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揭秘|北宋丢失幽云十六州背后的真相

 半梦书斋 2017-11-20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了北宋。北宋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一个朝代,但是它的短板也非常明显,就是军事。北宋一直苦于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陷入了打得过追不上,打败了跑不掉的怪圈。这都因为北宋丢失了重要的产马地——幽云十六州。

揭秘|北宋丢失幽云十六州背后的真相

北宋君臣世代的梦想就是收回幽云十六州,所谓幽云十六州又称燕云十六州,主要范围包括今天的北京、天津全境,河北北部以及山西北部。这十六州分别是:幽(燕)、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

幽云十六州是北宋永远的痛,从宋太祖赵匡胤一直到靖康之耻北宋灭亡,始终没有被收回。其实更令人好奇的是,北宋到底是如何丢失的幽云十六州的?

北宋建国之初,赵匡胤并没有实际控制过幽云十六州,早在五代十国时期,契丹人便占领了这个地方,不,准确的讲是有人送给契丹人的。此人便是后晋皇帝石敬瑭,石敬瑭一生干过三件为人诟病的事,排第二的便是把幽云十六州送给辽国,而那件最为人诟病的事情,就是石敬瑭还认比他岁数小的辽太宗作义父。

揭秘|北宋丢失幽云十六州背后的真相

朋友你看到这里,不要着急骂石敬瑭是汉奸,因为他压根就不是汉人,他的祖先是从中亚沙陀国迁徙到太原来的,石敬瑭其实是沙陀人。石敬瑭当了后唐皇帝李嗣源的女婿,就是凭着这层关系,才建立的后晋政权。石敬瑭其实是位好皇帝,他在位时很爱惜百姓,在五代十国皇帝里论德行他排名靠前。而他把幽云十六州送给辽国也是有苦衷的,石敬瑭不是汉人,要他为汉人后世子孙考虑太多确实强人所难,幽云十六州在后唐时期发展滞后,经济方面比较落后,地理位置又紧靠着强大的辽国,军事压力非常大,税收贡献却很小。

想当年,石敬瑭还不是后晋皇帝的时候,李嗣源第三子李从珂即位当了后唐皇帝。因为石敬瑭在李从珂争夺皇位时没有帮他,李从珂即位后就着手迫害石敬瑭,石敬瑭就起兵自保,无奈实力不够,只能向契丹求助。石敬瑭答应事成之后把幽云十六州送给辽国,同时还认辽太宗为义父,辽国出兵帮石敬瑭灭了后唐,让石敬瑭做了后晋皇帝。自此幽云十六州开始被辽国控制,不过双方商定,辽国占有幽云十六州的前提是永不侵犯后晋,否则协定无效。

揭秘|北宋丢失幽云十六州背后的真相

契丹对中原土地是十分渴望的,在石重贵做后晋皇帝的时候,辽国公然撕毁协定,发兵侵犯后晋,自此契丹并没有了控制幽云十六州的依据,因为他们违反了当初与石敬瑭的协定,这样算来,辽国理应归还幽云十六州。但是契丹吃到嘴里的肉怎么可能会吐出来,转眼间北宋建立,辽国见赵匡胤势大,赶紧送上好马来巴结,希望赵匡胤放弃幽云十六州。

赵匡胤根本不买账,要回幽云十六州还会缺马吗?于是赵匡胤向辽国讨要,不给就开战,辽国一看那就打吧。此后北宋与辽国经常打仗,基本就是为了收复“失地”。北宋的祖训便是收回幽云十六州,与辽国打的最惨烈那几年,代表北宋与辽国打仗的杨家将男丁几乎全部战死。

揭秘|北宋丢失幽云十六州背后的真相

一转眼又到了宋真宗年间,此时北宋与辽国定下了“澶渊之盟”,换来了两国的和平,后世都说宋真宗是个爱民如子的明君。但是恰恰是这位明君,拱手把幽云十六州真正的送给了辽国,宋真宗在与辽国定下的“澶渊之盟”中明确写明:宋辽两国以白河沟为界互不侵犯。

揭秘|北宋丢失幽云十六州背后的真相

这就等于承认辽国合法占有幽云十六州,以后北宋再来抢幽云十六州的话就算是侵略了,这对于宋朝来说,简直是把念想都给断了。

真相便是:幽云十六州其实是后晋皇帝石敬瑭与宋真宗二人一起送给了辽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