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胜白起的独门绝技,从援军到后勤算计分毫不差,无破绽方可常胜

 Confucius365 2017-11-20

题记:白起从来就不用身先士卒,也不用指挥士兵参与训练,训练有素本身就是一名职业士兵所该具有的技能,这些东西应该以规章制度定下来,给手下将士按规章制度办理就好,这是一支职业军队所该具有的基本素质。而统帅的职责在于调度,比如,军队的布防,后勤补给线的建立,征调役夫人员来为其输送补给。

将军,身先士卒,士气大振,歼敌无数,遂胜!这是所有的史学家对一名将军的评价。可是将军与统帅的区别到底是在哪呢?用最简单的数据来区别就是带领军队的数量,比如,统领十万大军的就是统帅,统领两三万军队的就是称为将军,对于古代的将军与统帅之间的区别是可以单纯的用这种方法来区别的。但是这又如何细话呢?

举个例子,比如孙武与吴起。吴起,善待士兵,亲士卒,厚士卒,士卒甘为其卖命,令行禁止,勤于训练;孙武的军队,赏罚分明,令行禁止,训练有素。因此,对士兵的督导训练,提升士兵的作战能力,这些是作为将军必须要做的事,也就是说,将军,只要管着战场之内的事,战场之外的事,无需操心。

白起则不然,从来就没有记载白起训练秦军的事,那是因为自商鞅以后,秦国本身就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训练方案,无需将领利用个人魅力去提升军队的战斗力。

据传,秦军野战,带干肉面饼作为干粮,干肉必须为牛肉,不可为羊肉,这一条便是来自于白起。这是白起作为秦军统帅的时候留下的一条不常规纪律,也就是说,白起,曾经插手后勤补给事务,禁止后勤部门给前线作战部队派发羊肉作为干粮。为何呢?因为羊肉香,一支军队的战备粮食非常的多,一支军队同时吃饭的时候,羊肉的香味会随着风吹到很远的地方,不利于军队的隐蔽性,容易被敌军的间谍所侦测到。可见,作为一名统帅,精确进行战前料算,不论敌我双方军事,政治,国家态势甚至第三方可能采取的应对手段等等皆有精确料算,这才是作为一名统帅应该做的事。

从古代开始,虽然名将贤臣很多,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统帅应该非白起莫属,这里的第一即包含着资历,白起的资历与战功在历史上也是有名的,而从开拓统军思想的先河上面,也是第一位的。这就是上一讲所提到的白起是第一个提出战争是国家综合实力的比拼这个概念的,比计谋,比外交,比战场杀敌。因此,作为一名统帅,如何将这个国家的战略力量整合到一起去才是重中之重。

为何我们可以简单的将统领两三万军队的称为将军,统领数十万军队的称为统帅。这便也很容易解释了,第一,一个国家的一个战略方向只会有一名统帅,而将军则可以有无数个。为何呢?统帅需要协调整支军队的战场调动,配合以及后勤补给,将军而不然,将军缺了啥,派个小兵往帅营里报告便可,统帅则需要对战争资源进行分配。比如,以一个一百万人口的国家为例,在古代一般是十比一的兵员比例可出兵十万,然后这支军队被派往边关打仗,则,这十万部队每天的吃喝消耗都得由国内的民众肩挑人扛送来的,这其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就很多的,因此,每一步都要经过精心的计算,比如,打仗时间超过一年的,则从国内征调的民夫就不能全部征走,要保留生产力,不然战争就无法持续超过两年时间,因此,耽误了农业生产,不仅仅是军粮供给不上,连百姓自己的吃饭都会成问题。比如,孙武就明确提出了,因粮于敌,意思就是,我只管打仗,其他的我管不了,就不管了。因此,孙武是一名纯粹的军事家,却不是一名统帅。因此,统帅是一件很复杂繁琐的事,这一切的一切,看着是在打仗,其实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在摔跤。

优己/著 收录 《纷争》

本文系 社科哲学家、童话作家优己 原创发表

学汉语读历史,交流儿童教学与教育请找 优己导师

微信搜索公众号:优己

战胜白起的独门绝技,从援军到后勤算计分毫不差,无破绽方可常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