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陈思和说,如何阅读一个文本。

 昵称15579094 2017-11-21





今天的文章

对于应对[小说类题目]的考生

有用。


有一个问题,从5月开始直到考研,问的频次会逐渐增长。如果每回答一个这个问题,相当于脱一次皮,那么考研结束的时候,可能我只剩骨头了。这个让我形销骨立的问题是是:


“学姐,文学评论写作需要用理论么?”


今年5月,独孤发现了一篇文章,同样谈及写文学评论的问题。我们很荣幸地,与这位大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这篇文章本来面对的对象是论文写作的研究生。粘贴原文容易对参加考研应试的同学造成误导。因为文科的学生有一个特点,求深不求快,且以此为荣。这是一个好特点,但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往往会变成大家的短板——贪多嚼不烂

因此学姐提炼出几个观点,从应试科目文学评论写作来进行解读。既帮助大家掌握了观点,又对文学评论的方法有所建构。


◆  ◆  ◆  ◆  ◆ 




《文本细读的几个前提》

陈思和




总述


文学批评不是读后感,也不是印象批评


“文本批评不是读后感,也不是印象批评。需要有一种专业训练,这是我们从事文学批评的人都应该掌握的技能。印象批评是主观的,可用“我认为”开头,对作品下判断,认为这个作品好还是不好。文本批评不能这样,批评态度是客观的。以文本为对象,就像解剖麻雀一样,看它的器官内脏结构是怎么回事?有什么毛病?好在哪里又不好在哪里?完全是客观地讨论作品的内部构造,主观印象最好尽量排除。”


——节选自陈思和《文本细读的几个前提》





step 1



解读文本的第一个前提,就是你要相信,文本是真实的


但这个“真实”不是我们通常说的“生活真实”,而是我们经常在文艺理论中讨论的“艺术真实”。什么是艺术真实?我想任何艺术文本后面都有一个真实的“象”,代表了文本应该达到的完美无缺的境界。我们解读文学作品也是这样,应该相信,作品背后有一个绝对真实的“象”,一个完美的作品模型。(比如《红楼梦》)曹雪芹接近了艺术真实,但也没有达到。(写作是)用艺术的方法复制一个尽善尽美的真实,但这样的真实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是做不到的。所有的作家都力图把它写出来,但还是写不出来。


批评家对作品把握的深度如果超过了作家本人,它的解读与阐释就会提供很多作家意识不到的,或者作家朦朦胧胧希望表达却又没有表达好的内涵。可以把文学作品通过解读提升到作家所达不到的境界。


——节选自陈思和《文本细读的几个前提》




step 2



解读文本的第二个前提,处理好文艺理论与现场发挥的文本解读之间关系


细读文本是不是不需要理论?当然是需要的。面对创作文本你靠什么解读?解读的途径在哪里?这本身就是就是需要你深厚的理论功底。但是说到具体的阐释,那就不不要你区阐释这些理论本身的内容,而是要把你掌握的理论,从思想方法和阐述立场转换为阅读文本、分析文本的路径和视角,也就是你用什么途径进入文学作品,理解文学作品,而不是要你炫耀这些理论。


有些理论著作你读过但是忘记了,就说明它对你没什么意义;但有些理论观点你读过就记住了,就说明你对这个理论是有感觉的。


解读文本要从具体文本出发。我认为一个批评家的文学理论功底好不好,就看解读文学作品解读得深刻不深刻,眼光独特不独特。这是我想说的,读文学作品得第二个前提,就是要学好理论。


——节选自陈思和《文本细读的几个前提》






step 3



解读文本的第三个前提,阅读文学作品不能预先设置框架




为什么有时候学生往往能提出一部作品中老师所看不见的美感和细节,那是因为,学生脑子里没有框架,而老师的脑子里有框架。理论也是框架,我们的阅读习惯、审美习惯也是框架。社会有很多很多思维习惯,但是我们在解读作品中,最好脑子真空,如果遇到习惯和自己趣味发生冲突时,应该使习惯让路,把习惯结构,才能进入一个百无禁忌的状态。





——节选自陈思和《文本细读的几个前提》

已发送至[在读文学评论写作辅导]qq群共享


学姐,太复杂了

能说普通话么?



总体风格:不能写成读后感,要有理有据。


  1. 多读作品,构建你心中艺术作品的完美态,并根据这个完美态,对其他作品进行评判

    ——多看作品,设立标准

  2. 理论重要,可以加深你理解作品的深度。但,不能生搬硬套。生搬硬套的话,不如不用。不用也可以写出高分

    ——适度使用理论。可以不用

  3. 不要预先设置人物形象或者作品的好坏。要跳出框架,提出一部作品中老师所看不见的美感和细节。

    ——观点新颖、角度独特

    不说套话、空话






 一个很学霸的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