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2家沿街民居破墙开店全扫清

 万宝全书 2017-11-19


脏乱差扰民数十年

记者来到茅台路娄山关路路口。沿着人行道一路往西步行,天山二村小区南侧沿街面的人行道上,堆积着拆卸下的砖块和彩钢板,几名工人正忙着拆卸钢梁。窗户两侧被封上水泥,留下的数个孔洞十分明显。汽车配件、冒菜馆、文具店等各类“招牌”贴在门口,昔日店铺的影子依然可见。

图说:工人们正在拆除钢梁。 新民晚报见习记者 王凯摄(下同)

周边居民坦言,数十年前,这些“沿街店铺”就已存在。底楼居民利用“区位优势”,在原先朝南房间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卸了窗框,敲去墙头,装好钢梁,安上招牌,住房“摇身一变”,成了商铺。周边居民纷纷仿效,人行道很快成了一条“商业街”。

生意是做起来了,老百姓的日子却难捱了。卞先生住在一家餐饮店楼上,他诉苦不迭:“楼下的炒菜馆,开了十多年,油烟直排,窗户一年四季没法打开。”

人员进出“长驱直入”,混乱嘈杂,安全堪忧;餐饮油烟排放,呛人气味直钻窗户;肆意跨门营业,上街沿堆满货物和非机动车,行人“无路可走”……居民们一一细数居改非的“数宗罪”。

拆除恢复同步实施

在外围被拆、门头被封、窗户恢复的情况下,一些商铺仍然打出了“正常营业”的广告牌。对此,居民心存隐忧:“拆除了跨门、占道的部位,他们家里还开着店,怎么办?”长宁区城管执法局天山路中队副队长朱宏兵来到现场后表示,将会同相关部门,严查每户“店铺”的证照。“经过排摸、核对房屋图纸,发现天山二村南侧,业主擅自将居住房屋改变为从事经营行为的店铺,共有52家。”朱宏兵说,目前,已着手全面同步实施拆除和恢复工作,2天内完成。

天山路街道相关负责人透露,接下来,将实施街面环境治理,包括铲除台阶、立面修复、粉刷墙体、人行道板修复等。

图说:拆除了招牌,填补了门面。

违法店铺明年扫清

长宁区城管执法局局长竺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长宁区“老城厢”地区较为集中,区内沿街面居改非店铺近3500家。今年2月份开始,已启动三轮整治计划,目前,已完成两轮整治、2000余家居改非商铺被关。“明年6月底,全区‘居改非’商铺将被通通‘扫清’。”

老百姓担心,拆了店,上哪里吃早饭、买东西?为此,相关部门将在其他区域重新布局、规划开店,让百姓吃得安心、买得放心。对于群众最担忧的“回潮”问题,竺凯表示,不少街道正实施责任到人的“路长制”,城管部门也将加强网格巡查,杜绝违法店铺卷土重来。

新民晚报记者 徐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