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一、治小儿疳积的民间方法
- 1. 治小儿疳积的民间方法之二石疳积散
- 2. 治小儿疳积的民间方法之消疳散
- 3. 治小儿疳积的民间方法之蟑金散
- 4. 治小儿疳积的民间方法之白萝卜粥
- 5. 治小儿疳积的民间方法之山药米粥
- 二、治小儿疳积的按摩方法
- 三、小儿疳积的具体症状
治小儿疳积的民间方法1、治小儿疳积的民间方法之二石疳积散组成:石决明、瓦楞子、石燕各等份。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3克,用糖水调服,最好与鸡肝或猪肝适量同蒸服食。每日服1~2次。 功用:平肝,健脾,消积。 主治:疳积。忌食生冷、油腻和糯米等不易消化食物。 
2、治小儿疳积的民间方法之消疳散组成:荔枝核2.5克,鸡内金(焙干)30克,春砂仁6克。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加入饭焦粉(即锅巴研末),或再加点糖调味,混匀备用。日服2次,每次12~25克(剂量视患儿年龄大小酌定),开水送服。 功用:消食健脾,理气和胃。 主治:小儿疳积及蛔虫病。 3、治小儿疳积的民间方法之蟑金散组成:蟑螂3份,鸡内金2份,陈皮1份。 用法:上药共研极细末备用。每次5~10克(视患儿年龄大小与病情酌定),日服3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用:理气和胃,消食健脾,主治疳积。 4、治小儿疳积的民间方法之白萝卜粥
功能:调补脾胃,滋阴养液。 主治:小儿积食不消,吃饭不香,体重减轻,面黄肌瘦。 处方: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又叫谷子、粟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5、治小儿疳积的民间方法之山药米粥功能:开胸顺气,健胃。 主治:小儿消化不良,腹胀。 处方: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 制作: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服法:早、晚代粥食。经常食用。 治小儿疳积的按摩方法1、运大肠:大肠穴位于食指端桡侧边缘至虎口。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做直线推动按摩,每次推200次,每天1次,还可治疗腹泻。 2、推脾土:脾土穴位于拇指螺纹面。妈妈可用一根食指在此处推动按摩,每天1次,每次推200次,可治疗宝宝呕吐、腹胀。 3、揉板门:板门穴位于大鱼际隆起处,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揉此处,每天1次,每次揉50-100次,可治疗宝宝腹胀、食欲不振。 
4、推天河水:天河水穴位于前臂掌侧正中,自腕横纹中点至肘横纹中点成一直线,妈妈可用一根食指推动按摩此处,每天1次,每次100-200次,可治疗身热烦躁、便秘的宝宝。 5、捏脊4遍:双手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宝宝的皮肤,拇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自尾椎两旁双手交替向前推动到大椎两旁,即为捏脊一遍。如此反复4次,可治疗宝宝厌食、腹胀、腹泻。 小儿疳积的具体症状1、厌食:宝宝变得不爱吃饭,但不拒绝饮料,看到平时喜欢的饭菜都不愿意吃,让妈妈很着急。这是宝宝的饮食不规律不健康,从而引起的消化不良,厌食积食的情况。 2、面色黄萎:如果宝宝脸色看上去不是很好,不红润,头发偏黄又很干燥,没有光泽,精神状态不好,老揉肚子,这是就要考虑孩子是否患了疳积。 3、晚上睡觉易哭闹:如何判断宝宝患了疳积,还需看宝宝的睡眠情况。如果宝宝晚上睡觉睡得不踏实,老是容易惊醒哭闹,还有磨牙的习惯,头部和身体背部爱出汗的情况,没错,就是疳积了。 4、身高体重发育迟缓:妈妈们经常会给宝宝测量身高,体重,看看是否达到了标准。如果宝宝看上去身形消瘦,各方面发育指标相比上个月没有增长的话,妈妈们就要重视了,这有可能是“疳积”在作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