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花蕊夫人的N种死法,每一种都令人不寒而栗

 漫步之心情 2017-11-20

花蕊夫人是一个很才气的女子,史书对她的记载极尽赞美之词,这却不是虚誉,我们仅从《全唐诗》所收录她写的《宫词》一百五十多首,便知并非浪得虚名。

蜀主孟昶很不幸,在投降赵宋,被封为秦国公七天后猝死,据说,他的死跟花蕊夫人有关。在古代,一个女子生而貌美,又才艺冠绝,那是很不幸的。男权主义盛行的社会,美貌而有才艺的女子能不沦为男人的玩物和交易几乎是不可能。花蕊夫人一生的悲喜就是因为她不但貌美,且才艺无双。花蕊夫人前半生在蜀国的生活可以用幸福和美满来形容。后半生的厄运自进入赵宋后庭始。

花蕊夫人的N种死法,每一种都令人不寒而栗

在蜀国,她跟孟昶可以说诗社天造地设的一对,孟昶此人,虽然和大多数贪玩的帝王一样,对于如何去治理一个国家,完全是外行。不过,他对生活的态度却是异常的热烈,知道如何使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完美和精致,好在他有这个条件。孟昶跟其他贪玩帝王不同之处在于,他具备有良好的文学素养和爱美的情趣。比如,流传至今的春联据说就出自他的始创,“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至今尤为众广泛运用。

苏东坡那首著名的《洞仙歌》词就来自于孟昶和花蕊夫人在蜀国后宫摩诃池上避暑的一段佳话。有年的夏天,两人在摩诃池避暑,孟昶为花蕊夫人写下了一首小词,其中两句说“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词写成后,在蜀国民间广为流传。后来,苏东坡见到此词,加之早前所闻民间传说,觉得孟昶的词有言犹未尽之感,挥笔写下了《洞仙歌》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满。绣帘开,一点明月窥人;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

起来携素手,庭户无声,时见疏星度河汉。试问夜如何?夜已三更,金波淡,玉绳低转。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

苏东坡在这首词的前面有一个序,说他七岁时,在家乡眉州遇见过一个九十多岁的朱姓老尼,向他讲述了孟昶和花蕊夫人在摩诃池避暑写词的经过。

“ 余七岁时见眉山老尼,姓朱,忘其名,年九十余,自言尝随其师入蜀主孟昶宫中。一日,大热,蜀主与花蕊夫人夜纳凉摩诃池上,作一词,朱具能记之。今四十年,朱已死久矣,人无知此词者,但记其首两句。暇日寻味,岂洞仙歌乎?乃为足之云。”

苏词一出,历代文人不但对孟昶花蕊夫人的精致优雅生活艳羡不已,更是对东坡的《洞仙歌》赞不绝口。

朱彝尊云:蜀主孟昶夜起避暑摩诃池上,作《玉楼春》云云。按苏子瞻《洞仙歌》本檃栝此词,未免反有点金之憾。

郑文焯云:坡老改添此词数字,诚觉气象万千,其声亦如空山鸣泉,琴筑并奏。

孟昶对于精致生活的态度,有时又不免带有几分的淘气。比如被后世的君主视作他奢靡生活象征的“七宝溺器”。他真有心情,能将一个撒尿的器物打造的如此高贵,这大概和《红楼梦》中贾政说贾宝玉的“精致的淘气”是一样的吧,不过这也正说明他是用心享受生活的。

所有这些,都令进入赵宋宫廷的花蕊夫人怀念不已,当在一次宴会中,赵匡胤要她写诗时,她便不假思索的写下了如下的诗句:

君王城上树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

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了深深的亡国之痛,也有对因自己美貌而背负的亡国祸水的谴责,骂尽天下男儿。好官你们做了,却要我一个弱女子来承担亡国的罪责,这不公平。然而,她终究逃脱不掉美貌和才华给她带来的厄运。自她踏入大宋版图的那刻起,就注定了的悲剧结局,孟昶的暴死不过是一个开端。

她先是被赵匡胤收纳到房帷之中,而此时,另外一个男人却在时时刻刻窥视着她,此人就是赵匡胤的弟弟、后来的太宗赵光义,花蕊夫人因他而死。

在史书中,并没有花蕊夫人何时何事而死的记录,所能见到的,只是野史笔记中的一些零星、被夸张了的说法,花蕊夫人的死,有多种版本。

花蕊夫人的N种死法,每一种都令人不寒而栗

花蕊夫人的第一种死法出自于北宋王巩《闻见近录》。说有天赵匡胤带着亲王和后宫女眷在后苑宴射,过程中,赵匡胤举杯劝赵光义酒。赵光义提出要花蕊夫人为其折一朵花方饮,却在花蕊夫人折花之际突然用弓箭当胸射杀了她。当然,射杀皇帝的女宠,后果会很严重,接下来赵光义对赵匡胤的说词又让人觉得,他射杀花蕊夫人,完全是为了大宋的江山社稷。“陛下方得天下,宜为社稷自重。”意思说“老大啊,您刚刚得到天下,要为咱老赵家的江山想,千万不能沉湎于女色啊。”言下之意就是,我帮你除掉这个祸根,完全是为了国家啊。

花蕊夫人的第二种死法来自北宋末年蔡條的《铁围山丛谈》,有点八卦。说赵光义也爱着花蕊夫人,又碍于老大,无法得到,只能毁掉。一次在后苑陪同赵匡胤射猎,赵光义“调弓矢,引满,政拟射走兽,忽回射花蕊夫人,一箭而死。”

这两则记录同来自于北宋人,似乎可以相信,但又有不能令人完全信服。我对王巩和蔡條的这个说法不赞同,在一个大家庭的聚会,宫廷游宴射猎中,赵光义似乎不可能当众做出如此残忍而血腥的事来。如果真的这样,赵匡胤会作何想,今天你能当众射杀花蕊夫人,明天会不会依葫芦画瓢,再射杀我呢?赵光义脑子也不坏,估计不会这样做。

花蕊夫人的第三种死法出自于一本叫《烬余录》的书。说赵光义借赵匡胤病重到宫中探望之机,调戏花蕊夫人被赵匡胤发觉,“遽以玉斧斫地。”后不久死亡。这个说法跟后世“烛影斧声”也有点相合。按此,则花蕊夫人至晚到赵光义当皇帝的时候还没有死去,而自太平兴国元年以后,就没有了花蕊夫人的记载。

花蕊夫人的第四种死法是民国时期影响颇大的《宋史通俗演义》,作者是蔡东藩。他说花蕊夫人因为赵匡胤移情别恋大将军宋渥之女失宠抑郁而死。如果这样,花蕊夫人之死就与赵光义毫无关系了,也洗刷了他戏嫂弑兄的罪名。

花蕊夫人的第五种死法同样来自于民国时期有个叫李逸候的演义作家。他在《宋宫十八朝演义》中说花蕊夫人是被宋皇后毒死的。

蔡东藩和李逸候都认为花蕊夫人的死跟皇后宋氏有关,真伪究竟如何,宫廷事密,没有确切的记载,后人也只能揣测了。不过这个宋皇后倒是真有其人,《宋史》中有传:

“孝章宋皇后,河南洛阳人,左卫上将军偓之长女也。母汉永宁公主。后幼时随母入见,周太祖赐冠帔。乾德五年,太祖召见,复赐冠帔。时偓任华州节度,后随母归镇。孝明后崩,复随母来贺长春节。开宝元年二月,遂纳入宫为皇后,年十七。性柔顺好礼,每帝视朝退,常具冠帔候接,佐御馔。太祖崩,号开宝皇后。”

无论花蕊夫人因何而死,她都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在女人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不管她们有多美貌和绝世的才华,终于都会像花儿一样凋零。

(关注文史广记,享受更多阅读)

花蕊夫人的N种死法,每一种都令人不寒而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