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子兵法第一篇,我们能从中学到哪些经典智慧?

 鹰击长空186 2017-11-20

孙子第一章是《计篇》,又称《始计篇》,这个“计”不是阴谋诡计的计,而是计算的计,是计算双方实力来个战前比较,有把握赢才能打,不然就不要打——所以这篇讲的是“慎战”,慎战不等于非攻,就像是说吃鱼的时候要注意刺,而不是不要吃鱼。这两者有根本的区别。

孙子认为战争是谋利的手段,利益是目的,如果不能谋利不能胜敌,这手段就不要用;但如果能获利能取胜,那自然是可以用。

原文第一句为: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说了,战争是大事,关系生死存亡,一定要谨慎——没说不要打、不能打。

接下来就是五事七计: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这部分讲的是什么?讲的是实力计算和对比。实力分为“道天地将法”五个方面,对每个方面都打分,然后两相比较,谁最后总分多,谁的胜算就大。可见,实力对战争是有决定作用的,而不是某人所言“斗智不斗力”。实力为先,智谋在后,不要总想着耍小聪明就能过关,再高明的计策也得敌人中招,敌人若跟你一般聪明,你智占不了便宜,力有不逮就必为所擒。

接下来是: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这段讲的是用人,用人要用听话的人,要用能听懂自己战略构想的人。

接下来有说: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

这段讲的是造势的基本原理,因利制权,利用各种利害要素去造势。

然后才是诡道: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诡道也就是智谋,但智谋是排在五事七计之后,而非在前,其中深意大家要搞懂。

最后孙子总结了: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战前计算,必不可少,谁不做事先准备、计算,谁就赢不了战争。

通篇下来,我们能学到的精髓在于五事七计,而非诡道十二法。做任何一件大事,都必须下苦功,没有捷径可走。

孙子兵法第一篇,我们能从中学到哪些经典智慧?

孙子兵法第一篇,我们能从中学到哪些经典智慧?

孙子兵法第一篇,我们能从中学到哪些经典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