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通識與常識的分別

 择日南飞 2017-11-19
「通識被認為是小學常識科的延續。然而,在通識教育裡所提及的主題,普遍都比小學常識的更專門。」 

「常識 

香港小學常識科課程是香港小學教育的四大單元之一。一般來說,常識科在小學課程的比重佔15%時間。常識科一直都是香港小學教育中除中、英、數以外第四重要的科目。不過,數十年來這科目的轉變很大。 

由於常識科所涉獵的範圍非常之廣,它所需要的教學資源非常高;但另一方面,不少傳統的學校和教師仍然視這一科目為一「閒科」,拒絕對常識科投放資源,或讓常識科的老師進修,這些行為都大大窒礙了常識科的教學,影響學生的基本知識水準。 

通識 

通識教育有兩層意義:其一是指一種通材的教育;其二是指一種全人的教育。通識教育作為近代開始普及一門學科,其概念可追溯至古希臘時期的博雅教育意念。 

通識教育本身源於19世紀,當時有不少歐美學者有感於現代大學的學術分科太過專門、知識被嚴重割裂,於是創造出通識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能獨立思考、且對不同的學科有所認識,以至能將不同的知識融會貫通,最終目的是培養出完全、完整的人。自從20世紀,通識教育已廣泛成為歐美大學的必修科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