来进行分拆和资本运作的计划,这次的仰融正道,则可能是来搅局的。

迷雾重重的正道集团

仰融的名字曾经和华晨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流亡”海外多年后,2009年,也就是8年前,仰融发布将回国继续造车的宣告,并放出超过千亿的“831111”正道汽车计划:未来8年,实现产能300万辆,产值1万亿,税收1000亿,提供10万人就业,人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

但2010年内之后,正道集团忽然陷入沉寂,庞大的造车计划也没了消息。

然而,今年2月,正道再次高调宣布投资400亿在宁波造车,并与宁波奉化政府、北京威卡威、北京致云订立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各方出资金额达20亿元,进行钛酸锂电池的生产。

外界对于造车计划从一开始就被广泛质疑。评论界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仰融的造车计划不切实际,因为他更擅长“玩金融”。言外之意,仰融的项目是“纯忽悠”。

这一次,仰融的正道似乎开始要玩真的了,9月28日,京威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正道集团有限公司(香港)在大陆境内的全资子公司上海星控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签订投资协议,将在宁波市奉化区投资建设一个年产30万台的清洁能源整车生产基地,该项目规划总投资约170亿元。

从电池到整车企业全面布局,看起势头正盛,但是,正道和京威目前都还没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将面临无法销售的局面。

其实,正道集团早在2010年之后,就开始从事新能源相关的业务,最早是锂电子动力电池业务,但由于连年亏损,正道集团于2014年出售了该子公司。随后在2015年转做高科技电动汽车业务,但在业绩方面表现不佳,其在2017上半年营业收入只有424.60万港元。

汽车行业资深分析人士分析,正道集团能活到现在,靠的不是公司经营,几乎全仰仗于仰融的融资能力,十年来融资金额高达34.74亿港元。正道120亿收购奇瑞汽车87.5%股份,虽然这个消息来源未知,从仰融和正道集团过往看,这样高调的计划并不奇怪,但年年亏损的正道哪里来的巨额资金来源也是个谜。

奇瑞到底缺什么?

奇瑞的身份是一家国企,被收购会面临诸多问题,而且对于奇瑞而言,融资并不是问题,一旦成功上市,资金问题将迎刃而解,从五粮液、宝能、百度、兴业银行、格力董明珠多方参与角逐可以看出奇瑞在资本市场的受欢迎程度。

万一,奇瑞真的正道收购,对于正道集团而言,不仅解决了当下亟待解决的资质问题,而且摆脱了“忽悠造车”的标签,走上正规。

奇瑞到底缺什么?作为安徽当年的一号工程,奇瑞有着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强大的正向研发能力。但奇瑞近年的发展远落后于吉利、长城等企业,新能源的大潮的来临,这是是自主品牌的机遇,借助资本的力量,也是奇瑞一飞冲天的机会。

谁能入主奇瑞?仰融?董明珠?宝能姚振华?三者的可能性都不高。

文章来源:电动汽车在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