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是由无数个多种细胞构成的生命活性体,人体的生命形式是通过神经系统来传导与支配,人体所有的活动及思维都是在神经系统的作用下才能完成,如脏腑的运动、血液及淋巴组织液的流动、四肢的活动、情绪的变化、身体的新陈代谢和对体内废物的排泻等。 神经系统在人体生命活动与身体健康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核心作用,它承载了人体一切生命行为的重任,传导并运转人体内部所有的变化与运动,感知并调节身体内部受到外部环境变化后的应对和适应,如季节变化时神经系统会自动调节体内不同能量的转换后来应对和适应气候的变化。 神经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通过周围神经与人体其他各个器官、系统发生极其复杂的联系。神经系统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保持机体完整统一性及其与外环境的协调平衡中起着主导作用。在社会劳动中,人类的大脑皮层得到了高速发展和不断完善,产生了语言、思维、学习、记忆等高级功能活动,使人不仅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且能认识和主动改造环境。 内、外环境的各种信息,由神经感受器接受后,通过周围神经传递到脑和脊髓的各级中枢进行整合,再经过周围神经控制和调节机体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以维持机体与内、外界环境的相对平衡。 人体各器官及系统的功能都是直接或间接处于神经系统的调节控制下,神经系统是机体内起主导作用的调节系统。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各种功能,这就需要神经系统对体内各种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 神经系统按部位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 周围神经系统可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内脏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含有躯体感觉和躯体运动神经,主要分布于皮肤和运动系统(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管理皮肤的感觉和运动器的感觉及运动。 内脏神经系统又称为自主神经系统或植物神经系统,主要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管理它们的感觉和运动。 所以说如果控制内脏神经系统的某处受到破坏,就会引发相对应器官的病症。 脊神经共有31对,其中包括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这31对神经对应机体内的各个器官,如果这些器官出现问题,那么管控这些器官的神经一定会遇到麻烦,一定出现了故障,因此解决器官问题还是需要从源头寻找,从管控这些器官的神经入手。 脊神经出现问题大多是因为神经根受压迫后引起,因为脊柱由于老化退变、不良姿态与慢性劳损或暴力损伤等造成脊柱变形移位,这样就会对神经根产生压迫,因此会产生受压器官的症状。 日本著名医学博士甲田光雄经过多年对脊柱的研究后得出结论:脊柱不正是万病之源。 脊柱是人体的中轴,神经传导的枢纽,生命的支柱 人体的周围神经系统是通过脊柱的31对神经根分部全身。 脊柱不正导致脊源性疾病,这是由于脊柱结构与功能不能相适应而导致的中枢神经传导不畅、神经支配区域或脏器血液循环受阻,而引起的病变。如颈型冠心病、呼吸系统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心率失常、淋巴性炎症、肝胆性问题、泌尿系统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据医学统计,目前脊柱相关性疾病已达近百种。 医学界通过多年研究总结,对各节段脊柱不正所引起的主要症状做了较为细致的总结,以下是脊柱节段压迫神经造成身体不适的分类总结: 第一颈椎节段:眩晕、后头痛、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 第二 颈椎节段:眩晕、偏头痛、耳鸣、胸闷、心动过速、排尿异常、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 第三颈椎节段:咽喉部异物感、胸闷、颈痛、牙痛、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四颈椎节段:咽喉异物感、胸闷、打呃、肩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中耳炎、鼻炎。 第五颈椎节段:眩晕、视力下降、心动过速或过缓、上臂痛或下肢瘫痪、咽炎、腮腺炎。 第六颈椎节段:低血压、心律失常、上肢桡侧麻痛、扁桃体炎、哮喘。 第七颈椎节段:低血压、心率失常、上肢后侧尺侧麻痛、甲状腺病。 第一胸椎节段:上臂后侧疼痛、肩胛部疼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支气管哮喘、食管炎。 第二胸椎节段:上臂疼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心脏病。 第三胸椎节段:上臂后侧疼痛、肩胛部疼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胸闷、胸痛、支气管炎、肺炎。 第四胸椎节段:胸壁痛、气喘、打呃、乳房痛、带状庖疹、胆囊炎。 第五胸椎节段:乳房痛、胸壁痛、气喘、肝病、发热。 第六胸椎节段: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 第七颈椎节段:胃痛、肝区痛、上腹痛、肋间痛、胆石症、十二指肠炎、胃溃疡。 第八胸椎节段: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呃逆。 第九胸椎节段:胃痛、肝区痛、上腹疼痛、子宫炎、过敏、麻疹。 第十胸椎节段:腹胀、肝区痛、卵巢炎、睾丸炎、子宫炎、肾炎。 第十一胸椎节段: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道结石、输尿管炎、痔疮、湿疹、腹胀痛。 第十二胸椎节段: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道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淋巴炎、输卵管炎。 第一腰椎节段: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道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大腿前侧疼痛、结肠炎、便秘、痢疾。 第二腰椎节段:腰痛、排尿异常、大腿麻痛、盲肠炎、肠炎、肠痉挛、静脉曲张。 第三腰椎节段:卵巢炎、睾丸炎、子宫肌瘤、膀胱炎、膝关节炎、月经不调。 第四腰椎节段:前列腺炎、坐骨神经痛麻、月经不调、排尿异常、腹痛、腹胀、便秘。 第五腰椎节段:小腿外侧疼痛、踝关节炎、遗精、月经不调。 骶骨节段:排尿异常、子宫炎、前列腺炎、骶骨关节炎。 尾骨节段:痔疮、尾骨痛。 上述脊柱各节段神经压迫对应各个器官、对应各种疾病,所以脊神经对于脏腑器官的健康与否起决定作用。 既然很多脏腑疾病与脊神经有着很密切的联系,那么如何通过对脊神经的调理才能达对脏腑疾病的调理呢? 以往医学界在临床上对脊神经的调理基本上还处于空白阶段,而且还没有形成有关通过对脊神经调理脏腑疾病这一方法的理论总结和依据,还处于学术界未研究阶段。 由于我在调理脊柱疾病时,一直使用拨筋手法对脊柱周围神经进行拨筋刺激的方法,这种对神经的刺激手法调理好了很多颈腰疾病,同时还意外的调理好了很多脏腑器官的疑难杂症,例如我对父亲的调理就是一例很典型的病例。 父亲己是90岁高龄,有20多种慢性疾病,自治区中医院的一位长期为父亲治疗的副主任医师对我三哥说:你父亲的双肺和心脏已经在逐渐衰竭,双肺肿大,心衰严重,其它器官也都在衰竭,如果正常情况下能活二年到五年左右,一但有感冒等疾病,就会有生命危险。 2018年8月24日父亲因感冒引发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当时父亲已经处于病危状况,呼吸急促、全身水肿、已经不能活动了。由于我在父亲身边,于是我为父亲用手指从父亲颈1两侧神经根处开始顺着每对神经根进行震颤式拨筋刺激,直至腰骶神经根,这种对神经的刺激手法很快使父亲的病情缓解很多,之后我每天都对父亲的脊神经进行震颤式拨筋刺激,至2018年9月30日父亲的支气管炎哮喘、冠心病、早博、高血压等疾病都己痊愈。病愈后,9月30日,90岁高龄的父亲与我和家人一起坐飞机回了趟老家,在家乡玩了十天时间。我还调理好很多其他有脏腑器官疾病的患者,通过对高龄父亲及其他患者的脊神经手法刺激疗法的调理病例,说明这种疗法是有效而快速的。 为此我一直思索着这种对脊神经刺激的方式为什么能够调理好这么多脏腑器官的病症呢?通过这种对脊神经的刺激会使神经发生什么样的物质反应呢?会不会通过对神经的刺激后激发了神经系统的反射功能,进而又促进中枢神经迅疾的反应力,调动并分配了某种体内物质能量及免疫力来补充和修复病患部位呢?这会不会是通过对脊神经的刺激进而激发了人体内部的潜能了呢? 神经功能具有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神经传导功能的主要性能。 神经调节主导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也会影响神经调节,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例如下丘脑和垂体调控甲状腺素的分泌,甲状腺素也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通过对脊神经的刺激使神经产生兴奋,进而激发体内激素的分泌,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细胞迅速传输到病灶器官,从而修复这些器官。 人体体液的调节是通过神经影响激素分泌,再由激素对机体功能实行调节。 通过我对多例脏腑器官疾病进行脊神经刺激调理后,疗效显著,一些困扰患者多年的疑难杂症也得到了非常好的调理,这就说明对脊神经刺激疗法是行之有效的,这一疗法还需要我去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