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起人工智能,我们更该担心的是什么

 寒树2018 2017-11-19

image.png

伴随着近年来“新经济”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人工智能”这个略有些生僻的概念正在走入我们的生活。最近上海的一则“首例智能取代人工劳动争议仲裁开庭”的新闻,让更多的人感到“人工智能”对自己的威胁。

新闻中的主人公王某是某知名百货公司的“数据分析师”,在该公司负责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十余年,并无失职或差错。可是,由于公司开始使用ERP企业资源规划管理软件,原本需要人工8个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这套软件10分钟就可以搞定。于是,王某的工作被认为不再具有必要性,他被解雇了。

不同于以往我们认为会在自动化、智能化大潮中受到冲击的简单劳动者、蓝领工人,王某原本的工作看起来相当有“技术含量”,本身似乎就是“高科技”的一部分,可他为什么会被更高的“科技”取代,丢了饭碗呢?推而广之,今天我们自己赖以自豪的“专业”的技能,是不是也会轻易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呢?这确实是一个令人有些细思极恐的问题。

自从人工智能的概念被科学家提出之初,人们对其发展就有两个持续的忧虑:

首先是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会超出人的掌控,使机器产生出自主的意识,进而伤害或者主导人类。因此,才会有了科幻小说家艾萨克·阿西莫夫设定的“机器人三定律”(第一条: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或因不作为(袖手旁观)使人类受到伤害;第二条:除非违背第一法则,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的命令;第三条:在不违背第一及第二法则下,机器人必须保护自己。)可即使如此,“机器人革命”的可怕前景依旧挥之不去,也才有了近年来霍金、盖茨、马斯克等名人公开表示对人工智能未来的担忧,呼吁对其进行限制。而在实际中,也确实发生过机器失控使人受到伤害的实例,似乎更增强了这种声音的力量。

其次,就是担心机器“智能”的发展会超越人类本身,从而取代人类的职能,导致大面积的失业和社会动荡。相比于第一条,这一条对普通人来说似乎更为真切,更为现实。在人类历史上,机器的发展已经数次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创造了一些就业岗位,同时摧毁了另一些工作岗位,从而改变了成千上万人的命运。对这一切,我们并不陌生。在德国,一名汽车行业的工人成本,平均不会超过每小时34欧元;而一个机器人的成本,却大致为每小时5欧元,这比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还要便宜。更不用说,这些机器人不会生病,不用怀孕,不会罢工,还不要求休年假。这就难怪我们在汽车等利润较高的行业看到机器人正在大规模取代以往很多被人完成的工作。

那么,这是否会变成一种趋势呢?不幸的是,很多专家认为答案是肯定的,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完善,其势必会达到甚至超过人类智能的水平,从而替代以往只能由人完成的工作。这也就是为什么此前不久,阿尔法狗(Alpha Go)战胜国际围棋冠军柯洁会引起那么多的关注的根本原因。人们在问,如果在围棋这一高度考验智力,被认为是“聪明者的游戏”的项目上机器都能胜过人,那人们还有什么优越于机器的地方?

到目前为止,我们可能可以自我安慰的一点是,人类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除了依赖于过往的经验之外,还会有“直觉”和“顿悟”等模式的存在,有着创造性提出方案的潜力,而机器在这一点上还暂时无法与人类媲美。所谓的“机器学习”目前还高度依赖以往的经验,正像阿尔法狗需要“背熟”成千上万的人类棋谱一样。对于本文一开始提到的王某,他的职位被取代,一个可能的原因也许是他的工作不具有很多的创造性,而大体上是基于数据基础上的简单分析,在这一领域,机器显然比人有着更大的优势。

在笔者所处的新闻行业,也时常会感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威胁,尤其是时下流行的“大数据新闻”、“机器人写稿”等新事物。不过这种替代目前还主要是发生在与数据关系比较密切的、量化度高的财经领域,至少笔者还很少听到有人用机器人来写评论的。这和当初“行为主义”风潮席卷美国社会科学界的情况有几分类似,最终人们发现,数据并不能告诉我们所有东西,“真正重要的情况都是不能量化的“。

但我们似乎也不能掉以轻心。毕竟人工智能始终是在发展的,目前不可能的事未必在未来就不可能,正如我们曾经也认为计算能力是人类所独有的能力,是人类的创造一样。而且,也有科学家在不断探索“机器具有创造力”的可能,也许有一天他们的工作会使机器越过那个“奇点”,具备了创造的能力。到时候,我们又何以自处呢?

不过,在笔者看来,相比于冷冰冰的机器,人类还至少有一种特殊的“独门秘技”,就是可称为”情感力“的能力。正是有了这种能力,人类才发展出了文学、艺术、哲学等人文科学门类,创造出了灿烂的人类文明。甚至包括管理科学,这一具有综合性的科学也是需要大量运用这种能力的典范,毕竟,我们无法想象由一台机器来管理有着七情六欲和各种想法的人类员工。

如此看来,相比于人工智能带来的威胁,我们更加需要警惕的是人类自身能力的退化,是我们没有充分发挥出自身在创造力和情感力方面相对于机器的优势,从而让自己的劳动止步于简单重复的工作,这样的人类,不被机器取代又能如何呢?(文/海外网 王少喆)

责编:王少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