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有位讲师在给学员讲课的时候讲到了把梳子卖给和尚这样一则案例,不幸的是刚好被路过的马云听到,最后直接被马云开除了。原因是“我们不去学骗人的东西”。但是在实际销售中,我们不需要这样的思维吗?只有初级业务员才卖产品本身,而真正的销售卖的是一种理念,一种思维模式。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案例。 第一个人:拿到梳子想了一下,和尚没有头发,要梳子干嘛,这个事太荒唐,直接找了一饭馆喝起闷酒。 第二个人:来到了一个寺庙,对和尚说买把梳子吧,和尚说,我没用。这个人接着说,你如果不买我就失业了,求求你发发慈悲吧!和尚最后买了一把。 第三个人:也来到了一个寺庙卖梳子,这个人动了一点心思,他对和尚说,大家来拜佛是不是要心存敬意,而大家远道而来风尘仆仆,蓬头垢面的如何对佛敬?和尚觉得有道理,于是买了10把梳子。 第四个人:同样遭到了拒绝,他直接开门见山的说,如果你备一些梳子作为礼物送给香客,又经济又实惠,香火肯定更加旺盛,和尚听了直接买了100把。 第五个人:对和尚说,大师你是得道高僧,书法又这么有造诣,你把你的字刻在梳子上,比如“平安梳”、“积善梳”等,是不是既弘扬了佛法,又弘扬了书法。和尚一听买了1000把。 第六个人:和和尚交谈一番后,和尚直接买了一万把梳子。他对和尚说,梳子是善男信女的必备之物,经常被女香客带是在身上,如果大师能为梳子开光,成为她们的护身符,既能积善行善、又能保佑平安,很多香客还能为 自己的亲朋好友请上一把,保佑平安,弘扬佛法,扬我寺院之名,岂不是天大善事?大师岂有不做之理?阿弥陀夫,善哉!善哉!大师双手合十,施主有这番美意,老衲岂能不从? 就这样,寺院买了一万把,取名“积善梳”、“平安梳”,由大师亲自为香客开光,竟十分兴隆。当然,开光所捐的善款也不菲啊! 第一个人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太厉害,用常理去考虑销售,是不适合做销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