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女儿: 今天是你在学校拿成绩单的日子。考前,你在电话里和我说,你感到有些紧张。那时我告诉你: 考试,尤其是重要考试紧张其实是一种常态,绝大多数人重要考试都紧张;适度的紧张有利于发挥,有利于集中精力将重要考试完成。如果完全不紧张,完全不焦虑,重要考试也和平常考试一样来对待的话,也许反而不利于考出好成绩。 现在,面对即将而来的成绩单,你是否仍然有一些紧张?或许你已经从老师那里打听到了你的各科成绩。 爸爸想先告诉你三句话,和你聊聊如何看待考试成绩。 第一句话:考试是一次总结,但不是终结 今天,亲爱的女儿,我想说的是,考试是一次总结,它是教与学的一个基本环节,对教与学进行检查和评价,并从中起到反馈的作用。这样的考试我们无法躲避,我们必须正视。这样的考试,我们只有微笑着面对,才能获得经验,汲取教训。 对一个学生学习成绩的估量,分数是一个简单的标尺;对一群学生成绩的比较,名次是一种轻易的排列。有时候我们会忍不住问问分数,忍不住看看名次……但除了这些冷冰冰的数字,我们还应当看看别的:看看你的学习目标是否已经明确,看看你的学习兴趣是否日益浓厚,看看你的学习意志是否坚韧刚强,看看你的学习基础是否牢固扎实,看看你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有效…… 老师呼唤的是这样的学生:不为分数而学习却取得了好成绩,因为他在学习中获得极大的快乐;不为名次而考试却考出了真水平,因为他毫无负担地将自己投入了竞争。 第二句话:学习不能简单用分数和名次来论断 对于一个阶段的学习,不能简单用分数和名次来论断。 学习上的优势与劣势从来不是绝对的。考班级或者年级第一名(以此类推到最后一名)的,昨天是你,今天是他,明天或许换了别人……总有一人考最后,也总有一人考第一。 在升与降的调整中: 首先要看清自己的实力。不能再以初中时或小学时的排名来衡量,因为你现在的同学和你一样接受过中考或小升初的选拔。 其次要看清自己的能力。是真考好了,还是撞个正着?是真考砸了还是一时的粗心?是全科冒尖还是一枝独秀?是全面倒退还是一科拖腿? 最后要看清自己的潜力。如果是“骐骥”,能不能来个“十驾”而不是“一跃”?如果是“笨鸟”,能不能来个“先飞”而不要“惊弓”? 学校学习还有的是你修正完善的时间,关键是你能不能用行动大声地对自己对老师对同学对爸爸妈妈说一句:“我能行!” 这里,我还想略微具体地和你谈一谈高中三年的学习方略。(低年级同样可以此为参考。) 第一点,要明确学习的目的 学习是一苦差使,大多数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但也有人把苦事变成了乐事,那是他找到了学习的意义。我希望你能够做这么几件事:
第二点,要激发学习的兴趣 1.如果你喜欢文化课以外的学习(比如电脑、绘画、球类)到了痴迷的程度,能不能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进行一次适当的调整,在这个月中间,在痴迷的项目上最大限度地克制自己,把精力转移到文化课中去,以求得一个月后的适度平衡; 2.如果你特别不喜欢某门学科,你一定要找课任老师聊一聊,听听他对这门课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的介绍,最好再问一问他当初是怎么学这门课的,你还可以问一问班上对这门功课感兴趣的同学,他们的兴趣从哪里来的;(如果你觉得不好意思,可以求助父母,我们来帮助你。) 3.每一个章节学完,你不妨扮演一回老师的角色,给同学(互相这么做最好)出一份试卷,你们互相批改,互相讲评,一定会很有意思。 第三点,要磨练学习的意志 高中阶段的学习是充满了竞争的紧张学习,好比用跑一百米的速度跑一万米,谁坚持不懈,谁就能成功。如果想今后升入高校、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在高中学习期间,就不应该有晒太阳的时间。 磨练学习的意志,我建议你试做以下几件事:
要永远记住这样一个公式:状态〉方法,方法 〉苦干!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自我实现”的人视为个性发展最健全的人。在他看来,这些人能自我管理,自我激励,自我鞭策,而无需领导进行约束、监督和奖励惩罚。 作为你的爸爸,我主张让你主动发展,主张让你发挥个性,从而实现“自我实现的人格”的初步塑造。而这一切的一切,需要你踏实起步,从每一堂课,每一本书,每一个在校与不在校的日子做起。 我有理由相信:你会努力在每一分每一秒,你将无愧于青春的每一页! 爱你的爸爸 ☀作者:袁卫星(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新教育研究院新生命教育研究所执行所长。)来源:中国教育报,本文略有删改。 |
|