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平庸源自傲慢

 长沙7喜 2017-11-20


最近想给一些朋友推荐几本英语书。很实用的,中英对照,有翻译有注释的。于是,我买了一堆书,从中挑选。其中有一个英汉对照“非常男人”,“非常女人”系列,挺有意思。内容是一些名人的访谈、演讲。包括乔布斯、巴菲特、奥普拉等等。读起来不累,其中却有大量有用信息。


昨天读到《比尔盖茨:坐在世界巅峰上的人》,看到里面有件很有意思的事。起初觉得有意思,细读发现问题很严重。以至于必须动笔说一说。





这本书里有一节题目是《盖茨是一位贪婪的“阅读者”》,内容是盖茨自述成长经历,第一手材料。里面有一段话引起了我的关注。下面是这段话的中英文对照,其中有玄机。


Q:Were you always good at math?


记者问:你的数学一直都很好吗?


Bill Gates:Math was the thing that came most natural to me. And you know you'd take these exams, some of which were sort of nationwide exams, and I did quite well on those. That gave me some confidence, and I had some teachers who were very encouraging. They let me read textbooks, they encouraged me to take a college course on symbolic math, which is actuallly called algebra. So I felt pretty confident in my math skills, which is a nice thing, because not only the science, but economics, a lot of things if you're comfortable with math and statistics and ways of looking at cause and effect, that's extremely helpful.


比尔.盖茨:数学对我而言几乎就是本能。我们都要参加数学考试,有一些还是国家级的考试,我对这些考试一向游刃有余。这让我有了一些自信。一些老师也常常鼓励我。他们让我读教科书,鼓励我参加有关符号数学的大学课程,也就是所谓的代数学。因此我对我的数学技能充满自信,这很不错。因为如果你对数学和统计学,以及看待因果的方式很拿手的话,这不仅仅对科学,还包括经济学在内的许多事情都大有裨益。


这段话大体翻译是对的。但是,有一个词的翻译是离谱的,出现在最后一句话的倒数第二个单词。这个离谱的翻译使得比尔盖茨的这一大段话几乎变成了废话。


那个词就是“extremely”。这段文字把这个单词翻译成了文绉绉的“大有裨益”。如果是大有裨益,那么绝大多数人都会理解为,数学有很大的好处。但实际上,extremely的本意是“极度的”。盖茨后面这几句话在强调:数学和统计对于许多事情来说极度有好处。


这个词儿几乎表明,数学的重要性在比尔盖茨看来无以复加。他就差点儿说,他赚钱,造就微软帝国,全赖数学了。当然还有编程。事实上,比尔盖茨读了哈佛大学的数学系,虽然中途退学了。


如果说,译者把extremely翻成“极度的”。那么这段话会让读者立即注意到,数学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而不是仅仅是带来大好处而已。因为,能带来大好处的事情有很多,不一定非学数学不可。


那么,译者为什么把这个词儿翻成了“大有裨益”呢?


显然,译者根本不知道数学在生活中的威力究竟有多大,也从未体会到。在这个方面,普通的翻译者是很难有体会的。对数学的威力有认识的人太少了。虽然大家都是从幼儿园开始学了十几年数学,但没有多少人真心在生活中去运用。所以,这个方面的缺憾弥补,太难。


但,数学素养的缺乏,不是本质,译者的面子和自以为是,才是问题的核心。


显然,extremely的本意是“嫉妒的”。那么译者为什么偏偏不用本意,而是用了个文绉绉的“大有裨益”呢?显然,大有裨益会显得有水平一些。为了显得有水平,不惜扭曲extremely的本意。这种扭曲,在他看来没什么,因为他觉得,极度有好处和大有裨益,看起来差不多。


但事情就坏在“差不多”上。


如果是一位母亲读到这篇文章,可能就因为这样一个词,影响对待孩子数学角度的态度。对于一位少年也是如此,或许他本来准备放弃数学,但就因为这个“极度有用”,帮他坚持了一下,过了几道坎,把数学拿下来了。很有可能就因为一个词的差别,影响到世界上多了或者少了一个科技精英。


对于学习者而言,实际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从这些细微处拉开的。


这让我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情景。我常常听许多家长抱怨,说孩子写作业写到11/12点钟,老师留的作业太多。许多会了题目还要做,浪费时间。我经常听到一些同学跟我提问,说:会了的题目总是出错,怎么办?


事实上,我刚刚看到有位同学写下的典型经历:


上次考试因为粗心的问题,扣了20多分。那些题根本简单的要命,下来一算就对,可考场上就是一算就错。不想打草稿,觉得浪费时间,想要赶快做后面大题,结果小题不停的错......


20分是什么概念?是名校与非名校,是否985/211,是专还是本,是你喜欢的专业还是讨厌无感的专业的差别。而且这还是单科!


到了工作状态,这差别就更大了。这是月收入几千和上万的差别,是上万还是上十万的差别。如果你经营企业,这是能否活下来的差别。如果打仗,就更惨了。


对于教育子女,那是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之间的差别。


最终,差别的是时光,是再也回不来的好时光。


其实,大家有几个误会。


比如说考试。当你是阅卷老师(或者是阅卷机器),你根本不在意这个学生实际上会不会做这道题,事实上,你也无从知晓。决定给分扣分的是,答案是否正确,解题步骤是否标准。他们(它们)看到的是你展现出来的结果,他们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知道你在想什么,也不知道你究竟实际上会还是不会。所以,你感觉会或者不会,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给出正确的东西。


再说考试。当许多人纠结于自己会不会做一些题目的时候,他们都忘记了,考试是计时的。也就是说,你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把卷子交上去。所以,即便能做正确,都是不够的。还要尽可能快的写出正确过程和结果。越快越好。所以,平时就得练效率。怎么练效率?即便是已经会了的题目,给自己提高要求,不断提高速度,必然练效率啊。


所以,考试是残酷的。


但比起生活中的真正残酷,考试的残酷只是小巫见大巫。

而比起人的内心斗争的残酷,社会生活的残酷也只是表面现象。


回到刚才那个问题:会做的题目,为什么会出错?仅仅是粗心吗?


我们刚才找到了一个原因,认知方面的原因:没有看到考试的残酷性。只要你想考高分,你就必须适应这种残酷性。因为你改变不了外在大环境。起码暂时改变不了。


而更深刻的原因在自己。


所谓粗心,本质上是你不想把题目做正确。至少,不是那么的想。


为什么?因为,你其实有许多理由的。比如,“明明会做还要做,这是浪费时间嘛”。这种心理出现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比如,看到题目就觉得自己会了,然后不动笔,不做了,跳过去。实际上未必会。这也出现在平时。再比如,“这个题目我会,赶紧做完,处理更难的题目”,这种心理出现在考试过程中。类似的心理千奇百怪,千变万化。


总之,一个人可以有无穷个理由把看起来简单的、容易的东西,不去做,不去确保做正确,做到位。其结果就是,关键时刻失手,掉链子。


归根结底,是傲慢。


从内心深处,你不屑于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做到位,做到极处。


然后,在实际生活中,你会处处感受到这种“不屑”返回来的作用力。

你真的对他们不屑,他们对你真的不客气。


其实,这根本不限于考试。


有个故事,我总是一再回味。


有一天半夜,电话铃声响起,凯文.凯利接到乔布斯的电话。凯利从床上爬起来,听到电话那端的乔布斯跟他说一件事。乔布斯刚刚想到一个主意:把苹果电脑里面的螺丝换掉。从钢质材料换成镍质的。镍质的更好。凯利一直记得那件事。他知道,那个螺丝在机箱里面。顾客买回电脑,是看不见里面螺丝的。



乔布斯表面看起来狂妄,但他对自己做的事情,是敬畏的。


还有一个故事是乔布斯自己讲的。


小时候,乔布斯的养父在家里做衣柜。乔布斯在旁边看,感到好奇。因为,他的养父把柜子靠墙的那一侧也用了同样好的木料。按道理说,靠墙的那面,别人看不见,不必用好木料。乔布斯问了这个问题。他的养父回答他说,“别人看不见,但是我们心里知道。”


后来乔布斯做苹果电脑。那时候苹果公司已经很大了。有一款电脑,乔布斯很不满意。因为主板上的线路比较乱,看起来不美观。乔布斯就让工程师改。工程师拒绝了。那时,乔布斯不是那款产品的负责人。后来,乔布斯拿过那个项目亲自负责。他又让工程师改主板线路,要让它们看起来也是整齐美观的。工程师就问,“用户又不会买来拆开看,为什么要弄好看?”


乔布斯回答说,“别人看不见,但是我们自己心里知道”。


“我们自己心里知道”是什么意思呢?

这件事真的那么重要吗?


在有些人看来,这件事一点儿都不重要。

而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自己知道'这件事,无比的重要。


因为,自己心里知道,那是高级货,还是粗糙的应付差事的东西。


如果自己心里知道,自己在造一件艺术品,那么,在所有的层次、所有的方面都是高标准的,要做到极致,做到完美。


如果自己心里知道,主板是粗糙的是应付的,那么做一切相关的事情,就都是粗糙的、应付的。结果出来的东西不可能是极品,只能是平庸之作,甚至是垃圾。


许多人,都说追求极致多么多么重要。

实际上,没有多少人知道追求极致付出的代价与心力。

还有,人们没有看到事情的另一面。


敬畏产生极致。

反之,正是粗心,不走心,产生了平庸。


而粗心的根源竟然是傲慢,是不屑。


所以,

傲慢造就了平庸。


恐怖的是,那不是表面上的高调傲慢,而是深深隐藏起来的,或者毫不起眼不宜察觉的那种“不屑”,那才是真正的傲慢。


如果人人生而伟大,如果每个人本来都是生命的奇迹,如果每个人都是大宇宙近乎完美的造物。


那么,傲慢毁掉了多少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