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经正解】“色不异空”命题的重要意义

 松间·清泉 2011-10-30

“色不异空”命题的重要意义

 

1、“色不异空的释义

这里的指的是色蕴”。它与受、行、合称为五蕴有广义,有狭义,这里是广义的,含义为一切有形质、能产生质碍的东西,即物体或身体。具体而言,包括地、水、火、风四大种,四大种的聚合物,十八界中的眼、耳、鼻、舌、身五根与色(视觉的对象,即狭义的色)、声、香、味、触的五境等。笼统而言,可理解为一切物质现象。

指空无或虚无的状态、特征、性质,在多数佛典中被译为空性。所以,色不异空的大致含义是一切物质现象与空无或虚无的状态没有区别

 

在通常的使用中,由于色不异空后连带着其余四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因而常被理解为一切法不异空观念的代表。

 

2、意义

色不异空这个命题对佛教般若-中观系统乃至整个佛教的思想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它说明了事物不是自因的存在,不是像西方哲学中所说的实体那样的东西,而是在关系和条件中产生的。这就否定了奥义书及印度六派哲学当中种种关于实体的说法——比如梵(Brahman)我(a-tman)论、极微论、二元二十五谛论、句义论、声常住论等。由于色不异空,因此,人们不应该把事物执著为自因的常住实体,即:想要把握事物的真相,想要求解脱,就应当去除法执、远离常见

  另一方面,它说明了(空性)不是离开具体事物的抽象存在。佛教所说的空性是指事物自性空的状态,只有具体事物才是,离开具体事物根本就找不到。这就否定了印度哲学中顺世论与怀疑论等学派以及佛教中方广道人断见。由于色不异空,因此,人们如果想把握事物的真相,想要求解脱,就不应该绝对地把自己与现实世界对立起来,引遁于山林、诸事不管,相反,应当深入世间,行菩萨道,帮助众生、利益大众,庄严国土、利乐有情,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在下化众生的过程之中上求佛道

以上两个方面,构成了佛教般若-中观哲学乃至整个大乘佛教哲学的基本点。

 

附录

 

附:大乘佛教中的两类对象、语境与其合法性

  --对象--语境--含义--性质

  有-自性有-胜义有-毕竟有-邪见(常见)

  |-缘起有-世俗有-相对有-正见

  空-自性空-胜义空-相对空-正见

-缘起空-世俗空-毕竟空-邪见(断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