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腐代替肉类会不会导致贫血?

 hl1bwcdm 2017-11-19

第一件事:搞清楚我们吃豆腐和肉的核心需求。

我们人体的主要的营养素有七个: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水、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豆腐和肉里面主要是蛋白质。这也是我们的核心需求。所以从蛋白质的量的角度来讲,他两是可以进行替换的。

然后是蛋白质的质量,分为1、必须氨基酸含量多,比例好。2、必需氨基酸含量、比例不够好。

必须氨基酸是人体不能自己合成,必须依靠外来食物的摄入的氨基酸。而必须氨基酸在机体内又起到较重要的生理功能。比例好决定了蛋白质的利用率。利用率高则浪费率低。

大豆的蛋白质算是优质蛋白,肉类也是优质蛋白。但是肉类的质量比大豆的稍高。但是差别并不大,所以从蛋白质的质量来讲,也是可以进行替换的。

第二件事:搞清楚肉类和豆腐的区别

肉类(红瘦肉,此处不讲白色的肉,如鸡肉、鸭肉、鱼肉等)除了蛋白质,还有丰富的铁元素。能够预防缺铁性贫血的问题。

豆腐里面除了蛋白质,还含有较为丰富的钙(内酯豆腐、日本豆腐、卤水豆腐里面是没多少钙的,只有石膏点的豆腐钙含量高)。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豆腐并不能替代肉类的铁元素。所以如果长期用豆腐,不吃肉。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

第三件事:搞清楚肉类和豆腐相互替代之间的危害

肉类里面比豆腐里面的脂肪含量高很多。所以如果长期使用豆腐替代肉类,确实可以减少脂肪的摄入。但相应的增加了缺铁性贫血的发生风险。

第四件事:如果我确实想替代,怎么办?

如果确实想替代,那么一定要注意补充铁制剂。或者每周1-2次动物内脏,每次100g左右。

第五件事:除了豆腐,别的豆制品能不能替换?

刚才明确了豆腐和肉之间的替换,主要是蛋白质,所以蛋白质含量较高的豆制品可以。比如:豆干、豆皮等。但是豆浆是不可以的,因为豆浆的主要营养都在豆渣里面,豆浆液里面只有豆渣营养的1/9。

日本豆腐因为里面压根就没有大豆成分(是鸡蛋和面粉做出来的),所以是不能和豆腐进行类比的。

第六件事:哪些人不能进行长期替代,即使使用铁制剂也不建议

1、孕妇

2、小孩,尤其是发育期的小孩

3、便秘严重者(铁制剂增加便秘风险)

4、胃肠道脆弱者(铁制剂对胃肠道刺激较大)

5、体力劳动、每日消耗较大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