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到近几年前,广州人说到电子产品都会想到岗顶 当时还没有电商泛滥,实体店还是很多人的首选 电脑更是每个人到'网络冲浪'的主要契机之一 而讲到要买电脑 广州人都认准了太平洋电脑城或者中六电脑城 但现在 太平洋电脑城也将要同退出历史舞台 广州太平洋数码广场近日宣布 在明年2月28日租赁期届满之后不再向业主续期 也不再与场内租户续约 届时B场将全面结业,只剩留A场仍然运营 广州人第一台组装电脑 以前买电子产品没有有电商平台那么方便 只能凭口口相传得知 1993年,Intel推出奔腾处理器 国内电脑市场大热 次年太平洋电脑城迅速开业 成为国内电脑城的龙头 而天河电器商圈也衍生了一大片售卖电脑的商户 小编家里的第一台电脑 就是从太平洋电脑城组装购买的 不知道你还会不会记得当时搬回家的场景 特别是2000年-2010年前后的那段时间 算是DIY最高峰的年代 一般人去到那里组装 都会事前准备一张配置清单,去每个摊位货比三家 还会有人经常拉你入摊位,最后才会决定在哪组装 当时太平洋真是多人到不行 每到周末都人声鼎沸,小编试过进去都要排队 小编最后一次进入太平洋电脑城是在几年前 当时小编是想买一个固态硬盘和内存条 那个时候小编还是个网购小白,所以选择去了太平洋 努力寻求生机 1997年,太平洋电脑城在原址的马路对面 租下一栋11层物业大楼 改建成电脑城和写字楼 老一辈租户和DIY玩家 将94年开张的物业称为一期 将97年开张的物业成为二期 但太平洋电脑城二期在开业三年间 发展势态一直不如太平洋电脑城一期理想 尽管后期建立太平洋电脑网PConline 形成“买电脑修电脑就到太平洋,看报价学电脑就上PConline” 但太平洋电脑城始终被时代所抛弃 创立到2003年期间,太平洋电脑网一直在二期11楼办公 由于太平洋电脑网讲求贴地气,与市场直接结合 因此编辑较其他同行拥有更快的时效性和更多的专业性 市场敏感度也更高 有曾在广州报价组工作过多年的老编辑回忆:“下午2点,从11楼直接下楼,走遍一二期跟商家侃一遍,随即搜刮到很多猛料。3点半回到自己电脑前就开始狂写行情,不仅对当天的市场变动了如指掌,还能根据基本面来精准预测未来的行情变化。” 在2005年的时候 太平洋电脑网的管理层曾经组建过电商队伍 希望聚合场内众多知名商家之力 将“鼠标+水泥”的模式升级 效仿京东、天猫和亚马逊等推出“聚超值”栏目 烧钱加上上市的压力 电商当时无法交出漂亮的盈余业绩 因此太平洋电商不久就悄无声息地告终 2007年12月,太平洋网络在港股上市 整个太平洋网络随后迁到位于广州科学城 原来“楼下采消息,楼上写行情”的运作模式 不复存在 行业逐渐没落 到2010年代之后,卖场的环境就每况愈下了 随着综合性电器卖场、电商的加入 太平洋电脑城更是变得萧条 卖场更多声音是拉客的声音 “ 盆友,买电脑吗? 修电脑还是买电脑啊,过来这边看看 ” 面对商家吆喝拉客,人们的购买欲逐渐下降 渐而对太平洋的恶意竞争产生不信任情绪 有卖场同业为了与太平洋电脑城竞争 放出“一期即将约满,业主不续租”的假消息 但后来太平洋电脑城以持续经营的姿态 打破了这个谣言 距今开业已经20多年了 太平洋数码广场B场(太平洋电脑城二期) 还是要率先走出历史舞台 结业停办 但太平洋A场商户依然坚持经营 希望能在时代的涌流中逆流而上 不少B场租客,原来在A场也有分店 而且早已转到电商平台上经营 太平洋数码广场B场的结业 并没有对整体市场造成影响 就像洪流中的一朵浪花,随即而逝 反而係令人感到唏嘘 曾经的回忆原来在时代的发展冲击下 被无情地抹去,随即而逝 十年后 还会有人记得太平洋电脑城吗? |
|
来自: kenfoochen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