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2-0根本唯识学的唯识别说

 太阳当空照917 2017-11-20

在部派佛教的识境论中,能取、所取的二元模式是普遍得 到遵守的。到了大乘佛教中观派,虽然否定能所取的自性,但 在世俗谛意义上,强调能所取因缘而生,假名安立而有,即能 所取在相互对待的意义上还是成立的,没有完全否定,可称 能缘、所缘。根本唯识学则围绕心识探讨能所问题,认为离心 独立实存的能所取犹如龟毛兔角,根本无有。能所二取被彻底 遮除,则一切法皆无离识的实存性,唯依心识而安立。但是, 根本唯识学亦认为,虽然所显现的外境二取无,但似外境二 取的显现不能被否认。因此,于心识(或了别)仍可分解为能 所式的二分,建立类似能所的二分结构。世亲正是在保留能所 式二分结构的前提下,以识摄境,建立了根本唯识学的唯识别 说。
在前章已述,识在部派佛教中,有能取的实体性含义,但在 根本唯识学摒弃实体主义后,识即唯具功能性含义即识别义。识 的实体性含义的彻底清除是在唯了别说提出后,因此,当无著、 世亲在使用识的概念时,识完全是识别的含义了。这样,在本章 讨论的唯识说,自然就与唯识别说等义了。换言之,从弥勒的唯 心(识)说到世亲的唯识别说,经过了唯了别说对心识实体性的 清除,由此再回到唯识说时,即是唯识别说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