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法融道长的一招,治疗脊柱疾病

 来开好运 2017-11-20

如果说中国人在这个世界上建立的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我会肯定的回答:

自己搞定。

没错。中国人的智慧的精髓,就在于教会你,啥事情都学会自己搞定。

周四,翻译协会多语种委员会举行年会,笔者是理事,自然要参加。

协会内有一位姓周老师,擅长意大利语,会唱意大利歌剧,军队出身。虽然已经是退休的年龄,每天还在坚持至少100个俯卧撑。

聊到颈椎问题,说道,现在很多30岁不到的年轻人,颈椎还不如50岁的中年人。对此我深有体会,笔者高中的同学,现今创业的、进国家尖端研究所的、当副教授的、写程序的……各种精英人才一大堆,但是一个比一个脖子差,据我所知的同学中,已经不止一个椎间盘突出,颈椎反曲消失、脊柱非正常弯曲、各种颈椎病——简单算一下发病率,没有90%,70%的同学还是有的。

学习好是有代价的。不是所有的学霸,都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笔者一直以来,学习太极拳学习的早,每次感觉不舒服,头疼脖子硬的时候,歇下手头的工作,然后每天打打拳,所以情况还好。然而,太极拳是一种非常花时间的事情,对于今天的创业青年而言,哪里有时间空出来学会?好学难练是太极拳的特点,如果连不到位还是不能起到效果。


恰巧,周老师和任法融道长颇有渊源。

任法融是谁?

就是他咯。我直接粘贴网络信息了:

任法融[1]  ,俗名任志刚,第七届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原籍甘肃天水市,生于公元1936年。家中世代务农,家境贫寒,幼年丧父,弟兄3人,任法融为最小者。其外祖父为清末秀才,颇精儒学,以教学为生,其母在外祖父教育影响下,亦通读儒家四书,并常阅读佛、道教经典书籍。在易学方面主要研读易经、阴阳系统论、人体生物节律学等。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人的道教,在养生方面确有专长。

于是,周老师现场示范了他从任法融道长那里学来的一个动作,这个动作是用来治疗脊柱疾病的,尤其是颈椎病:

就这一个动作,我们简单用手机录了两段。


好简单的动作。

然而,笔者想来喜欢分析内在的原理。不琢磨不要紧,一琢磨却惊叹不已:

因为,这个动作太科学了!


如果是长期伏案工作、程序员、电脑使用时间长……等这些人,使用这个动作,可以有效的进行改善,坚持3-6个月,早中晚各2分钟!只需要各2分钟!如果一次做三分钟已经是勤劳的人了!一次做这个动作要拍打200下左右。是可以达到治愈脊柱疾病的目的!


动作要求:

①屁股不许厥,不许扭,使用赵堡太极拳的高架子一般站位即可。如视频。

②上面的手拍打大椎穴,下面的手拍打伏兔穴(足阳明胃经)。拍打约同时,两手交替进行。


大椎穴 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若突起骨不太明显,让患者活动颈部,不动的骨节为第一胸椎,约与肩平齐。


伏兔穴位置属足阳明胃经。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骨外侧端的连线上,髌骨上缘上6寸。伏兔别名外丘、外勾,位于大腿前隆起的股直肌处,属足阳明胃经的经穴。


③身子不许摇晃,可以上下浮动。下面的手拍打伏兔穴的时候,被拍到的腿略伸直。


④拍打!!!记住,是拍打脊柱!!所以不要用拳头!!用手掌!!这么多感叹号,是真的遇到了自己锤子自己不心疼的人。


那么,这个动作的科学性在哪里?


一下分析,是留给喜欢刨根问题的人看的,如果你只是一名实用主义者,上面的视频和文字就足够了。无需继续读下去。如果你抱着刨根问底的心态,或比较怀疑,或者想探究为什么,那么很好,你具备了一名研究者的基础要求——怀疑与好奇心。如果是这样,这些文字适合你。


脊柱的生理形态

下图这些虚线,代表了神经的走向。这些神经延着虚线的路径管理身体。


那么,这些神经是从哪里来的呢?


从中枢神经来。简单的划分:我们的神经系统大体上可以分为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所有的周围神经来自于中枢神经。中枢神经就是脊柱里面保护的脊神经,以及上行到达头颅的大脑、小脑、脑干这些脑神经。


从脑,到达脊神经,到达身体各个部位。然后越来越多的分支,越来越复杂。


那么,作为中枢神经的关键,脊神经怎么从脊柱里面发展出来呢?

如下图,因为脊柱是一节一节的,所以每两个脊柱之间,都会有两个对称的洞洞在两边,神经就钻出来。下图中,黄颜色的就是神经。


同样的道理,管理胳膊的神经,就是这样从颈部的脊柱两边发展出来。下图中黄色的是神经组织。


这是一个通用的人体脊柱模型,我们可以看到一节一节的关系。每一对神经都从上下两个脊柱节之间发展出来。


而脊椎从上向下看,大致是下面这个图。椎孔就是中枢脊神经贯穿的地方,然后一对一对的从两边长出来。

正如上图,这是侧观面。



任何的脊柱疾病,都表现在:无法形成流畅的应力关系。比如下面这个图:

左边是健康脊柱的应力关系(包括颈椎),右边是不良习惯导致受损和病理性增生之后的应力关系。

而神经细胞的结构却如上图。如果我们把最上面的细胞核、胞体、树突构成的神经元比喻成座机电话,那么,轴突长长的那一根,就是接电话的那根线。


这根线很长很长,上面任何一点受损,都可以造成电话不通。


回到笔者之前强调的事实:

所有的周围神经都来自中枢神经。比如管理内脏的神经(心肝脾肺肾)、管理四肢运动的神经(肌肉运动)、管理大小便……所有的周围神经,都要回到脊柱内的脊神经,才能上到脑。


那么,脊神经对接从脊椎发出的那一对一对,就成为了最后关键的交通站。


就是红点位置,任何多余的挤压,都会造成其下所有神经分支管理的器官出现信号障碍和错误信号。


这个位置,中西医都在解剖上称之为:周围神经根,简称神经根。好似大树的根部,是基础。


可以说,保障每个椎体之间的挤压力大小,就能维持它们处于生理最佳的位置。


问题是,我们的习惯性动作,破坏了这个最佳位置,我们用习惯取代了原本应有的位置,比如低头玩手机,伏案,歪着腰学习……


也即是说——如果要康复我们的脊柱,首先我们要做到,解除不良习惯。


说的容易做的难。要打破之前形成的受力平衡关系,我们不可能看到自己脊柱之间每一条韧带和肌肉的运动。那么,此时,就需要使用一些几何原理,来做力学分析。


达芬奇这张图我已经多次饮用。肚脐和盆骨周围,是人体的重心所在,这一点东西方均有共识。中国人称之为丹田——丹田是区域,而非一个点。


然而,达芬奇这张图还可以说明一个物理现象:杠杆原理。

支点是三角形,手指是用力的点,手指和支点之间是距离。我们可以通过放大距离,从而节省手的力量,因为力矩(距离·力)恒等。


即所谓,假设我们的脊柱是那个无线靠近支点的区域,我们通过我们的手部的运动,好似一种杠杆,用并不很大的力量,就可以做到对脊柱做功。也就是之前视频那样。


所以,用手的运动,等于对脊柱通过两只手做对角线运动,从而调整中心。


那么,这种运动是作用于那一段脊柱椎体呢?


如果是直线运动轨迹,我们可以计算出具体哪一节,哪一段。但是,这个运动却恰巧是一种弧线叠加的圆周运动


如果我们把视频的动作从侧面去看,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轨迹:

练了之后你会发现,你的手臂正好画的轨迹是一个太极图的阴阳鱼。


姑且,我们就当阴阳鱼没什么了不起吧!但是,如果你读过笔者之前写过的斐波那契额螺旋线分析的文章:原理-解密重磅绝密-太极劲(1)-基本运动轨迹


并且,你明白,圆的轨迹是对于同一点做各种方位上的不同受力,而螺旋线的弧线却一种惯性性质的受力点改变,这些受力点通过手的上下移动,在要求身体不乱扭的前提下,用杠杆的放大效果,正好全部把力量作用在脊柱上。

只有两只手轮流顺利的画出阴阳鱼不断的拍打,这种受力点的游走,恰好沿着生理位置的脊柱同时游走。要克服做功,就需要脊柱的肌肉配合,从而在生理角度上,通过应力关系重新增强生理位置的肌肉运动关系。

而人体所有的关节都存在固定的比例,每两个关节之间,关节两端的杠杆都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太极图就是两条斐波那契额螺旋线不断的旋转。我们甚至可以说:人体的所有动作,实际上是空间上的斐波那契额螺旋线多维度叠加而成。太极图,只不过是还原它的原是基础轨迹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