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点儿英国历史》系列 第四篇:罗马人走了

 陆一2 2017-11-19
上次讲到入侵不列颠的罗马帝国反倒给这个地区带来了安定而繁荣的生活,一座座城镇建立起来,一条条笔直宽阔的道路修建起来,这样欣欣向荣的社会,最后还是只成为了历史。

  我们说过,大部分凯尔特人都是平和地接受罗马人入侵的,因为新的社会体制下,会带来远比凯尔特人混战时期多得多的利益和财富。然而,历史中总会有一些英雄人物,具有强烈的民族气概,不愿意自己和自己的族人被外族统治,所以要奋起抵抗。而在凯尔特人抵抗罗马人的侵略中,最著名的便是勇士女王布狄卡了。


  我们在第二篇介绍凯尔特人时,提到过在诺福克的小村Cockley Cley,建有一个迷你Iceni原始部落村,还会有演员扮成凯尔特人表演简短历史剧。为什么是这里呢?因为这附近就是布狄卡曾经的根据地。大约在公元60年,女王布狄卡率领自己的人民奋起反抗罗马人的侵略,不仅摧毁了罗马人的城镇科尔彻斯特,还一直打到了罗马人建立的港口Londinium-也就是今天的伦敦。


  (匹克特人)

  而更多更激烈的反抗在苏格兰,尤其以皮克特人的力量最大。虽然罗马人的职业军队对抗各部落的散乱抵抗依旧是轻而易举,公元80年左右大军也长驱直入到了苏格兰中部的泰河流域,并把苏格兰地区命名为加勒多尼亚(Calledonia),然而在如此偏远的地区进行长期占领,罗马帝国还是感到力不从心,尤其是“不合作”的加勒多尼亚各部落又经常进行各种反抗。于是在公元122年,在已经占领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几乎所有土地后,哈德良皇帝停止了征服这些北方的狂野部落,而是修建了一条长城来防范他们,这就是著名的哈德良长城。


  不太了解英国历史的朋友,看到这里可能会有些惊讶,原来英国也有长城?原来世界上的皇帝们拥有的技能都大同小异,大概真是一个天子培训班出来的吧。知道这条长城的,也可能会嗤之以鼻——这也叫长城?的确,跟我们的明代长城比起来,现在的哈德良长城遗迹逊毕了,因为,它就是一堵墙。

  然而在公元122年,修建这堵庞大的石头墙并非那么简单。它全长73英里,从东边的泰恩河口一直到西边的Solway湾;在每一个罗马里(约2.6公里)处,就有一个被小堡垒守护的入口,两个小堡垒之间设有两个观察塔楼;所有堡垒都有编号,开始于Wallsend的是0号堡垒,结束于Bowness-On-Solway的是80号堡垒。


  在这里插一句介绍,在英国著名的长途徒步路线中,84英里的哈德良长城之路(Hardrian’sWall Path),一直被徒步、骑行爱好者所青睐。它的起始点和终点为Wallsend和Bowness-On-Solway,和长城的距离为一步之遥。全线徒步下来,大约需要7天时间(一天12英里,这个任务不那么容易)。


  对罗马帝国感兴趣的朋友,请允许我推荐《哈德良回忆录》这本书。当然不是真的哈德良皇帝写的,作者是比利时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同赫尔克里·波洛一样,总是被很多人误以为是法国人)。她想像哈德良皇帝在临终前的最后日子里,回忆自己的一生,打算给自己的继承人马可·奥勒留写一封长信,写着写着就变成了一生的回忆录。


  这本书并非一个历史著作,它虚构并展示的,是一个拥有世界帝国野心的皇帝的视角和心理。

  在给不列颠岛带来稳定和财富的同时,罗马人还带来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基督教。公元四世纪,经君士坦丁大帝允许,基督教被传入英国,从而迅速传播开来。此时的罗马-不列颠文化在英国欣欣向荣着,然而,罗马帝国位于地中海的核心地区却已经走向衰落。


  (坎特伯雷大教堂,基督教在英国的第一个落脚点,建造于公元700年左右,在罗马古道的地基上,最开始是一座修道院。)

  历史的真相常常有些无情,罗马人并非是被不列颠的原住民凯尔特人赶出去的。事实上,是罗马人抛弃了不列颠尼亚这块殖民地,在公元410年,罗马政权被认为在英国正式终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